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湾的暖风与橡胶树的清香仿佛还在鼻尖萦绕,大明舰队却已再次拔锚,沿着这片陌生大陆嶙峋的东海岸向南逡巡。永兴四年八月十五,时值中秋,海上的月亮却大得骇人,潮汐之力拉扯着舰船,预示着前方航路的莫测。
“都督,海流愈发湍急,风向也开始变了。”老舵手紧握着被磨得温润的舵轮,眉头深锁,“按林先生海图所示,前方应是大陆极南之角,自古风急浪高,舟船难行。”
郑和立于舰桥,感受着脚下甲板传来的、不同于印度洋的汹涌律动。他手中是徐光启呈上的最新发现——几个以原始方法硫化、弹性仍显生涩的橡胶垫圈,正被安装在精密仪器箱内以作防震测试。“天工院的那位,总是能预见万里之外的需索。”他轻声道,目光投向南方那片墨蓝色的、仿佛在低吼的海域,“传令各舰,检查所有水密隔舱,固定甲板物资,准备迎接风浪。”
命令下达不过两个时辰,天色骤变。原本湛蓝的天空被翻滚的墨黑云墙迅速吞噬,太阳仿佛被一只巨手掐灭。风力从三级骤升至十级以上,如同万千冤魂在缆绳间尖啸。海浪不再是波峰浪谷,而是化作移动的、高达十数丈的墨色山峦,从四面八方朝着舰队狠狠砸下。
“镇远号”这艘五千料的钢铁巨舰,此刻也如孩童的玩具般,被轻易地抛上浪尖,又狠狠摔向波谷。每一次坠落,龙骨都发出令人牙酸的呻吟,仿佛下一刻就要断裂。无数吨海水以毁灭之势倾泻在甲板上,冲垮了数门固定不及的副炮,两名水手瞬间被卷入漆黑的海水,连呼救声都未能传出。
“全员系紧安全绳!非岗位人员全部进入下层舱室!”郑和的命令通过内部传声筒,在风暴的怒吼中显得微弱却坚定。他死死抓住舰桥的青铜扶手,指节因用力而发白。透过被海水模糊的琉璃窗,他看到侧后方的“靖海号”木质护卫舰在浪涛中剧烈倾斜,桅杆发出不堪重负的断裂声。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镇远号”展现了它超越时代的性能。
* **橡胶的初试**:关键舱门处安装的橡胶密封条,在剧烈颠簸中死死锁住了海水。而徐光启临时加装在重要仪器下的橡胶垫,有效吸收了部分冲击,保护了罗盘和无线电核心部件。
* **结构的力量**:全钢骨架与水密隔舱的设计,让它在承受了足以让任何木质战舰解体的冲击后,依然保持着结构的完整。海浪拍击在钢铁装甲上,发出沉闷的巨响,却无法撼动其核心。
* **动力的优越**:在风帆战舰完全失去操控能力的此刻,“镇远号”的蒸汽轮机仍在顽强运转,输出的稳定动力使得舵手能在绝境中维持着一丝微妙的操控,艰难地调整着船首方向,使之与恶浪形成相对安全的角度。
“我们……撑住了!”浑身湿透的观测官从地上爬起,嘶哑地喊道。这一声呼喊,仿佛一道曙光,刺破了舰桥内绝望的阴霾。郑和看着在风暴中虽狼狈却依旧巍峨的“镇远号”,一股前所未有的信心油然而生。这不是侥幸,这是技术对天威的硬撼!
他立即下令:“给‘靖海号’发灯语,命令其砍断残桅,向我靠拢,利用我舰挡风!” 在“镇远号”这面钢铁盾牌的庇护下,受损的“靖海号”终于稳住了船身,避免了倾覆的厄运。
这场人与天的搏斗持续了整整六个时辰。当风暴终于力竭,缓缓退去时,眼前是一片狼藉,却也是一片新生。破损的舰体、疲惫的船员,与那艘作为中流砥柱、伤痕累累却傲然屹立的钢铁旗舰,共同构成了一幅悲壮而辉煌的画卷。
风暴过后,海面呈现出诡异的平静。天际线上,一缕金光刺破云层,照亮了前方一片截然不同的海角。它不像一路所见的平缓海岸,而是陡峭的岩壁如同神只之斧劈开,直插海底,两大洋的冷暖水流在此交汇,激起永恒的白色泡沫。
幸存的舰队缓缓驶近这片象征着通往新世界的大门。所有人都涌上甲板,默然望着这壮丽而危险的奇观。
郑和的声音虽然沙哑,却清晰地传遍每一艘船:“此地,乃通往西洋之门户,我等以血肉之躯,承天威之试,方得见此通路。便命名其为——**‘好望角’**!愿我大明此后舟楫往来,皆存好望,通达四海!”
没有欢呼,只有一片肃穆的寂静。所有人都明白,这个名字是用生命与勇气换来的。郑和随即下令,在角上最高处的岩崖,建立一座简易却坚固的灯塔基座,并留下一个小队的士兵与无线电小组,设立永久性的补给与通讯站点。
十日后,灯塔的基座初步建成,高高的天线再次架起。所有船员,包括郑和,都紧张地围在无线电室门外。这一次通讯的成败,意味着大明帝国的神经,是否真能触及这世界的尽头。
无线电员头戴耳机,手指因紧张而微微颤抖,他一遍遍敲击着电键,发出代表“大明永兴,舰队安好,已过好望角”的预定码。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只有耳机中传来的、宇宙背景噪音般的沙沙声。
两个时辰后,就在众人心沉谷底之时,无线电员猛地坐直了身体,双眼圆睁!
“来了!是…是广州的回应!延迟…延迟约两个时辰!”
他颤抖着记录下断断续续的电码,并将其翻译:“…天…子…欣…慰…林…公…言…橡…胶…防…震…效…果…如…何…”
电文内容虽因延迟和干扰支离破碎,但其中蕴含的意义却重若千钧!它不仅证明了跨洲际通讯的可行性,更意味着,他们在这天涯海角的每一个发现、每一次历险,都与那个远在数万里之外的帝国中枢,紧密地连接在了一起。
郑和走出船舱,再次遥望那片曾欲吞噬他们的海洋,此刻却在阳光下泛着金色的磷光。他摸了摸怀中那枚已有些变形的橡胶试制品,对身边的徐光启说道:
“告诉林先生,橡胶于风暴中,已救我一舰性命。工业之种,已然生根。”
“好望角之后,便是全新的西洋。大明的星槎,将在这万里航程上,永不迷途。”
喜欢大明神医:开局救活朱雄英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大明神医:开局救活朱雄英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