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这件事,于氏起身去煮晚饭,夏兴南看天色还早就打算去后山捡点柴火。这说着就秋天了,他们这地方冬天冷,柴火是冬日必备的,而且听谨哥儿说今年可能特别冷,肯定是多多准备。
怀谦一看大妹跟着大哥去了他们那屋,知道他俩是准备说这两天的事,他带着俩小的也跟上爹去后山捡柴火。
屋里,怀谨将事情始末说了一遍。
事实就是她们猜测的那样,那老道人是怀谨花银子雇来的。他呢,也有点真本事,那汉子的事,还有村里的一些家喻户晓的事儿怀谨都提前告诉过他,不过他从来没见过他们,要怎么对号入座给他们算命全靠他自己。告诉老太太那话也是老道自己琢磨编的,却出乎意料地好用。
再加上怀谦昨天有意还是无意地透露出怀清又傻回去的事,他们娘几个说是回娘家其实是去白云寺找大师帮忙来着。
这又从侧面证实这墨玉也不过如此,有本事的是人家无为大师,真要佛祖保佑还得去白云寺,一块玉是不顶事的。
“大哥,你打哪找来这么个人才?”可以说是影帝级的人物了!
“咱们这段时间不是经常去镇上嘛,有一回碰到那老头在街上摆摊算卦,还硬给我算了一卦,咱家几口人,有哪些人,他都事无巨细的说得有板有眼。当时我还奇怪他知道的这么详细是真能看个手相。后来我才明白,不过是我们经常在那块摆摊被他看见瞎蒙而已。”
怀谨神情微窘,他当时还差点就信他说得他们兄弟三人可以金榜题名衣锦还乡大富大贵的说。
“前天你说了那话我就想到了他,连我都差不多被他忽悠,对付老宅的那些人自然不在话下。”
“那老头是个人才!”这借墨玉保佑这事看着就玄乎,大哥的做法就是这玄乎的事交给专业人员处理,用前世的说法就是用魔法打败魔法。
“我给了他一两银子够他换个地方继续招摇撞骗!”
“走了也好,不用担心穿帮。”
“不过这也是缓兵之计,如果询堂哥真考不上秀才,保不齐他们又将主意打到你身上了!”
他阿爷将光宗耀祖看得过重,任何人任何事情都越不过去。夏怀询考上便罢,若真有个闪失,很难保证他们不会故技重施。
怀清嗤之以鼻。
秀才又不是只他们老宅可以考的,他们二房也可以有。即使明年不能,但凭大哥二哥的聪明才智,只要他们想就完全是时间的问题。
故技重施又如何,老宅来来回回不过就那些伎俩,他们也没带怕的,不过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怀清看向大哥桌上那本在抄的《孟子》。
“大哥可想过将来?”
怀谨也顺着看过去,顿了顿,道:“太远的不敢想,先读书吧。”将来能走到哪一步,他现在不敢想象。就像大妹说的,就算以后当个账房先生也好。
“我知道大哥向来务实前行,不愿多做空想,这读书确实是目前最近的目标。
不过,人总要有梦想的,万一实现了呢。
大哥可想过咱家十年之后,二十年之后,甚至百年之后,会是什么样的光景?”
百年之后?
怀谨一愣,转头看向她,确定他刚才听到的是百年之后?
怀清看着他的眼睛,缓缓点头。
据说夏氏百年前曾经也是出过高官的,如何没落到现在连祠堂都年久失修,有天时地利的原因,也是夏氏族里没有长远的谋划,没有合格的当家人的缘故。
别的不说,就她所知,整个族里祭田不过几亩,族产也不过是祠堂几间祖屋而已,就这些资产能干嘛?
大哥作为长子,以后也会是他们这房的当家人,这当家人的意识与觉悟要从现在就开始培养。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世人如此,他们阿爷亦是。他唯一期盼的不过是询堂哥考上秀才举人改变他们家的门楣罢了,哪怕是个秀才也够他含笑九泉吧。
但是吧,就凭老宅这帮人的觉悟,就算询堂哥考上秀才,可那又如何,不知百年之后,还剩下什么?
“咱们若没有规划,百年之后,我们又剩下什么?家族的落寞不过是一个轮回罢了?”
“那大妹有什么想法?”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咱就买地买庄子当地主,支持后人读书科举。”
在这个世上,你不掌握足够的力量,便只有受人欺压的份。要得到这份力量,就必须得到一定的社会地位,在一个官为贵,民为轻,商为贱的国度,有能力的,走上科举之路是必然的选择。
大明朝有律法规定贱籍之人以及子孙三代都不能科举,祖上有作奸犯科的人和父亲是主考官的子女也不能科举,还有就是从商者三代也不能科举。
只要有人想走仕途,那么士农工商对于他们来说,可选择的只剩下农之一道。
别的不说,他们家几个都是实性子,都不是经商的料。财富要累积也要凭本事享受,商场上都是修炼千年的狐狸,而他们顶多就是一只圆润的白兔,两者博弈,即使他们累积了可观的财富,也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罢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