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摄政王多尔衮的怒火与增兵,很快在江北战场上显现出效果。豫亲王多铎在淮西惨败后,一度退守淮安,舔舐伤口。得到北京派来的两万八旗蒙古生力军,以及严令之后,他迅速重新振作,决定挽回颜面。
多铎深知,南明军火器犀利,尤其是那种超远射程的重炮,正面攻坚代价太大。他改变了策略,将主攻方向放在了看似相对薄弱,且战略位置极其重要的徐州!
徐州,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扼守南北咽喉。若能攻克徐州,清军便可长驱直入,威胁南京,同时切断明军江北各镇之间的联系。此时镇守徐州的,是兴平伯高杰。高杰部战斗力不弱,但军纪较差,与周边明军关系也不睦,相对孤立。
弘光元年十一月,凛冬已至,北风呼啸。多铎亲率主力大军八万,对外号称十五万,浩浩荡荡,自淮安、宿迁方向,分数路向徐州压来。旌旗蔽日,铁蹄撼地,声势极为骇人。
徐州城头,高杰望着城外密密麻麻的清军营寨,脸色凝重。他虽骁勇,但也知道敌众我寡,压力巨大。
“妈的,多铎这龟孙,看来是盯上老子了!”高杰啐了一口,“朝廷的援军呢?史阁部怎么说?还有那个什么……忠贞营,到哪儿了?”
部下禀报:“史阁部已急调扬州黄得功部北上策应,但黄部需防镇江对面之敌,能动用的兵力有限。忠贞营刘宗敏部,已过凤阳,正在急速赶来,预计还需三五日。”
“三五日?谁知道这三五日能不能顶住!”高杰焦躁地踱步,“城内粮草尚足,但火药箭矢消耗巨大。关键是,鞑子的红夷大炮也不少,天天轰城,弟兄们伤亡不小。”
正如高杰所忧,清军此番有备而来,携带了大量火炮,虽不及明军的“弘光四式”射程远,但数量占优,日夜不停地轰击徐州城墙,造成多处破损,守军疲于修补。多铎还派出小股精锐骑兵,不断袭扰徐州周边的粮道和哨卡。
大战在徐州城下爆发。清军驱使降兵和民夫为先导,猛攻徐州各门。高杰亲自督战,率部浴血拼杀,凭借城墙工事,一次次击退清军的进攻。城上城下,尸积如山,血流成河。徐州城如同暴风雨中的一叶扁舟,岌岌可危。
就在高杰部苦苦支撑,城墙一处缺口即将被突破的危急时刻,北方地平线上,烟尘大作,一支人马如同旋风般杀到!正是日夜兼程赶来的忠贞营刘宗敏部!
刘宗敏没有直接进城,而是按照其最擅长的战术,利用骑兵的机动性,悍然从侧翼直插清军攻城主力的后方!
“兄弟们!杀鞑子!让朝廷看看咱们的成色!”刘宗敏独眼圆睁,一马当先,挥舞着沉重的战刀,如同猛虎下山,冲入清军阵中。忠贞营的将士们也都是百战余生的老卒,作战悍不畏死,瞬间将清军的后阵搅得天翻地覆。
多铎没料到明军援兵来得如此之快,更没料到这支援兵如此凶悍,完全不按常理出牌。攻城的清军腹背受敌,阵脚大乱。
高杰在城头看得分明,大喜过望:“是刘蛮子!快!开城!随我杀出去,接应忠贞营!”
徐州城门洞开,高杰亲率精锐骑兵冲出,与城外的忠贞营里应外合,夹击清军。一时间,清军大败,丢盔弃甲,向后溃退十余里,才在多铎亲军的弹压下稳住阵脚。
徐州之围暂解。此战,忠贞营的及时赶到和悍勇表现,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高杰虽然对刘宗敏这类“流寇”出身仍有鄙夷,但也不得不承这个情,对刘宗敏的态度客气了不少。
消息传回南京,朱慈烺对刘宗敏和忠贞营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厚加赏赐。同时,他也更加确信,将这支力量投放到关键战场,是一步险棋,但也是一步能激发其潜力、考验其忠诚的好棋。徐州的烽火,预示着江北更大规模、更残酷的战役,即将拉开序幕。
喜欢日曜南明请大家收藏:(064806.com)日曜南明www.064806.com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