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顺霍然起身,他素来沉默寡言,此刻声音却沉稳有力,如同磐石:
“主公,末将所部陷阵营,早已整装待发。攻坚拔寨,正为所长。
无论北上洛阳,鏖战京畿坚城,抑或东进江东,摧破豪强坞堡,顺,愿为先锋!
陷阵营锐士,随时可战!”
言简意赅,却充满了对自身训练的精锐之师的绝对自信。
王猛亦拱手出列,目光锐利:
“主公,末将麾下儿郎,久经操练,士气正盛。
北上可护卫中军,稳定阵线;东进亦可独当一面,攻城略地。
猛不才,愿听凭主公驱策,无论刀山火海,绝不退缩!”
刘威紧随其后,声音洪亮:
“威亦同此心!末将所部,皆荆州子弟,熟悉水土,悍勇敢战。
但求主公一声令下,指东绝不打西!愿随大军建功立业,扬我荆州军威!”
刘俊听着众人的建言,心中思路越发清晰。
他目光扫过全场,最终做出了决断。
“好!诸位所言,皆切中要害!今日便定下我荆州未来战略!”
刘俊霍然起身,目光如电扫视全场,声音沉稳有力,字字清晰:
“北线方略已定:由本将军亲统大军!白起、典韦、张辽、魏延、徐晃五将随行!”
“调集铁骑两万,连弩弓骑一万,合计三万之众!
各部即日整备军械粮秣,明日辰时,校场点兵,兵发洛阳!”
“荀彧先生随行中军,参赞机要,总督全军后勤辎重;
郭嘉先生执掌情报细作,筹谋战略,并负责对外交涉斡旋。”
话音刚落,被点到的北路诸将谋士齐声领命:
“末将(属下)遵命!必竭尽全力,护卫主公,克定洛阳!”
白起、典韦等人声若洪钟,战意高昂。
刘俊微微颔首,随即目光转向荆州方向:
“戏志才先生留守襄阳,与张任、刘威二将共同执掌留守军政;
务必确保荆州根基稳固,前线补给畅通无阻!”
戏志才、张任、刘威立刻躬身应道:
“属下(末将)领命!必竭诚尽力,保荆州无虞,为主公稳固根基!”
言罢,刘俊的目光转向江东方向,声调陡然拔高:
“东线进剿:任命甘宁为东征都督,总领水陆诸军事!
孙坚为副都督,孙策、张绣为行军司马,高顺、黄祖为先锋大将!”
“统率水军楼船百艘,艨艟三百,并步卒四万,弓弩手一万,合计五万大军!
即日自江夏大营誓师东出,水陆并进,剑指豫章、会稽、吴郡三郡!”
“此战贵在神速,务必在各方势力干预之前,全取江东膏腴之地,奠定我东南基业!”
甘宁、孙坚、孙策、高顺、张绣、黄祖六人齐步出列,甲胄铿锵,抱拳应诺:
“末将等领命!必不负主公重托!”
声震屋瓦,杀气盈庭。
刘俊站起身,走到巨大的荆州、司隶、扬州地图前,手指点向冀州:
“洛阳乱起,河北诸雄岂会坐视?尤其是冀州!
韩馥庸碌,刘备势弱,而我二弟坐拥四郡,兵强马壮!此正是扩大势力,乃至图谋整个冀州的良机!”
他看向荀彧:
“文若,即刻以骠骑将军府名义,密令关羽!命其密切关注洛阳动向,一旦有变,可伺机而动!
趁韩馥分心洛阳之际,主动出击,夺取清河、安平将军之地,将冀州南部连成一片!
牵制住韩馥、刘备,使其无法南下干预洛阳局势。
甚至可能的话,让云长兵锋威胁河内,遥相呼应我军在洛阳的行动!”
荀彧眼中精光一闪:
“主公英明!
云长在冀州一动,可牵一发而动全身,极大减轻我军在洛阳的压力,甚至可能创造意外之喜!”
刘俊环视众人,最后强调:
“此战,关乎国运!北线,要的是政治主动权和大义名分!东线,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土地和资源!
诸将需同心戮力,奋勇争先!凡有功者,必不吝封赏!怯战畏缩者,军法无情!”
“末将等谨遵主公号令!必效死力,扬我荆州军威!”
所有文武官员齐声应诺,声震寰宇,斗志昂扬!
…………
次日清晨,襄阳城外北郊大校场,旌旗蔽日,刀枪如林。
刘俊一身玄甲,披风猎猎,立于点将台上。
台下,白起、典韦、张辽、魏延、徐晃五员大将顶盔贯甲,肃立阵前。
身后是三万北征精锐,骑兵队列战马嘶鸣,蹄声如雷;连弩骑兵阵营杀气内敛,强弩上弦。
整个军阵肃杀无声,唯有战旗在风中鼓荡的猎猎作响。
刘俊目光扫过全军,声如洪钟:
“将士们!帝都蒙尘,奸佞当道!我等奉大义,清君侧,匡扶社稷!
此去洛阳,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荆州儿郎,随我——出征!”
“出征!出征!出征!”
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声震天动地!
大军开拔,如同一条黑色的巨龙,沿着宛洛古道,滚滚向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