看着这份报纸上的内容,王汉彰的心沉了下去,仿佛被一块冰冷的石头压着,喘不过气来。这太巧合了,昨晚刚刚发生暴乱,今天早上就传出静园炸弹事件。而且偏偏是在这个敏感的时刻,日本人正好以此为借口加强对溥仪的控制和。他几乎可以肯定,这完全是日本人自导自演的一出戏。
王汉彰站在街角,仔细阅读着报纸上的每一个字。清晨的寒风吹拂着报纸的边缘,发出沙沙的声响,也吹动着他额前的几缕发丝。他的眉头紧锁,目光在字里行间穿梭,试图从中找出隐藏的真相。报纸的油墨味混合着清晨空气中的寒意,给人一种说不出的压抑感。
加粗的标题下面,铅印的小字写到:据报道,昨日夜间19时左右,一名东北籍男子伪装成商店伙计将一筐苹果送入静园,园内仆人在检查时发现筐底藏有炸弹。日本宪兵队随即赶到,将整个静园封锁,并带走了该名东北籍男子进行审讯。目前日租界已经全面戒严,日本驻军以保护溥仪安全为名,大大加强了在静园周围的兵力部署,甚至设置了机枪阵地和铁丝网路障。
更令人担忧的是,报道中还提到:为确保陛下安全,日本驻屯军司令部已建议陛下暂时移居更加安全的场所,以免再遭不测。这几句话虽然说的漂亮,但日本人的真实意图简直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们这是准备要将溥仪转移出天津!
王汉彰的手微微颤抖,他想起昨晚詹姆士先生的警告,想起那些在闸口电话局被击毙的暴徒,想起那个身上带着日本军官证的尸体。一切线索都指向一个可怕的结论:日本人正在执行一个精心策划的阴谋,而溥仪就是这个阴谋的核心。那个东北籍店铺伙计很可能是被日本人故意安排的替罪羊,用来制造一个合情合理的借口。
日本人真的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将溥仪带走,扶持成傀儡吗?如果在九.一八事变没有爆发前,王汉彰还不能确定,但如今,日本人已经彻底的撕下了伪装,公然侵略中国的土地。他知道,日本人肯定会这样做的!
如果日本人真的成功将溥仪转移出天津,后果将不堪设想。溥仪不仅是前朝皇帝,更是一面旗帜,一面可以被日本人利用来合理化侵略行为的旗帜。届时,日本人大可以打着恢复清室的旗号,在东北甚至华北建立傀儡政权,为他们的侵略行径披上合法外衣。
王汉彰叠起了报纸,快步向泰隆洋行走去。他的步伐急促而坚定,已经完全没有了先前的疲惫。清晨的阳光照射在街道上,却无法驱散他心中的阴霾。他有一种强烈的预感,日本人可能很快就要行动了!这场精心策划的炸弹事件,无疑是为溥仪的转移做铺垫。
街道上的行人渐渐多了起来,但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不安和恐惧。许多店铺大门紧闭,门上贴着暂停营业的告示。只有少数几家粮店和杂货铺还在营业,但门口都排起了长队,人们争相购买粮食和日用品,以备不时之需。
偶尔有保安队的部队经过,沉重的脚步声在寂静的街道上回荡,更添几分紧张气氛。一些市民聚在一起,低声议论着昨晚的骚乱和今早的新闻,脸上写满了忧虑。
王汉彰加快脚步,心中思绪万千。詹姆士先生的判断很可能是正确的,日本人的真正目标确实是溥仪。而昨晚的暴乱和今天的最后通牒,都只是为了转移视线,掩盖他们真实的目的。现在,他们又制造了静园炸弹事件,为控制溥仪创造了完美的借口。这一连串的事件看似偶然,实则是精心策划的阴谋,每一步都计算得恰到好处。
想到这里,王汉彰不禁感到一阵寒意。如果日本人真的控制了溥仪,那么在不久的将来,华北很可能就会步东北的后尘,成为日本人的囊中之物。而天津,这座古老的城市,将会首当其冲。他仿佛已经能看到日本军队在街头横行的场景,能看到天津百姓在铁蹄下挣扎的惨状。
王汉彰的脑海中浮现出黑风镇那个万人坑的惨状:无数的死尸,冲天的怨气,那些被日本人残忍杀害的无辜百姓......他不禁打了个寒颤。绝不能让这样的悲剧在天津重演,绝不能让日本人的阴谋得逞。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天津人,他必须做些什么来阻止这场灾难的发生。
这个多事的清晨,预示着天津城又将迎来不平静的一天。而王汉彰知道,自己和他的弟兄们,已经不可避免地卷入了这场关乎国家命运的大棋局之中。他们或许力量微薄,但绝不能坐视不管。
回到泰隆洋行,天色已经大亮,王汉彰发现门口已经用沙包堆起了简易工事。秤杆正在指挥弟兄们布置防线,看到王汉彰回来,连忙迎了上来。
汉彰,回来了?秤杆冲他打了个招呼,继续问:詹姆士先生那怎么说?看你这把脸儿,是不是有嘛事儿啊?
王汉彰点点头,将报纸递给秤杆:这是今天早晨的报纸,日本人已经开始行动了,他们的目标是静园里的溥仪。詹姆士先生说得没错,日本人的真正目的就是要控制溥仪,把他当作傀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