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许多欧洲人来说,1660年以来奥地利所发生的一切都令人匪夷所思,在许多人眼里,大胜而归的奥地利,在卡尔的带领之下,未来的二十年内将走上复兴之路并逐渐让奥地利重新登上欧陆霸主的宝座。
可,这一进程却在1660年的年初戛然而止——一场持续近半年的维也纳政变,让战后的维也纳的重建进程严重滞后,也让维也纳多年来积攒的优秀政治人才与精锐士兵大量被捕被杀,严重减少。
后来的人们将这场发生于1660年年初的,持续近一年的,由魏德曼,科洛雷多为主导的,为夺取维也纳最高政权而发动的挟持诱骗幼帝利奥波德的政变称为血色维也纳。
在后世学界,这场政变的开端,普遍被认为是从卡尔中枪坠马的那一刻算起的。
…………………………
…………………………
1660年初夏,勃兰登堡的首都柏林来了一伙落魄的客人,他们来自于如今处于军事封控状态的维也纳。
他们此次前往柏林,便是为了求助卡尔,希望这位大难不死的代摄政能够再一次拯救奥地利。
“卡尔大人呐!!!维也纳没有您是真不行啊!!求您救救奥地利吧!”
公爵办公室中,这几名奥地利的大贵族此刻却灰头土脸的跪在卡尔身前,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抱着卡尔的双腿,声泪俱下的控诉着利奥波德最近两个多月来在奥地利的黑暗统治。
——————
科洛雷多所率领的前奥地利卫戍兵团并非是由奥地利中央政府批准成立的中央集团军的一部分,而是中央为满足战争需要,收编地方大贵族私兵而做出的妥协,为这些大贵族的私兵作官方背书,给予军队番号或名称,承认这些军事贵族大量持有私兵的合法性。
而科洛雷多的前奥地利卫戍军团便是这样的存在,其军团的士兵被按照私兵培养,效忠于家族,个人而非国家。
这也是魏德曼在众多奥地利将领中找上科洛雷多的主要原因,面对伏击卡尔的命令维也纳皇家军团会抗命,但前奥地利卫戍军团绝对会忠诚的执行。
也正是因为魏德曼与科洛雷多联手,杀掉蒙特库科利,使得维也纳皇家军团一时间失去了指挥,这才让魏德曼,科洛雷多一方短暂的掌控了维也纳的军权,在维也纳群臣未反应过来之时,果断利用手中的武装力量,控制住宗族与文官。
而在控制住维也纳,刀刃架在所有大臣们的脖子上时,一场彻头彻尾的大清洗也随之到来。
所有此前反对过利奥波德还政的官员悉数被杀,家产充公;哈布斯堡宗族成员被打入大牢;军中反对派军官被大量免职,许多战争英雄被扣上莫须有的罪名被下狱或处死。
而此前在朝会大殿大骂魏德曼的弗朗茨斐迪南两兄弟也被魏德曼着重报复。
两兄弟从卡尔那里得到的封地蒂罗尔,其中的因斯布鲁克要塞被魏德曼直接改造为一所监狱,并将包括弗朗茨斐迪南两兄弟在内的所有在血色维也纳事件中被下狱的重要政治犯关押在其中。
这是魏德曼的恶趣味,他要让弗朗茨与斐迪南这两个侮辱过他的人惨死在自己的封地之中,为此,魏德曼不惜冒着犯人押运途中逃跑的风险做出了这个决定。
这些在维也纳的大贵族,一时之间,身份,血统,全然失效,魏德曼完全就是一个疯子,一点也不考虑随意杀戮的后果,只要有谁胆敢忤逆他,便会不由分说的被暴兵乱刀砍死。
而维也纳城中所发生的一切,待魏德曼报告到利奥波德那里时,便会被其轻描淡写的用“给冥顽不灵之人略施惩罚”带过。
而利奥波德这位迷迷糊糊的小皇帝也在不知不觉间,为魏德曼的恶行背上了一口怎么摘也摘不掉的大黑锅。
魏德曼心理十分清楚,维也纳所发生的一切绝对不能传出去,否则那些势力遍布全奥地利的大贵族将会带着暴怒杀奔维也纳而来,因此,早在大清洗之前,魏德曼便已吩咐科洛雷多封锁了维也纳的全部出口,任何人不得出入。
这场持续了足足两个月的恐怖大清洗也给整个奥地利带来了不可挽回的伤害,其破坏程度甚至高于刚刚结束没多久的土奥战争给奥地利带来的伤害——
维也纳中央枢密院六位内阁大臣全部被下狱,其中,内阁首辅,埃斯特哈齐·帕尔;宫廷财务总监,格奥尔格·路德维希死于狱中酷刑
帝国总理府,宫廷财务府总共有近三成官员由于反抗魏德曼暴行惨死于暴兵刀下。
战争委员会所有军事顾问被免职,其职务由科洛雷多及其亲信担任
维也纳皇家军团所有武器被封存进武库之中,并被科洛雷多以长期军事训练的名义被派驻到维也纳西郊军营,名为秘密训练,实为关押。
当魏德曼和科洛雷多用屠刀把维也纳所有反对的声音通通除掉,1660年5月17日,利奥波德再一次在瑞士宫展开了自己还政后的“第一次”朝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