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会谈不欢而散,地球联邦展现出的强硬姿态和那神秘“星辉”带来的隐约压迫感,让卡兰·索恩和哈斯克·维兰都意识到,想要轻易拿捏这个“新兴文明”已不可能。
陈旭带着玉衡子等人乘坐“巡林客号”返回“蔚蓝界”地表基地。一路上,气氛凝重。
“星耀商会绝不会善罢甘休。”康索利主教沉声道,“他们今日失了颜面,必会寻找其他方式报复,或在后续的勘探中处处掣肘。”
玉衡子则更关注陈旭最后展现的星辉与遗迹的共鸣:“陈道友,那遗迹守护意识当真认可了我等?”
陈旭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与其说是认可‘地球文明’,不如说是认可了我所承载的‘星核’之力。那守护意识残留的执念,对‘星核’中蕴含的某种特质有反应。它传递的信息残缺不全,但可以肯定,‘观察者’文明与‘星核’的源头,可能存在某种未知的关联。”
这个推测让众人心头更沉,也更加意识到肩上的责任重大。
回到基地后,陈旭立刻下令,全面加强遗迹区域的防御。不仅增派了星辉战士,还将从遗迹外围研究中获得的一些粗浅能量纹路应用到了防御工事上,形成了一道结合科技与灵能的混合屏障。同时,他让科学小组暂停外部研究,全部转入遗迹内部,在玉衡子和康索利主教的保护下,全力破译和记录金字塔基座内部那些更完整、更复杂的壁画与能量导引结构。
陈旭自己则坐镇指挥中心,一方面通过“星核”远程处理联邦内部事务和“旭日科技”的发展报告,另一方面,则与轨道上的李振邦保持紧密沟通,密切关注星耀商会和塔隆商会的动向。
果然不出所料,星耀商会开始了他们的“报复”。
首先是在资源分配上。塔隆商会按照协议分配给地球联邦的几个常规资源点,接连遭到“不明生物”或“意外地质活动”的破坏,导致开采作业频频中断。虽然没有任何直接证据指向星耀商会,但时机巧合得令人玩味。
其次是在信息共享上。塔隆商会建立的联合勘探数据库,原本承诺对各参与方有限开放,但地球联邦申请的关于“蔚蓝界”特定区域地质构造和能量场分布的关键数据,审批流程变得异常缓慢,或者以“数据不全”、“权限不足”等理由被搪塞。
最麻烦的是在技术标准层面。星耀商会利用其在银河商业联盟中的影响力,开始对地球联邦带来的技术设备进行“合规性审查”,质疑其能量排放标准、通讯协议安全性等,试图从规则上限制地球联邦的勘探效率。
这些手段阴险而繁琐,如同牛皮糖,虽不致命,却极大地牵扯了地球联邦的精力,延缓了勘探进度。
“指挥官,这样下去不是办法。”负责后勤与协调的军官向陈旭汇报,脸上带着愤懑,“我们的资源采集效率下降了40%,科学小组需要的背景数据迟迟无法到位,连‘初光号’的常规探测都受到了干扰。”
陈旭看着全息星图上被标记出的各种“意外”和“延迟”,眼神冰冷。星耀商会这是想用他们熟悉的商业和规则手段,慢慢拖垮、孤立地球联邦。
“既然他们想玩这套,那就陪他们玩玩。”陈旭对李振邦发出通讯,“李舰长,启动‘破壁’计划第一阶段。”
所谓的“破壁”计划,是陈旭早在离开地球前就与联邦高层商议好的应对策略之一,旨在打破高等文明可能的技术封锁和规则壁垒。
数小时后,“初光号”向塔隆商会指挥部及所有勘探参与方,发送了一份《关于“蔚蓝界”东南菌林区第七号能量异常节点的初步分析报告》。
这份报告看似只是一份常规的勘探成果共享,但其内容却引起了轩然大波。
报告中,地球联邦并非简单地描述现象,而是运用了一种全新的、从未在银河系数据库中出现过的数学模型和能量架构理论,对第七号能量节点(一个普遍被认为能量逸散、价值不高的普通节点)进行了深度解析。报告指出,该节点并非自然形成,其内部能量结构呈现出一种极其精密的“灵能谐振”模式,并附上了详细的能量流向量子模拟图和一套基于该理论的小型能量稳定装置设计蓝图!
这套理论之新颖、视角之独特、以及那套小型稳定装置设计的巧妙与实用性,让塔隆商会技术部门的专家都为之震惊!这意味着,地球联邦在能量领域,至少是在灵能理论与应用的某个分支上,拥有着独树一帜且极为先进的技术!
这份报告如同一颗投入池塘的石子,瞬间打破了星耀商会营造的技术优越感。许多中小型勘探团队立刻意识到这份报告的价值,开始主动联系地球联邦,希望进行技术交流或合作。
星耀商会试图营造的技术壁垒,被地球联邦用实实在在的、更高级的技术砸开了一道口子!
紧接着,地球联邦宣布,基于对遗迹外围纹路的部分破译,他们成功改良了通用环境过滤面罩的效能,使其对“蔚蓝界”特有的精神干扰孢子的过滤效率提升了15%,并愿意在塔隆商会公证下,以合理的价格向所有参与方提供技术授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