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兴南家要建青砖瓦房的事在村子里早传开了。
一天二十五文不包午餐,这价格跟镇上打零工一样,但实际算起来是比镇上还划算的。没去镇上打零工的汉子想来他们家问问需不需要人手,只是这几日白天家里只有怀清一人,都是大门紧闭,村里人也不好意思上来敲门。
消息灵通的转而找上夏兴业,村里哪家盖新房一般都找他,这摇人的活也交给他。
这会听说,于氏跟夏兴南回来了,村里马上就好爱凑热闹的上门。
“哎呦,几天不见,这是上娘家了。”
来的是平日跟于氏走得比较近的几位,村东头的马氏、杏花伯娘、夏兴明媳妇钱氏和夏兴业媳妇小钱氏。
三个女人一台戏,这加上于氏,就坐了一院子。
夏兴南见满院子妇人,他就避到新房子那里去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他打下手。
怀谦跟怀诤牵着将军出去后山那里,附近一片的草早被将军吃光了,再往后只能吃苞米杆子了。
倒是怀淑见着这么多婶子,乖乖巧巧的回屋去沏茶去了。
“就出去了几天,怎生劳各家嫂嫂上门。”于氏说着,就将各类点心推到几人面前。“嫂嫂们尝尝,这是客人刚送来的点心,还是麦乐居的。”
“你这点心不留给田婶子?”马氏是四人中最是心直口快的,这话想都不想就秃噜出来。
“翠梅嫂子,这是说哪里的话,点心是贵客送给我家清姐儿的,你就放心大胆的吃,至于婆母那里,她怕是看不上我家的东西。”
于氏停顿了一下。
“前儿,家里卖了棒槌,还了杏花嫂子跟大伯父家的银子,当家的心里高兴让我置办一桌饭菜,请了公爹婆母一起来。结果,我被那婆母赶出老宅,说我不诚心,现在我是不敢再登门的。”
于氏说的这事,村里人都是知晓的,都道田婆子是看上孙女的墨玉不成又惦记上卖方子卖棒槌的银子了,这脾气耍的一点也不高明,厚脸皮得哪里像是要做官家老太太的。
“她不来正好清净。”钱氏刚一说完就被弟媳妇拉了袖子。“咱这又没外人,而且我说的是实话。”
小钱氏无奈的摇摇头,她这堂姐兼嫂子这直肠子真是一捅到底。
“你家地基挺大的,怎还买宅基地?”杏花伯娘前段时间来过一趟,见院门紧闭,她还绕去后面看了看。
“清姐儿说,趁着现在手里有银钱,先把北面的围进来,若将来谨哥儿几个成亲不够住,再扩建也方便。”
“那倒也是。你家三个儿子,将来成亲娶媳妇就比别家要多建几间屋子。”马氏就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跟杏花伯娘家的湘湘同龄,儿子还不到六岁,对她来说这娶媳妇的事还远着呢。
“这清姐儿好了,你往后是不用愁了。”杏花伯娘是最能体会于氏不易的,清姐儿痴傻时于氏花了多少心思在这孩子身上她都看在眼里。
于氏听到杏花伯娘说起清姐儿,那是瞬间眉目舒展。“杏花嫂子说对了,清姐儿是我的命,她好了我也好了。”
马氏凑近于氏,自认很小声的问道:“田婶子还打墨玉的主意不?”
“没了吧,许是那老道人说了什么,婆母她没再开口。”
“就是开口,也不能给她。”马氏直起身子又道:“田婶子还想着做官家的老太太,试问哪家的老太太动不动惦记晚辈的东西?”
这话听着就话里有话了?
钱氏问:“你这是又打哪来的消息?莫不是三婶子已经惦记上老二家卖棒槌的银子?”
她知道的是这棒槌卖了近两百两,所以这老二家趁着年前起房子她是一点不意外。
“棒槌最多卖了两百两,她要的可不是这个。”马氏见几人都面露疑惑,赶紧给他们解惑。“你家是不是前几天去镇上卖过卤肉?”
“卖了两次。”第一次是试卖,第二次是为了明月楼的订单,之后他们就没再摆过摊,直接将卤肉卖于明月楼,而且是陶宇生几人从庄子上直接送到明月楼。
“你家的卤肉太香了,就算隔着老远都能闻到。再有那在镇上碰到你们卖卤肉的蔡癞子,在大槐树那里可是跟田婶子好一顿夸,将那卤肉夸的是天上有地上无,那镇上的人又是如何的疯狂抢购。
这还不算,那柱子家的也正好在,说起你们家在她家肉铺那是还定了半扇猪。这可捅马蜂窝了!
你们俩口子是几天没回来,就有人猜测你家是不是将卤肉生意交给你娘家了?”
话说到这,也就明了大半,老宅那里是惦记上他们的卤肉方子了!
“卤肉方子是不可能给别人的,姥姥那里也一样。”怀清听着这话,从堂屋里出来,留下大哥一人继续。“我家前段时间攒了点银子,在外头买了个庄子,卤肉的生意直接交给庄子上的庄户。”
这猜来猜去,还不如直接将事情放到明处。
“庄子?天哪!可以啊!居然能买得起庄子!”马氏首先咋呼起来。“庄子大不大?所以,这几天你们两口子这是待在庄子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