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瞅见小河村,虎妞蹦蹦跳跳的在前面带路。
两个羊角辫也随着她晃悠,辫梢的红绳在风里一甩一甩。
水丫也随着虎妞欢快的脚步紧跟其后,小步撵着才不至于落下:
大白鹅伸着长脖子,“嘎嘎”叫着追着,翅膀偶尔扑棱两下,也想早点进村子。
李子游端坐在三花背上,指尖轻轻摸着它颈间柔软的短毛。
看着眼前既熟悉又陌生的田埂,眼底漫开再次重游的暖意。
熟悉是因为小河村还是那个小河村,陌生是当年来时满村荒凉。
哪里有如今这般好,田里的庄稼都显得饱满。
三花步子稳当,蹄子踏在土路上没什么声响。
刚到村口,虎妞的脚步猛地顿住,眼睛“唰”地亮了。
几个半大孩子正趴在村口玩泥巴,小手糊得满是土。
还在比谁捏的“小泥鱼”更像样。
她隔着老远就扬着胳膊挥手,大嗓门亮堂堂的喊道:
“俺虎妞,回来啦!”
原本闹哄哄的孩子们闻声顿了顿,齐刷刷朝这边瞅。
不知哪个孩子先反应过来,扯着嗓子喊了句。
“是虎妞!虎妞回来啦?”
话音刚落,刚还凑在一块儿的孩子突然拔腿就往村里跑。
连掉在地上的泥巴模具都忘了捡。
有个小胖墩跑得太急,还趔趄了一下,幸好被另一个小伙伴扶住才没摔着。
虎妞举着的手僵在半空,脸上的笑也慢慢垮下来。
水丫也愣了,拉了拉她的袖子:“虎妞,他们咋跑了呀?”
虎妞抿着嘴,嘴硬的说道:“兴许是见到俺虎妞太兴奋了吧!”
越说后面声音越小,显然,自己说这话也没底气!
心里头也有点发闷——她走的这几年,天天想着村里的小伙伴。
想着回来要跟他们一起玩,可现在,大家咋见了她跟见了啥似的,跑这么快?
几人接着往村里走,三花驮着李子游慢悠悠跟在后面。
更怪的事儿很快来了——沿路家家户户原本敞着的门,
这会儿都“吱呀”一声关上了,连窗缝里都没了动静。
往日里该有的鸡鸣狗叫,此刻也静得反常。
虎妞的鼻子慢慢发酸,委屈劲儿一股脑涌上来,她攥着拳头,撅着嘴嘟囔:
“这群没良心的……俺天天想你们,回来咋都躲着俺……”
说着就加快脚步要往老村长家走。
可就在她刚迈出两步时,身后突然传来“吱呀”一声门响。
最靠近村口的柳婶家,木门先开了条缝。
接着“哗啦”一下全拉开,柳婶挎着个竹篮子跑出来,笑着朝她喊道:
“虎妞!好久不见,你可算回来了!”
这一声像个信号,紧接着,家家户户的门都开了!
张大爷端着刚蒸好的玉米饼子,李奶奶拎着装着红枣的布袋子。
连刚才跑掉的孩子们也回来了。
手里攥着自己攒的野山楂、小石子儿,围着虎妞叽叽喳喳:
“虎妞,这是俺攒了好多天的,都给你!”
“虎妞,俺娘让俺给你留着的糖呢!”
竹篮里的吃食堆得冒了尖,有金黄的窝头、喷香的炒花生。
还有用荷叶包着的酱菜,全是乡亲们特意准备的。
虎妞的眼睛一下子就红了,刚才的委屈早没了影。
她拽着水丫的小手,又掐着腰,仰着脑袋得意地笑:
“俺就说吧!小河村里的人肯定没有忘记俺,对俺都好!”
那模样还是憨憨的,却透着实打实的开心。
水丫连忙点头,看着热络的乡亲们,也跟着笑起来。
这时,老村长拄着拐杖走了过来,头发比三年前白了些,可腰杆还挺硬朗。
看见虎妞笑道:
“丫头,可算回来了!”
虎妞再也忍不住,朝着老村长就冲过去。
力道没个准头,一下撞进村长怀里,差点把村长撞得往后退了两步。
她后知后觉地松开手,挠着头嘿嘿笑道:
“村长爷爷,俺不是故意的……”
村长拍着她的肩膀,眼眶也泛红了,声音有点哑: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你看你,个子高了,身体也壮了,这力气也比以前更大了。”
虎妞赶紧拉过水丫,指着她对村长说道:
“村长爷爷,这是俺最好的朋友,水丫姐姐!”
水丫红着脸走过来,轻轻鞠了一躬,乖巧地喊道:
“村长爷爷好。”
“好,好,都是好孩子!”
村长笑着应了,又看向端坐在三花背上的李子游拱手道:
“道长,这几年辛苦你照顾虎妞,她肯定没少给你添麻烦吧?”
李子游连忙摆手,笑着说道:
“您老言重了,这几年贫道还多亏了虎妞照顾呢。”
虎妞听了更得意,也顾不上跟大家多说话。
拿起一块玉米饼子就咬了一口,香得眯起了眼。
——她能看出来,乡亲们的日子比以前好多了。
连吃食都比三年前丰盛,村里还修了路,之前被她啃的树皮也长出了新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