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林星归宗,禀明葬魔渊之事,已匆匆二十载。
这二十年,对于凡人而言,或许是半生光阴,足以改变太多。但对于寿元悠长的修仙者,尤其是处于实力快速提升期的筑基、金丹修士而言,二十年,不过是漫漫长河中一朵稍大的浪花。
青岚宗内,因林星带回的消息与开辟的试炼之地,确实热闹了一阵。葬魔渊外围及矿脉一层、二层,相继被划分为不同等级的试炼区,宗门弟子趋之若鹜,在实战中磨砺己身,成效显着。林星也因此功劳,获得了宗门的丰厚赏赐与更高层次的关注,但他大多婉拒了额外的职务,只保留了内门弟子的身份与一处灵气充裕的洞府。
他的大部分时间,都用于了潜修。
那处位于主峰侧翼、云雾缭绕的新洞府,名为“星陨阁”,成了他这二十年的主要居所。洞府内,他布下了聚灵与防护阵法,借助宗门赏赐的灵石与自身手段,将此地经营得固若金汤,灵气充沛远超寻常内门弟子洞府。
二十年闭关潜修,林星的修为稳步提升。筑基中期的境界早已彻底巩固,并朝着筑基后期稳步迈进。丹田内的**混沌海**愈发浩瀚深邃,灰蒙蒙的气旋中,星辰光点愈发密集璀璨,仿佛真的在孕育一片微缩的宇宙星空。《混沌星辰诀》的筑基篇被他修炼得炉火纯青,诸多法术神通也更加纯熟,威力倍增。而《星辰锻神术》的修炼,让他的神识强度,已然隐隐触摸到了金丹期的门槛,覆盖范围可达千丈,洞察入微。
然而,这二十年,他并非全然闭关苦修。他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便是与**竹心小筑**的牵绊。
几乎每隔一段时日,他便会结束短则数日、长则数月的闭关,信步走向那片熟悉的竹林。
竹心小筑,依旧清幽如昔。二十载光阴,似乎并未在慕怜雪身上留下太多痕迹,反而因修为精进与《混沌星辰诀》的滋养,她愈发显得清丽脱俗,气质空灵。那淡绿色的衣裙,仿佛与周围的竹林融为一体,周身弥漫着温和而蓬勃的木系生机与淡淡的星辰清辉。
林星的每一次到来,都像是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在慕怜雪的心湖中漾开层层涟漪。
起初,或许只是论道交流。
两人于竹亭中对坐,煮一壶清茶,谈论道法自然。林星将自身对《混沌星辰诀》、对星辰之道的感悟,深入浅出地分享给慕怜雪。慕怜雪则以其对木系生机之力的独特理解,以及对灵植培育的细腻心得,给予林星不同的启发。她的木系灵力,在融合了混沌星辰之力后,变得愈发精纯而充满活力,催生、治愈的能力大大增强,小筑周围的灵植也长得越发繁茂灵秀。
论道之余,便是漫步。
他们最常做的,便是在夕阳西下或月华初升时,并肩漫步于青岚宗的后山。那里有飞瀑流泉,有奇花异草,有云雾缭绕的山径,有可俯瞰宗门万千气象的观云台。
步伐不快,只是慢慢地走着。有时会就某一株罕见的灵草驻足品评,有时会因天边一片奇特的云霞而会心一笑,有时则只是静静地走着,听着山风拂过林梢的声音,感受着彼此的气息。
林星会细致地讲述他历练中的一些见闻(自然是删减了核心秘密与极度危险的部分),描述外界的山川大河,奇异风物。慕怜雪则静静地听着,眼眸中带着向往与温柔,偶尔会轻声询问几句,或是分享一些宗门内发生的趣事,哪位师弟师妹又突破了,哪位长老新炼成了什么丹药。
他们的话题,从道法修行,渐渐延伸到更广阔的天地,乃至一些琐碎的日常。情感的交流,便在这一点一滴的陪伴与分享中,悄然累积,日益深厚。
林星记得,有一次慕怜雪培育的一株极为珍稀的“月华幽兰”濒临枯萎,她愁眉不展。林星陪在她身边,以自身蕴含生机的混沌星辰之力,连续数日温养那株灵植,并结合《混沌星辰诀》的奥义,帮她调整了小筑周围的微型灵脉布局。最终,那株月华幽兰不仅起死回生,反而绽放出前所未有的清辉,品质更上一层楼。慕怜雪当时那惊喜、感激,以及看向他时那毫不掩饰的依赖与情意,让林星至今记忆犹新。
他也记得,自己有一次闭关冲击某个小瓶颈,心神消耗巨大,出关时略显疲惫。慕怜雪知晓后,默默用她精心培育的、蕴含宁静安神效用的“清心竹叶”,亲手为他泡制了一壶灵茶。茶香袅袅中,她什么也没多问,只是安静地陪着他,那双清澈眼眸中的关切,胜过千言万语。那杯茶,仿佛有着抚平一切焦躁的力量。
二十年,七千多个日夜。他们的关系,早已超越了普通的同门师姐弟。从最初的彼此好感、心意暗许,到如今的默契于心、情根深种。一切都如水到渠成,自然而然。
他们之间,没有轰轰烈烈的誓言,没有刻骨铭心的波折(至少这二十年没有),有的只是这漫长岁月中,细水长流的陪伴,无声胜有声的懂得,以及彼此眼中日益浓稠、化不开的深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