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尖酸刻薄的声音打断了怀清的欣赏。
怀清回头看了一下,左边的园子里站着三三两两的少女,也不知是哪个嘴欠。
“乡巴佬说谁呢!”
“乡巴佬说你呢!”一红衣少女站出来,指着怀清道。
“哦!”怀清看向那红衣少女,缓缓道:“原来是乡巴佬说我呢。真是失敬!”
说完怀清也不恋战不等她回过神,一手拉一个加快脚步跟上大哥他们。
等他们五人在跟着田喜到大厅的时候,厅里的老祖宗他们已经知道花园发生的事,在她们走后就有人请红衣少女离开楠夕居。
“见过老祖宗!见过大人!见过夫人!”
厅里只有童家老祖宗,童侍郎夫妇跟阮知县夫妇。
童侍郎夫妇跟阮知县,怀清都是见过的,知县夫人跟阮芳宁很像,就是坐在主位上的老祖宗很是意外。
“怎么?老祖宗很吓人?”
童家老祖宗见怀诤盯着她猛看,打趣道。
“不是很吓人,就是有一丢丢。”怀诤伸出右手大拇指食指一捏只留一条缝,比划出一丢丢是真的一丢丢。“您很像大姐故事里的老太君。”
“哦?老太君?你大姐给你讲的什么故事?”
怀诤看一眼大姐,见她始终微笑,并未阻止他,转头清脆的缓缓道来:“老太君是杨老令公的夫人……”
怀诤说的是怀清给他讲的北宋杨家将的故事,因是这里没有的朝代,怀清讲的时候改成杜撰的。
这童家老祖宗虽没上过战场,但常年浸润在京城这种尔虞我诈的氛围中,自带那种武将杀伐果决的气息,说她像老太君这话一点不假。
怀诤讲故事当然也不是从头讲起的,只是主要说了一下老太君的生平以及龙头拐杖的由来。
“老太君随杨老令公驻守边疆保家卫国,是巾帼英雄。”
“好!好一个巾帼英雄!”童家老祖宗气盖山河的一拍桌子。“老婆子若有她这份英勇气概跟丰功伟绩才担得上这声老太君。”
众人也是很震撼,一个女子竟也能这般无畏无惧的跟着丈夫征战沙场。
“好孩子,你过来。”童大夫人王氏看他口齿清晰、逻辑清楚的不似一般孩童,可明明又那般虎头虎脑软萌可爱,她是一下子就被他给萌到了。“多少年了,没遇着这般乖巧的。”
怀诤从凳子上滑下来,板着小脸,一步一步的走向童大夫人。
“哎呦!这小人儿,还会板脸!”知县夫人蔡氏也跟着打趣道。
她们二人的子女都过了懵懂时期不复孩童的软萌,这一看到小怀诤那是瞬间母爱泛滥。
两个夫人拉着怀诤嘘寒问暖,童侍郎跟阮知县也跟老祖宗打声招呼带着怀谨怀谦兄弟两出了大厅。
这时从院中冲进两人。
“怀清怀淑呢!”
近前一看,却是童锦清和被她撰得气喘吁吁的阮芳宁。
“哎呦!我的眼呐!”童大夫人抚着眼,真是没眼看了,气急道:“你就不能文静端庄一点?!”
这转眼就嫁人的姑娘,整天嘻嘻哈哈欢蹦乱跳地,还怎么找婆家?
“请老祖宗安!”
两人分开一点,规规矩矩地给老祖宗行了个礼。
“两个皮猴刚才在哪儿撒滚打泼?”
“回老祖宗,刚才田喜让人来回话,说怀清他们送了个大礼,让我去看看怎么处理。”
“哦,你们还送礼?”本就是请他们来赴宴,怎么还给带礼。
怀清站起来道:“也不是名贵的东西,就是我们自己编的络子。”
“小心脚下!”
门外,田喜正指挥着两名小厮搬运礼物。
“田喜,赶紧的!别磨叽了!”童锦清催促道。
“哎!来了!来了!”
接着他指挥着两小厮将礼物小心翼翼地搬到大厅正中。
礼物用红布包裹着,怀清上前轻手打开,里面露出一团红色。
“这是三尺见方的如意络子,我们取名《锦上添花》,预祝大姑娘花开富贵吉祥如意!”
络子是她和小妹前两天合作完成的,用的是红色素色锦缎包裹棉花制成超粗超长的红绳,然后编制成这个《锦上添花》。
“有心了!”老祖宗即使收过众多礼物,也不得不夸一句有心,礼物不算名贵,但这份心意跟美好祝愿无价。
王氏满心欢喜,这抹正红瞧着就欢喜,喜庆大气寓意还好,到时候往喜堂上一放,绝对吸引眼球。
“心思真巧!这开春大姑娘成亲喜堂这么一布置,怕是各大世家以后办喜事都要争相效仿。”蔡氏也是真心夸赞。
“老祖宗,怀清还会很多络子,上次娘选中的八字络子同心结都是怀清设计的。这是我和宁宁一起送给大姐添福的。”
“你和宁宁也有心了。”
“还有那灯笼跟布偶,都是怀清的主意,老祖宗,你说她是不是很厉害?”
京城,人人传颂女子就该如京城第一美人秦如霜这般才艺双绝琴棋书画诗词歌舞样样精通,将那秦如霜捧得像是月宫下凡的嫦娥仙子一般惊为天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