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琅叛乱的迅速平定,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虽然猛烈,但雨过天晴后,南明的天空似乎变得更加澄澈。朱慈烺借此机会,进一步强化了对军队,尤其是水师的控制。郑森因平叛有功,被正式任命为长江水师统领,与靖海将军张煌言并列为帝国海军双璧。郑芝龙经历此事后,态度明显收敛了许多,更加配合朝廷的指令,其福建水师也被逐步纳入统一的作战体系进行整训。
内部隐患暂除,朱慈烺的注意力再次完全聚焦于他宏大的北伐蓝图之上。“陆海并举,以攻代守”的战略,开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速度推进。
陆地方向,史可法坐镇扬州,总督江北四镇(徐州高杰、扬州黄得功、庐州马祥麟、安庆秦良玉)军务。利用春季相对平静的间隙,他大力整军经武。武英营作为教导和战略预备队,将操练新式火器、步炮协同战术的经验,系统性地推广至各主力部队。来自龙江格物院的新一批“弘光二式”燧发枪和野战炮,优先补充前线。各地军屯和民屯也在加紧恢复生产,为可能到来的长期战争储备粮草。
与此同时,对李定国敌后根据地的支持力度空前加大。在朱慈烺的亲自过问下,一条由张煌言水师掩护,从长江口北上,辗转山东半岛的秘密海上补给线被建立起来。尽管风险巨大,但一批批宝贵的火药、药品、工匠甚至少数技术军官,被成功输送到李定国手中。得到补充的李定国部,如虎添翼,不再满足于流动作战,开始尝试向鲁西南的沂蒙山区发展,选择险要之处,建立较为稳固的营寨,吸纳流民,整顿地方,俨然一副要扎根敌后,开辟第二战场的态势。他的活动,使得清廷任命的山东巡抚方大猷焦头烂额,连连向北京告急。
海上方向,“惊蛰”计划的准备工作已进入最后阶段。张煌言与郑森联合指挥的庞大舰队,在肃清内患后,士气高昂,厉兵秣马。他们不断派出哨船侦察北方沿海清军布防情况,完善作战计划。目标是明确的:不仅要破坏清廷的沿海经济设施和漕运节点,更要尝试与辽东地区可能残存的明军力量(如皮岛等地的抗清武装)取得联系,在清廷的背后插上一把尖刀。
然而,就在朱慈烺全力经营东部战线,准备挥师北指之际,遥远的西南天际,却骤然传来了一声惊雷!
这一日,八百里加急的军报如同带着血火之气,被飞奔的驿卒送入了南京兵部衙门。史可法阅后,脸色剧变,几乎握不住那轻飘飘却又重若千钧的纸页,他立刻持报闯入宫中。
“陛下!西南急报!孙可望……孙可望在四川保宁府(今阆中)遭遇豪格埋伏,大败!损兵超过三万,辎重尽失,已狼狈退守川东夔州!豪格趁势反击,兵锋直指重庆!孙部……孙部恐难支撑!”史可法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暖阁内顿时一片死寂。朱慈烺接过军报,快速浏览,脸色瞬间阴沉如水。保宁之败,可谓一场惨败!孙可望急于求成,轻敌冒进,被以逸待劳的豪格诱入险地,一场伏击打得他几乎全军覆没。这不仅意味着西征四川的战略受挫,更意味着牵制豪格、稳定上游的设想落空!
“陈子龙呢?他何在?”朱慈烺强压怒火,沉声问道。
“陈御史奏报,他当时力劝孙可望谨慎,然孙可望刚愎自用,不听劝阻……败局已定后,陈御史已冒险前往刘文秀营中,试图稳住局势,但孙可望经此大败,威望大跌,其与刘文秀、艾能奇之间的矛盾恐将彻底爆发,西南局势……危矣!”史可法语气沉重。
朱慈烺站起身,走到舆图前,目光死死盯住四川的位置。孙可望的惨败,打乱了他全盘的计划。豪格一旦解决四川问题,必然东出湖广,届时南明将面临东西两线作战的极端不利局面!
“孙可望……竖子不足与谋!”朱慈烺恨声骂道。但他知道,此刻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如何挽回西南危局,才是当务之急。
他迅速冷静下来,大脑飞速运转:“立刻传旨!一,加封刘文秀为征西将军,艾能奇为平虏将军,密谕陈子龙,尽力扶持刘、艾,分化孙可望残部,务必在川东稳住阵脚,绝不能让豪格轻易拿下重庆!二,命湖广总督何腾蛟、江西总督袁继咸,即刻加强荆襄、九江防线,严防豪格东进!三,给秦良玉去旨,让她从安庆方向,加强对湖广的策应,必要时可派兵西援!”
一连串的命令发出,显示出朱慈烺在危机面前的果决。然而,西南的败局,如同一个巨大的阴影,笼罩在南京上空,迫使朱慈烺必须重新评估整个北伐战略的时机和节奏。原本计划在海上发动“惊蛰”行动的同时,在陆上也有所动作的想法,不得不暂时搁置。他必须确保西线不会崩溃,否则,一切北伐宏图都将成为泡影。
喜欢日曜南明请大家收藏:(064806.com)日曜南明www.064806.com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