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女那声“准备迎敌”的余韵,仿佛一道淬炼自绝对零度的冰寒电弧,穿透了“基石”安全舱厚重的物理与能量隔绝层,并非通过空气震动,而是直接作用于赢昱的神经接口深处,在他高度敏锐的感知末梢激起一阵细微却无法忽视的战栗。
这不是恐惧,至少不完全是。这是一种经过千锤百炼后、高度提纯的复杂情绪,混合着对未知的巨大紧张感、肩负文明前哨使命的沉重压力,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被压抑许久后终于迎来实锤验证目标的奇异兴奋感。
一年多暗无天日的地狱体能训练,数月来与“利剑”在神经直连层面近乎折磨的磨合,无数次在模拟绝境中挣扎求生、意识濒临崩溃又强行凝聚的经历……所有这一切艰辛铸就的基石,似乎都是为了应对眼前这无法预知、却注定将载入史册的瞬间。
他没有丝毫犹豫,身体仿佛已经进化出了独立的战斗记忆。
几乎是随着玄女指令最后一个字节在思维中落定的刹那,他的身体便已如同融入水流般自然流畅地重新沉入那具与自身脊柱曲线、肌肉群分布完美贴合的悬浮座椅。
特制的神经接驳头盔从舱壁内无声滑出,带着精密机械特有的顺滑感,轻柔而精准地罩在他的头部,内部无数微小的传感元件与他的头皮紧密接触,传来熟悉的、如同微弱电流拂过般的麻痒感,这是意识与钢铁巨兽即将深度交融的前奏。
液态缓冲系统再次无声注入,微凉而充满弹性的特殊凝胶将他从四肢到躯干紧密包裹,最大限度地隔绝了外部物理冲击和自身肌肉无意识颤动的干扰。
整个流程行云流水,耗时严格控制在三秒之内,而与此同时,“利剑”的“心脏”——那台代表着人类工程学奇迹的微型64矩阵聚变引擎,已然从待机时的低鸣转为低沉而有力、仿佛远古巨兽苏醒般的咆哮,澎湃的能量在核心约束场内激荡,为接下来的行动蓄满了毁灭性的力量。
“前哨-7基地全域防御系统已自主提升至‘暗影堡垒’最高级别,所有非核心能源供给线路强制切换,优先保障基地本体护盾发生器及主动防御矩阵能量充盈。”
“远程深空扫描阵列启动超频模式,全功率聚焦扫描目标出现扇区,数据流经‘基石’节点预处理后,将实时、无损链接至‘利剑’主控核心及你的神经界面。”
“赢昱少尉,明确你的任务优先级:前出至柯伊伯带外侧S-7扇区边缘,对未知目标进行隐蔽式抵近侦察。
首要目标是获取其物理外形特征、能量辐射签名、推进系统工作模式及航行轨迹规律等基础情报,初步评估其科技水平与潜在威胁等级。
最高原则:在目标未表现出明确敌对行为或主动攻击意图前,严禁首先开火,避免引发不可控的星际冲突。
授权你在遭受任何形式攻击、或判断存在即刻致命威胁时,无需二次请示,可使用一切必要手段进行自卫及战术规避,生存为第一要务。”
玄女的声音通过高带宽的神经链接直接在他脑海深处响起,每一个字都剔除了物理介质传递可能产生的延迟和失真,冷静、清晰得像是在用冰雕刻印一份早已深埋在程序底层、只为此刻而存在的应急预案。
与此同时,一份极其详尽的战术导航星图和相关数据流如同开闸的洪水般涌入赢昱的感知。
星图上,那个代表未知目标的光点(此刻已从一个简单的信号标识,转变为一个不断闪烁、中心带有巨大红色问号的复杂符号)清晰可见,其旁标注的“0.8C”巡航速度以及那条经过“基石”系统精密计算后得出的、透着诡异平滑度的航线,都散发着一股强烈非自然、精心策划的味道。
“指令清晰。侦察优先,保持战略克制,底线是果断反击。”
赢昱的意念如同经过打磨的利刃,迅速回应,同时与“利剑”的操控系统完成最后一遍深度校准。
一种与这架庞大而精密的战争机器真正融为一体的强大感觉,如同暖流般驱散了残存于意识角落的一丝不安。
“请求调用两架‘利剑’同型号高阶战术无人机伴飞,执行交叉传感器验证、数据备份及战术策应任务,提升任务冗余度与生存能力。”
“请求批准。附属无人机库隔离闸门已开启,编号‘影刃-01’、‘影刃-02’已自检激活,战术级人工智能核心上线。
现授权你临时接管其最高指挥权限,建立‘利剑-影刃’微型战斗群数据链。”
玄女的处理效率堪称恐怖,几乎没有延迟。
很快,零号实机测试舱另一侧原本光滑如镜的墙壁上,一道几乎难以察觉的缝隙悄然裂开,迅速扩大为一道巨大的闸门。
门后幽暗的空间中,两架体型比“利剑”主机稍显紧凑、但整体外形线条和涂装风格如出一辙的纯黑色战机,如同从沉睡中苏醒的幽灵,悄无声息地悬浮滑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