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清回到房间,轻声嘱咐春知不要打扰自己,随后踏入空间补眠。
次日清晨,于氏几人顶着浓重的黑眼圈,显得疲惫不堪,唯有怀清跟怀淑精神饱满,活力十足。
单元达瞧见这情形,不禁开起玩笑:“昨儿个是去做贼了吗?怎么都一副没精打采的模样。”怀谨兄弟俩困意浓重,只是不住点头,连话都懒得说。
怀清环顾四周,疑惑问道:“单表哥,姨母没来吗?”
单元达解释道:“本来是说好一道来的,可舅公他们一大早就来了,说是要一起去看铺子之类的,所以我就先独自来了。”说着,他递上一份文件,“书院的章院长已经同意和我们合作,这是合作起草书。”
怀清接过起草书,眼中满是惊喜,赞叹道:“院长果然好眼力!”说罢,便认真研读起来。
见怀清专注看起草书,单元达转身和怀谨两兄弟闲聊起来:“还未恭喜二位贤弟。”
怀谨兄弟俩连忙回应:“同喜同喜,同乐同乐。”
待怀清看完起草书,心中满是感慨。这位章院长不愧是一院之长,眼光独到且不迂腐,竟然答应单元达在弘文书院开展第一个试点。试点将从普通班随机挑选40人,分成两个班级,以一个月为期限,其中20人跟随老师按照原先的教学步骤和思路学习 。
此后,怀清与单元达就书吧的经营模式展开了热烈探讨。两人各抒己见,你来我往间,气氛十分融洽。
怀清眼中闪烁着光芒,兴致勃勃地阐述着:“我的想法是,把书吧打造成类似醉红妆生活馆那样的空间布局,不过主要经营书籍。”
单元达微微颔首,思索片刻后回应道:“大致能理解,思路挺新颖的。”
怀清接着说道:“我那铺子所在的街道人流量不用愁,又恰逢院试,咱们铺子要是主推各类习题集、考试卷,还有名师点评卷这些,肯定能吸引众多学子纷至沓来。而且书吧与对门的醉红妆遥遥相对,才子佳人,其间的话题可就多了去了。”说着,脸上满是期待之色。
单元达被她描绘的这番前景所感染,这铺子还没开张呢,他心里都忍不住想去瞧个究竟了,笑着应道:“怀清妹妹,就按你说的办。”
“大哥、二哥,你们也帮我参谋参谋。”怀清边说边拿出画好的图纸。
怀谨、怀谦两兄弟此刻哪还有半分困意,尤其是听到怀清提及的那些习题集,好奇心一下子就被勾了起来。
“哦,关于这些习题集和试卷,你们得问问单表哥。”怀清笑着提醒道。
单元达随即拿出章院长等人精心制作的习题集和名师点评卷,分发给怀谨、怀谦二人。他们此前刚经历过甄老师的模拟考,对题海战术并不陌生。
二人接过卷子,仔细端详,只见那名师点评卷上的点评均出自大明朝赫赫有名的院士大儒之手,而卷子也不是普通的试卷,全是前几年各地院试前三甲的答卷。
虽说前三甲的卷子通常会公示,但能将天南地北的卷子汇集起来,再请名师逐一点评,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遭!
震惊之余,怀谨和怀谦看向单元达这位新晋表哥的眼神里,满是敬佩与刮目相看。他们心里清楚,要做到这一步,可不是自家大妹光凭嘴上说说就能实现的。
这背后所需的财力、物力、人力,还有各方势力的协调摆平,简直太厉害了。
用一个字形容,那就是“牛”!
事不宜迟,他们拿出干劲,将自己的想法融入其中,争取早日将书铺开起来。
众人围坐一堂,相谈甚欢,欢快的笑声在屋内不住地回荡,处处洋溢着热闹融洽的氛围 。
没过多会儿,春音脚步匆匆,赶来传话,告知前院花厅知县夫人带着芳宁前来贺喜。
对于接待知县夫人蔡氏这事儿,于氏完全没预料到,毫无准备。若不是春知在一旁暗暗提醒,她恐怕连话都说不利索,紧张得声音直打颤。
蔡氏一踏入屋内,脸上便绽放出如春风般和煦的笑容,先是满心热忱地向于氏道喜,紧接着自然而然地与于氏拉起家常,还轻声细语地宽慰于氏:“夏太太,您可千万别这么见外,之前宁宁兄妹俩多有叨扰,是我还望你多多包涵呐。”
于氏急忙摆了摆手,神情极为诚恳地回应:“夫人,您这说的是哪里的话呀!芳宁这孩子知书达理,与我家清姐儿比起来,温顺乖巧太多了。我心里头对她满是喜爱,哪里算得上打扰呢。我还眼巴巴地盼着芳宁能多和我家那孩子亲近亲近,也好帮她改改那毛毛躁躁的性子 。”
于氏说的这番话,句句发自肺腑,在她心里,大家闺秀就该像芳宁这样,相比之下,自家清姐儿确实还有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蔡氏嘴角噙着一抹浅笑,连声说道:“您过奖啦,实在是过奖啦。”
就这样,两人自然而然地开启了官方互相夸赞的模式,你来我往,气氛别提多融洽了。
怀谨几个来到花厅,给蔡氏见了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