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雪还未停。
苏晚晴站在苏氏大楼二十三层的落地窗前,望着楼下台阶上攒动的黑伞。
记者们的摄像机镜头被一层薄薄的积雪覆盖着,就像一排被冻僵的眼睛,尽管如此,它们仍然直勾勾地盯着那个临时搭建起来的蓝色帐篷。这个帐篷是黄律师昨晚带领他的团队连夜搭建起来的,作为发布台使用。
“苏总,林先生到了。”李姐的声音从苏晚晴的身后传来,打破了现场的寂静。苏晚晴转过身,目光恰好落在了走进大厅的林川身上。只见林川手里拎着两个印着“老周早餐”的红色塑料袋,他的牛仔外套肩头落满了雪花,发梢上还挂着冰碴子,但他的笑容却像刚刚从暖炉里钻出来一样灿烂。
“李姐,豆浆要热的,油条要脆的,我特意让老板多炸了十根——记者们扛机器费体力。”林川笑着对李姐说道,然后将手中的塑料袋递给了她。当李姐接过袋子时,她的指尖触碰到了塑料袋的温度,竟然比她的掌心还要烫。
李姐不禁留意到林川那被冻得发红的耳垂,这让她想起了凌晨三点收到的一条消息:“李姐,麻烦联系诊所调监控,我昨晚骑电动车去网吧蹲了两小时,网管说周梦琪常去B区17号机。”
“各位老师早!”林川的声音穿透雪幕,惊得台阶上的记者们抬头。
他蹬着沾雪的运动鞋跳上台阶,把豆浆油条往长条桌上一放,“先垫垫肚子,等会儿看证据的时候饿着可不行——我上次看调解节目,调解员说到一半,当事人饿急了直接抢盒饭。”
记者们听到这句话后,顿时哄堂大笑起来。其中一个扛着摄像机的年轻小伙子更是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率先伸手抓起一根油条,边吃边笑着说道:“林师傅这代驾当得,可比我们这些跑新闻的还会活跃气氛呢!”
就在这时,帐篷里缓缓走出一个人,正是黄律师。他身着一套深灰色的西装,虽然裤脚沾着些许雪水,但他依然挺直了腰板,显得十分干练。只见他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面带微笑地对在场的众人说道:“感谢各位记者朋友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到这里。今天,我们要向大家公布的是一起针对苏氏集团高管及相关人员的恶意名誉侵权事件。”
话音未落,投影屏突然“唰”地一声亮了起来。紧接着,周梦琪的脸庞出现在了画面之中。那是三天前苏氏集团的例会上,周梦琪眼眶泛红,手里高举着一张验孕单,声音略微颤抖地说道:“苏总,我知道您和林先生关系很好,但是我真的怀了他的孩子……”
然而,黄律师却在此时抬手示意,画面瞬间定格在了周梦琪那微微颤抖的指尖上。他凝视着屏幕,郑重地说道:“这张验孕单,就是我们今天要展示的核心证据。”
他转身示意,身后的幕布切换成仁康妇产医院医生小刘的视频。
穿白大褂的年轻医生对着镜头点头:“经核查,我院2023年11月所有验孕报告编号均为12位数字,周梦琪女士提供的文件编号仅10位,且公章与我院备案不符。”
就在这时,台下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议论声。人们交头接耳,似乎对台上正在展示的报告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质疑。
突然,一名记者站起身来,高高举起手中的话筒,大声问道:“黄律师,请问您能否将真假报告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呢?这样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看出其中的差异。”
黄律师微笑着点了点头,毫不犹豫地按下了手中的遥控器。瞬间,两张报告的图像同时出现在大屏幕上,并排展示给全场观众。
众人的目光立刻被吸引到了屏幕上,仔细观察着这两份报告的细节。真报告上的“仁康妇产”四个字排列整齐,间距均匀,给人一种专业、规范的感觉。
然而,当人们的视线转移到假报告上时,却不禁发出一阵惊叹。只见假报告上的“产”字明显与其他三个字不协调,它紧紧地挤在“妇”字旁边,仿佛是被人硬塞进去的一样,显得十分突兀。
就在大家对这一明显的差异议论纷纷时,一个意想不到的声音突然响起。原来是林川,他不知何时悄悄地凑到了黄律师的耳边,然后用一种刻意压低的、模仿黄律师腔调的声音说道:“周小姐啊,您这假报告做得可真是比电视剧还烂呢——至少电视剧的编剧还知道要去查一查资料呢!”
林川的这番话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全场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这笑声像涟漪一样迅速扩散开来,就连一向严肃的黄律师也没能忍住,嘴角微微抽动了一下。
林川接过递来的话筒,笑容瞬间消失:“更离谱的是,她根本没进过仁康的妇产科。”他晃了晃手机,“我调了医院监控,11月15号上午九点到十点,她在门诊大厅转了两圈,连电梯都没上。”
“那她的验孕单哪来的?”有女记者追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