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时间,转瞬即逝。这三日,李云逸深居简出,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备战之中。他仔细检查了身上所有符箓、丹药、法器,将得自黑风峡战利品中能用的材料重新炼制,又绘制了几张威力更强的“赤明阳炎符”和一种结合幻阵与困敌效果的“赤明惑心符”。同时,他反复揣摩《赤明真解》中几门适合突袭和群战的法术,尤其是“赤明流光遁”和“赤火焚天掌”,力求在关键时刻能发挥奇效。
最重要的,是不断温养丹田内的赤明道种雏形。随着对传承理解的加深,他与道种的联系越发紧密,对其力量的掌控也愈发精妙。他隐隐感觉到,这道种雏形似乎并不仅仅是力量的源泉,更仿佛有某种微弱的灵性,在与他一同成长。
第三日夜晚,子时将至。胥京上空阴云密布,不见星月,空气中弥漫着山雨欲来的压抑。李云逸换上一身毫无特征的夜行衣,将气息收敛至最低,如同暗夜中的幽灵,悄然向城西荒废的慈航庵旧址潜行。
慈航庵位于胥京最偏僻的角落,早已破败不堪,断壁残垣间杂草丛生,夜枭啼鸣,更添几分阴森。李云逸凭借赤明灵瞳,远远便看到庵堂残破的主殿内,有微弱的法力波动和几道收敛的气息。
他并未立刻靠近,而是谨慎地在外围观察了片刻,确认没有埋伏和异常后,才取出苏慕给的那枚信物玉符,指尖一缕赤明道火燃起,将其点燃。
玉符化作一道细微的青色流光,悄无声息地没入主殿方向。
片刻后,主殿内一道人影闪出,朝着李云逸藏身的方向打了个手势,随即又退了回去。是接应信号!
李云逸不再犹豫,身形一闪,便已踏入主殿。
殿内残破不堪,佛像倾颓,蛛网密布。此刻却聚集着七八道身影,个个气息内敛,修为最低也是炼气九层,其中三人更是筑基期!他们分散而立,彼此间保持着警惕的距离,显然并非完全相熟。
引他进来的是一名面容普通、眼神却异常沉稳的中年修士,修为在筑基初期。他看向李云逸,微微颔首,传音道:“李道友?在下苏先生麾下,代号‘影枭’。请随我来。”
李云逸点头,跟着影枭走到殿内一角。那里已有两人在等候。一人身着青色道袍,面容清癯,手持拂尘,乃是筑基中期修为,气度不凡;另一人则是个身材矮壮、满脸络腮胡的大汉,背负一柄门板似的巨斧,气息狂野,也是筑基初期。
“这位是青玄观的玄诚道长,这位是‘开山斧’石猛道友。”影枭简单介绍,“皆是志同道合之士。”
玄诚道长打了个稽首,目光平静地扫过李云逸,在他身上略微停留,似乎察觉到了什么。石猛则只是粗声粗气地哼了一声,算是打过招呼。
李云逸拱手还礼,心中明了,这应该就是苏慕暗中联络的部分力量了,看来实力不弱,但面对黑煞教,依旧显得单薄。
影枭不再多言,直接切入正题,取出一张简陋却标注清晰的地图铺在地上,正是镇煞塔及其周边的地形图。
“据我们多方探查,镇煞塔确为逆灵化血大阵最可能的阵眼之一。”影枭声音低沉,“塔共九层,地上七层,地下两层。地上七层有皇家卫队和黑煞教修士混合守卫,戒备森严。真正的阵眼核心,极可能藏于地下二层,那里也是煞气最浓郁之地。”
“我们的目标是潜入地下二层,找到并破坏阵眼核心,至少也要中断其运转,为大阵启动制造障碍。”影枭指向地图上几个标记点,“塔外有双重警戒阵法,一明一暗。明阵由皇家阵法师布置,不难破解;暗阵则是黑煞教手法,阴毒诡谲,需小心应对。这是破阵玉简,各位熟悉一下。”
他递给每人一枚玉简,里面记录了两种阵法的特点和几个关键破绽。李云逸神识扫过,发现那黑煞教的暗阵果然歹毒,蕴含噬魂煞气,若非提前知晓,贸然触碰,筑基修士也要吃大亏。
“潜入路线呢?”玄诚道长问道。
“塔西侧有一处废弃的排水暗道,可直通地下二层附近的一处杂物间。这是最隐蔽的入口,但暗道内可能有机关和守卫。”影枭指向地图一角,“进入塔内后,我们需要分头行动。玄诚道长精通阵法,负责寻找并破解地下二层的核心禁制;石猛道友肉身强横,负责正面牵制可能遇到的强敌;李道友……”他看向李云逸,“你身法灵动,且似乎对阴煞之气有独特克制之法,负责清除暗中的守卫和应对突发状况,并为玄诚道长护法。”
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李云逸没有异议,这安排正合他意。
“丑时三刻,守卫换岗,是警戒最松懈之时,我们那时行动。”影枭最后道,“记住,一旦暴露,立刻按预定路线撤离,不可恋战。我们的目标是破坏阵眼,不是歼灭敌人。”
众人皆是点头,气氛凝重。此行凶险,九死一生,每个人都心知肚明。
等待的时间里,众人各自调息,做着最后的准备。李云逸闭目养神,心神却与丹田内的道种雏形沟通,调整着自身状态至巅峰。他能感觉到,身旁的玄诚道长身上有一股中正平和的纯阳之气,而石猛则气血如烘炉,显然都是正道修士。这让他稍稍安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