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维民工程师那本写满复杂公式与工艺构想的笔记,此刻正静静地躺在林卫东的办公桌上,却仿佛有千钧之重,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复合调味基料工业母液生物酶解……这些陌生的词汇背后,是一个他隐约能感知到、却难以完全想象的庞大世界。
这不再是改良一款辣酱,或是建一个食品厂。这是在尝试触碰食品工业的核心技术壁垒,是在开辟一条通往产业上游的、充满未知与风险的航道。成功了,万家香将脱胎换骨,从一个地方性品牌,一跃成为具备核心技术竞争力的潜在行业巨头;失败了,前期巨大的投入将血本无归,甚至可能将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万家香彻底拖垮。
卫东,我知道这很难。孙维民看着沉默不语的林卫东,理解他此刻的压力,语气带着技术人的纯粹与执着,这只是一个初步构想,从理论到实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反复试验,需要专业设备,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但是……如果我们能做出来,哪怕只是初步成功,意义将是颠覆性的。
林卫东当然明白。前世模糊的记忆里,那些掌控着核心配方的国际食品巨头是何等风光。如果万家香能掌握属于自己的核心基料,那么未来,无论是开发更多元化的终端产品,还是向其他食品厂提供技术解决方案,都将拥有无可比拟的主动权和控制力。
机遇前所未有,风险也前所未有。
他缓缓抬起头,目光扫过办公室里的众人。赵大海一脸茫然,显然没完全听懂,但眼神里是对他无条件的信任;李秀兰双手紧握,脸上写满了担忧,嘴唇翕动,欲言又止;只有孙工,眼中燃烧着属于科研者的炽热火焰。
孙工,林卫东的声音有些干涩,您初步估算过吗?建一个像样的研发中心和中试车间,大概需要多少投入?
孙维民沉吟了一下,报出了一个数字。这个数字,让李秀兰倒吸了一口冷气,让赵大海瞪大了眼睛,也让林卫东的心脏猛地一沉。
那几乎是目前万家香所有资产(包括在建的新厂区)估值的一半!而且,这还只是硬件投入,后续持续的研发费用,更是一个无底洞。
办公室里陷入了长久的沉默。窗外的阳光明媚,却驱不散室内凝重的气氛。
这个消息在万家香核心层内部引发了剧烈的争议。
以赵大海为代表的保守派坚决反对:东哥!咱们刚缓过气来,新厂区还没建完,贷款压得喘不过气,山魂酱的市场也才刚打开!这时候把所有家当押在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上,太冒险了!万一失败了,咱们可就全完了!
他的担忧代表了厂里大多数人的想法。大家刚经历过生死危机,渴望的是稳定,是看得见的收益,而不是这种孤注一掷的豪赌。
李秀兰虽然心疼丈夫,但也忧心忡忡:卫东,孙工的技术我信得过。可是……这投入太大了,我们真的输不起啊。能不能……能不能等新厂区稳定盈利了,资金宽裕了再考虑?
就连一些原本支持林卫东的老员工,私下里也议论纷纷,觉得老板这次是不是被之前的胜利冲昏了头脑,步子迈得太大、太急了。
面对内部的巨大阻力,林卫东没有强行推动,而是召开了多次讨论会,让孙维民尽可能通俗地讲解这项技术的潜力和前景,也坦诚地分析了可能面临的失败风险。
我知道大家的担心。林卫东在最后一次核心会议上,目光扫过每一张熟悉的面孔,我们都经历过没钱、被人逼到墙角的滋味。我们都想让万家香稳稳当当地活下去。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深沉而有力:但是,大家想过没有?如果我们只是满足于现状,守着山魂酱和辣酱这点市场,我们能活多久?福满香、华创资本,他们会让我们安稳吗?下一次,他们再用更狠的手段,我们还能不能扛过去?
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要想真正立得住,不再被人随意拿捏,就必须有自己的独门绝技!必须建立起别人无法轻易模仿和超越的技术壁垒!孙工提出的这个方向,就是给我们万家香根骨的机会!现在难,是难在投入,难在风险。但如果成功了,往后几十年,万家香的根基就稳了!我们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
他的话语,既有对现实的清醒认知,更有对未来的雄心壮志,深深触动了不少人。孙维民也适时补充,表示可以先搭建一个小型的实验室,进行前期的基础研究,不一定需要立刻投入巨资建设完整的研发中心,可以分阶段推进,降低风险。
经过反复的沟通和激烈的思想斗争,内部终于勉强达成了谨慎支持,分步投入的共识。决定先利用老厂区闲置的一个旧仓库,改造一个简易的实验室,由孙工带领少量技术人员进行前期探索性研究,所需资金从山魂酱的利润中挤出一部分,严格控制预算。
这只是一个开始,但方向,总算定了下来。
旧仓库的改造工程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林卫东几乎将能省下来的每一分钱都投入了进去,购买二手实验设备,搜集相关的技术资料。孙维民不顾手伤未愈,整天泡在施工现场,亲自指导布局,那专注和热情,感染了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