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难以名状的紧迫感,如同超新星爆发前那令人窒息的静默,悄然笼罩了整个前哨-7基地。
这一切的转折点,源自数日前玄女接收到的那段来自深空的异常引力波纹信号——一段频率奇特、源点模糊却强度惊人的空间扰动。
没有明确的威胁宣告,没有可识别的编码模式,但那信号中蕴含的某种“非自然”特质,足以让基地最高级别的安防协议悄然启动。
训练计划被骤然压缩提速。
赢昱能明显感觉到玄女指令中的节奏变化:更长的训练时长,更短的休息间隔,以及那些突然插入的、模拟各种极端紧急状况的应急演练。
基地仿佛一头从沉睡中被惊醒的巨兽,开始无声地绷紧肌肉,磨利爪牙。
几乎是从信号被确认后的第二天凌晨起,位于太阳系外围,肩负着监视广袤星际空间重任的数个大型深空观测站——尤其是部署在天王星与海王星轨道上的、装备了最新一代高精度引力透镜传感器与超长基线量子干涉阵列的预警平台——其监控日志上便开始持续出现一个令所有分析员眉头紧锁的异常轨迹。
一个高速移动的光点,或者说,一个因极高速度而扭曲了周边时空的“现象”,正以近乎违背人类已知物理常识的方式,在柯伊伯带外围那片本应死寂、空旷、只有零星冰岩漂浮的黑暗领域里,进行着反复的、大范围的掠行与机动。
它的速度极不稳定,却又变化得极其迅速且毫无规律可循。
在观测频谱上,它的速度曲线如同一个技艺狂放的表现派画家随手挥就的墨迹,起伏剧烈。
最低谷时,其相对太阳系质心的速度维持在约0.3倍光速——这已然是人类现有最快一级的科考舰船或资源运输舰难以企及的巡航速度。
而它的峰值速度,则赫然达到了骇人听闻、足以让任何物理学家反复核验数据的0.9倍光速!
在这个无限逼近光速的领域,狭义相对论效应已变得不容忽视,时间膨胀与尺缩效应显着,对于常规依赖电磁波通讯和惯性导航的飞行器而言,精准定位与远程交互都将面临近乎无解的难题。
然而,比那恐怖的速度更令人震惊的,是它所展现出的、完全不符合巨大惯性定律的机动性。
精密的数据分析表明,这个未知物体能在极短的时间尺度内,完成剧烈的速度变化和近乎直角的方向调整。
后端计算模型反复演算后,得出了一个让所有看到报告的人都倒吸一口凉气的结论:其瞬间加速度的峰值,被测算为二十个标准重力加速度(20G)!
这种级别的持续过载,足以在瞬间将任何未经特殊基因强化与物理防护的生物体压成肉酱,彻底摧毁其生理结构;
即便是人类建造的最坚固、结构强度最高的无人探测器或导弹,其内部框架和精密仪器也难以承受如此暴烈力量的持续撕扯。
在深空观测站的广域监视屏幕上,那个身影如同一个闪烁不定的幽灵,一个在宇宙画布上肆意挥洒的魅影。
它时而巧妙地隐没于天王星或海王星这些冰巨星投下的巨大引力阴影之中,时而又从一颗沉寂了亿万年的冰冻小行星背后猛然窜出,其超高速移动拖曳出的能量尾迹,扭曲了路径上的星光,在漆黑的天鹅绒幕布上划出一道道转瞬即逝、违背常理的诡异弧线,仿佛宇宙本身的纹路被无形之手强行改写了一瞬。
天王星“洞察”号观测站的首席分析员,一位以冷静刻板着称的老牌科学家,在提交的最高优先级日志中罕见地流露出了极大的困惑:
“目标行为模式无法解析。
其运动学特征排除了小行星、彗星或任何已知自然天体的可能性。
其机动特征显示出明确且高超的智能操控意图,绝非随机现象…但必须指出,以我方现有及理论上可预见的任何人类或自动化舰船技术,均无法达到其性能指标之万一。
此目标对我太阳系外围安全态势构成潜在未知影响。
建议立即将监控等级提升至最高级,并提请太阳系联合防御司令部最高委员会注意,启动跨星域联合监测与分析。”
然而,所有这些来自外部观测站的紧急报告、分析员的困惑、以及系统自动生成的高度警报,在经由“基石”全域智能网络系统汇总、流向前哨-7基地后,都被一股更高级别的权限悄无声息地拦截、标记。
一个冰冷的标签被盖上——【最高机密权限:母星计划·子项利剑】。
随后,所有相关数据被彻底加密封存,访问权限被锁定在了一个令人窒息的级别,任何未经授权的查询尝试都会立刻触发基地的主动防御机制。
于是,外界对于这个在太阳系边缘疯狂狂舞的未知魅影,最终只能在情报圈的边缘归于“未知自然现象”、“传感器集体校准故障”或“高度机密的人类内部测试”等模糊的猜测之中,其惊人真相被牢牢封锁、隐藏在了奥尔特云无尽的冰冷与黑暗之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