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黄玉狼是不是林潮宗天生的劫数。
自从被黄玉狼抓走之后,林潮宗就发现自己的运势,在这几天旺得很。
无论是做什么事情,都异常顺利,仿佛得到了上天的眷顾。
他投资的佳宁集团股票,在这段时间里一路上升不小,给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而对丽的电视台股票的收购,也进展得十分顺利。
袁恬凡反馈说,丽的呼声已经将售价降低到了 1 亿港元,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
更让人惊喜的是,上次与马维聪、周启文的会议结束后仅仅三天,大唐漫画社就成功地与东瀛白泉社签订了合作协议。
白泉社原本交给大唐漫画社的 200 万港元,如今已经被用于采购了 40 万本东瀛版本的《大唐少年》。
大唐印刷厂也正式成立,并以 780 万港元的价格,成功收购了三家印刷厂。
这三家印刷厂被吞并后,大唐印刷厂的规模瞬间扩大。
一跃成为了香江地区屈指可数的大型印刷厂。
其工人数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 600 多人。
尽管与联合印刷集团、凸版印刷有限公司,这样拥有数千名工人的超大型印刷厂相比,大唐印刷厂还有一定的差距。
可在香江的 2000 多家印刷公司中,大唐印刷厂的规模,已经足以排入前 10 名左右。
林潮宗对自己的大唐印刷厂充满信心,他坚信通过漫画这一媒介。
能够将大唐印刷厂,打造成香江乃至亚洲的第一大印刷厂。
《大唐少年》进军东瀛市场的消息,在《香江新报》的头条被报道出来后。
林潮宗在漫画界的声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在此之前,那些漫画界的同行们仅仅把林潮宗视为上官小宝的徒弟而已。
随着这篇报道的出现,林潮宗已经与黄玉狼、上官小宝等漫画大师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了。
这不仅让他的漫画作品备受关注,同时也使得他所创办的报纸销量大增。
大唐漫画杂志更是一跃成为香江销量最高的漫画刊物。
《香江新报》的平均日发行量,也成功突破了 18 万份。
在香江本土超越了星岛日报,成为仅次于东方日报的大型报纸。
不过,星岛报业集团旗下报纸众多,特别是在海外的发行量很高。
还是香江唯一的上市报业公司,底蕴深厚。
大唐报业目前仅拥有一份报纸,与那些大型报业相比,其底蕴明显不足。
像明报、东方日报这样的报业公司,旗下不仅有多份报纸。
还涵盖了周刊、半月刊杂志等多种刊物。
大唐报业的经济周刊,由于其权威性至关重要,涉及大量信息,目前仍处于筹备阶段,短期内恐怕难以取得显着成果。
面对这一局面,林潮宗必须另辟蹊径,从其他方面来增强大唐报业的底蕴。
经过深思熟虑,林潮宗将注意力转向了另一个竞争对手——《天天日报》。
天天日报的新闻报道具有鲜明的特点,主要聚焦于本地社会民生和娱乐事件。
该报纸在编辑方针上注重通俗化表达,采用少文字、多图片的方式。
以更贴近市民生活需求为目标,定位于服务广大读者的报纸。
林潮宗分析报纸特点后,感觉这份报纸那有后世“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的雏形。
巅峰时期,日销量8万份左右。
这段时间以来,由于对林潮宗负面新闻的报道,该报纸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这一事件不仅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林潮宗在米国加州法院的起诉,更是给报纸的声誉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在这样的背景下,报纸的日销量大幅下滑,目前仅能维持在 4 万份左右的水平。
这一数字与之前的辉煌相比,可谓是天壤之别,让报社管理层忧心忡忡。
林潮宗果断出手,收购这份陷入困境的报纸。
计划按照后世娱乐八卦报纸的特点,对其进行全面改版。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娱乐八卦新闻往往能够吸引大量读者的关注。
林潮宗所了解的后世香江狗仔队,其战斗力之强令人咋舌。
这些狗仔队不仅能够挖掘到各种明星的**和绯闻。
还能通过巧妙的报道手法,引发公众的热议和关注。
林潮宗意识到,如果这股强大的力量被竞争对手所掌控,那么将来很可能会被用来攻击自己。
与其如此,倒不如将这股力量掌握在自己手中,让它成为自己的利器。
林潮宗开始着手策划报纸的改版工作。
他相信,通过引入娱乐八卦元素,这份报纸一定能够重新焕发生机。
吸引更多读者的关注,从而走出当前的困境。
正好可以借娱乐报纸的影响力,介入香江娱乐圈。
想干就干,林潮宗立马联系《天天日报》背后的老板刘天韭。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