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先不要对外说。”陆峰叮嘱道,“等我们办妥了再跟大伙说。”
“明白!”王铁柱应道。
秦锋和岚坐在一旁,没有说话。
岚是对拖拉机没什么概念。
而秦锋,则是在用一种审视的目光,看着陆峰。
他发现,陆峰在处理这些“俗事”的时候,身上会散发出一种他所不具备的、鲜活的生命力。
那是一种扎根于土地,与人相连的力量。
这种力量,让他感到陌生,也让他感到……一丝羡慕。
第二天一早,陆峰就和王铁柱,带上了两瓶好酒,开着大解放朝着公社的方向去了。
他们的目标,是农机站。
朴在奎,那个从朝鲜回来的志愿军老兵,现在就在那里担任副站长。
到了公社,两人直奔农机站。
农机站里,停着一台崭新的拖拉机,刷着鲜艳的红漆,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王铁柱一看到这铁家伙,眼睛都直了,围着一台拖拉机转来转去,像看稀世珍宝一样,摸摸敲敲的。
这是公社唯一的一台,刚刚弄回来不久,因为还没有制定好使用规则,一直闲置在这里。
“我的乖乖,这轮胎,比我腰都粗!”
“峰哥,你看这铁犁,一下子下去,得翻多大一片地啊!”
陆峰看着王铁柱那没出息的样子,笑了笑,走进了办公楼。
他向一个工作人员打听朴在奎,那人一听是找朴副站长,态度立马变得很热情。
“您是靠山屯来的吧?朴副站长总提起你们屯子。我带你们去找他。”
看来,朴在奎在这里干得不错。
在办公室里,陆峰见到了朴在奎。
几个月不见,朴在奎像是换了个人。
他穿着一身干净的蓝色工作服,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虽然身体还是很清瘦,但眉宇间那股阴郁和病气已经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稳和自信。
“陆峰!”朴在奎看到陆峰,激动地站了起来,快步上前,紧紧地握住了陆峰的手。
“朴叔,看来你在这儿过得不错。”陆峰笑道。
“托你的福,托国家的福。”朴在奎感慨万千,“要不是你,我哪能有今天。快坐,快坐。”
他给陆峰和王铁柱倒了水,又拿出自己舍不得吃的糖块。
两人寒暄了几句,陆峰便说明了来意。
“朴叔,我今天来,是想跟你打听打听拖拉机的事。咱们屯子,想买一台。”
“买拖拉机?”朴在奎愣了一下,随即眼睛一亮,“这是大好事啊!咱们靠山屯要是有了拖拉机,那真是如虎添翼了!”
他带着陆峰和王铁柱,又回到了院子里。
“你看,这是目前最新款的‘东方红-54’,马力足,劲儿大,最适合咱们这边山地开荒。”朴在奎拍着那台威武的红色拖拉机,如数家珍地介绍着,“配套的还有五铧犁,播种机,都能用。”
王铁柱在一旁听得口水都快流下来了。
“朴叔,这……这玩意儿,得多少钱?”陆峰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朴在奎脸上的笑容,微微收敛了一些。
他叹了口气,说道:“陆峰啊,这东西,是好东西。但价格……也不便宜。”
他伸出了一只手。
“五千?”陆峰试探着问道。
他手里正好有省里奖励的五千块钱,心想这要是能正好买一台,那可就太完美了。
朴在奎摇了摇头。
“那……一万?”王铁柱在一旁小声猜测,这个数字已经让他觉得有点头晕了。
朴在奎还是摇了摇头。
他看着陆峰,一字一句地说道:“一台‘东方红-54’拖拉机,出厂价,是一万五千块钱。这还不算配套的农具和运费。”
“多……多少?”王铁柱以为自己听错了,掏了掏耳朵。
“一万五!”朴在奎重复了一遍。
轰!
这个数字,直接劈在了陆峰和王铁柱的脑门上。
一万五千块!
在这个工人月工资普遍只有二三十块的年代,这是个什么概念?
这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省里奖励的那五千块钱,在这台“铁牛”面前,刚够个零头。
王铁柱的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他呆呆地看着那台拖拉机,感觉那不是一台机器,而是一座用金子堆起来的山。
陆峰也沉默了。
他有打听过,说是挺贵,但没想到会这么贵。
他在村民面前夸下的海口,此刻像一个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扇在了自己的脸上。
意气风发地许下承诺,然后被冰冷的现实一脚踹翻。
这种感觉,还真是……久违了。
“当然,”朴在奎看出了两人的窘迫,又补充道,“这是国家定价。而且拖拉机是战略物资,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需要县里、市里,甚至省里层层审批,有名额才行。”
这句话,更是给陆峰浇了一盆冷水。
不仅贵,还有钱都买不到。
“就没有别的办法了?”陆峰不死心地问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