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我能够理解你的愤怒,但你要知道,大英帝国的每一次外交行动,都要服务于帝国的利益!
詹姆士先生缓缓吐出一口烟圈,目光透过镜片落在王汉彰脸上,那眼神像是看一件商品,冷静得令人心寒。书房内的壁炉噼啪作响,上等的苏格兰威士忌在水晶杯中泛着琥珀色的光,与窗外天津深秋的肃杀形成了鲜明对比。他轻轻放下烟斗,用指尖推了推金丝眼镜,镜片后的蓝色眼睛毫无波澜。
他继续说道,语气平淡得像是在讨论天气:“天津固然很重要,但还没有重要到让皇家龙骑兵营长期驻守的地步。帝国的战略重心在欧洲,德国人正在重新武装,那才是真正威胁到帝国命脉的地方。远东的这些问题……天津,不过是帝国全球利益中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香港、新加坡、上海,这些地方的优先级都在天津之前。”
王汉彰心中一沉。他早就明白,在英国人眼中,天津英租界不过是一枚可以随时牺牲的棋子。这些傲慢的英国人坐在豪华的领事馆里,喝着威士忌,抽着雪茄,谈论着“帝国利益”,却根本不知道普通中国百姓在日本铁蹄下过的是怎样的生活。
与英国在远东的核心地区香港相比,天津确实无足轻重。可是王汉彰却不甘心——这里是他的家,是他苦心经营的根基,是他出生入长的地方。他的母亲,他的妹妹,他的亲朋好友全在这里!街巷里弄间的每一声吆喝、海河上的每一声船笛、老城里每一处斑驳的城墙,都刻在他的骨子里。一旦日本人彻底控制了天津,他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将灰飞烟灭。
王汉彰握紧了拳头,指节发白,沉声说道:“詹姆士先生,您应该清楚,日本人在天津的渗透已经到了何等程度!英军此次登陆,本是对他们最有力的震慑,可现在……”
现在他们走了,是吗?詹姆士微微一笑,笑容里没有丝毫温度,王,你是个聪明人,应该明白帝国的决策从不感情用事。远东的局势复杂,伦敦的眼光看得更远。日本人在东北的行动令人不满,但还没有触及帝国的核心利益。相反,过度刺激他们,反而可能让局势失控。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外面萧瑟的秋景,背对着王汉彰说道:“你知道在满洲发生的事情,日本关东军几乎没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就占领了奉天。南京政府把希望寄托在国际联盟的调停上,但这需要时间。而时间……”他转过身,眼神锐利,“时间往往站在强者一边。”
王汉彰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头顶,浑身如坠冰窟。他原本还抱有一丝希望,指望英军的到来能扭转天津的局面,甚至能将日本势力逐出华北。可现在他才明白,自己太天真了。英国人从来就不是救世主,他们的眼中只有利益二字。
高森现在还躺在病床上,本以为凭借着英军登陆的这股东风,能够一举将日本人的势力驱逐出天津,可万万没想到,这个愿望不仅落了空,日本人一旦醒过味来,他还要面对日本人的直接怒火!想到这,一层冷汗瞬间从他的后背上冒了出来。
詹姆士先生似乎是看出了王汉彰内心之中的忧虑,只见他笑了笑,开口说:“王,不用过于担心!既然这一次,大英帝国有能力将一支军队从几千公里以外的香港运送到天津来,那么再来一次,对于大英帝国来说,也不是什么很复杂的事情!而且,这支军队在抵达山海关之后,会与山海关的驻军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军事演习。我相信,通过这次演习,会让那些乞丐一般的日本人明白,大英帝国随时有能力,彻底摧毁他们!”
王汉彰心中冷笑。演习?不过是做戏罢了。若英国人真有心保护华北,又怎会如此匆忙撤离?他几乎可以肯定,英日之间一定达成了某种秘密协议,而天津,不过是被出卖的筹码之一。这些欧洲佬从来就不会真正关心中国人的死活,他们在乎的只有自己的利益。
他不再多言,起身告辞。詹姆士也没有挽留,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王,相信我,在大英帝国面前,日本人掀不起什么风浪!必要时,大英帝国随时可以教训他们。
走出詹姆士的宅邸,王汉彰抬头望天。天津的天空灰蒙蒙的,像是被一层无形的阴霾笼罩。街道两旁的梧桐树叶片片凋落,在秋风中簌簌作响,更添几分萧瑟。
街上行人匆匆,神色惶恐,仿佛都预感到了什么不祥的事情即将发生。卖报的报童声嘶力竭地吆喝着当天的新闻,拉黄包车的车夫们交头接耳,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不安。
回想着刚才詹姆士先生所说的话,王汉彰的心里一阵悲凉!‘必要时,大英帝国随时可以教训他们。’必要时?什么是必要时?是租界里面的英国人被屠杀,还是日本人彻底的占领英租界?或许,这个所谓的‘必要时’永远也不会到来!
俗话说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英国人再牛逼,那也是英国人的事儿。他们不会为了中国,把自己的人命搭进去。所以,想要解决日本人,还是要靠自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