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其他 > 开局逃荒,空间全家一起用 > 第413章 朝堂风云何慎吃瘪

这十几年来,他处心积虑,一方面利用自己在朝中的势力,不断给那些试图教导皇子的正直官员使绊子,好替换上自己在翰林院的门客。

另一方面,则派出大量精心挑选的、善于吃喝玩乐的“勋贵子弟”,以伴读、玩伴的名义接近五位皇子,极尽引诱之能事,带着他们流连于花街柳巷,沉溺于声色犬马。

他自然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深信这个世界上所谓的“出淤泥而不染”,不过是诱惑的力度还不够大,环境还不够“黑”而已!

即便是他的亲外孙——三皇子李煜,他也一样要将其“养废”!

他的目的很简单,如果皇帝的五个儿子都是扶不上墙的烂泥,都是不堪大用的草包,那么将来,他就可以“勉为其难”地“扶持”一下身上流着他何家血液的李煜登上皇位。

凭借李煜那好色虚荣、耳根子软的草包性子,一旦登基,这大宁朝的江山,还不是他这个外公在幕后说了算?

到那时,整个大宁朝都将成为他何慎予取予求的敛财机器!

然而,想象是美好的,现实却给了他沉重一击。

承景帝虽然在某些方面显得优柔寡断,但在继承人问题上却异常清醒。

他先是果断地将五个儿子全都交给了以铁腕着称的外甥沈砚。

去年沈砚将他们扔进玄策卫训练营磋磨,确实初见成效。

奈何皇子们一旦离开军营,回到京城,又会被他精心设计的无孔不入的诱惑包围……

就在五个月前,那五个皇子,竟如同人间蒸发一般,被秘密送出了京城,去向成谜。

这件事,以何慎的能力,并非完全查不到蛛丝马迹。

然而,当时的他,已然被沈砚在朝堂之上和翰林院内发起的、一波猛过一波的攻势,逼得焦头烂额,根本无暇他顾,哪里还有多余的精力去深究那几个“废物”的下落?

就在五个皇子失踪之后没多久,朝阳殿内,鎏金柱下,文武百官分列两旁。

承景帝李稷端坐龙椅,面色沉静,看不出喜怒。

“皇上,”沈砚手持玉笏,出班奏对,清越的声音回荡在大殿之中。

"臣近日翻阅户部去年漕粮'折色'账目,发现多处疑点。山东行省济南府,额定折色银三十万两,然实际入库仅二十五万两,差额五万两,账目记载为'火耗、折损及运输损耗'。然据臣所查,同期济南府并无特大灾情,官道畅通,何来如此巨额损耗?"

沈砚这话字字如刀,直指户部侍郎陆俨——何慎的钱袋子之一。

何慎像往常那样假装闭目养神,心中却冷笑:又来了,这沈砚是打定主意要翻旧账?区区五万两也值得在金殿上大做文章,真是越来越小家子气。

陆俨脸色微变,急忙出列辩解:"沈大人有所不知,去年山东虽无大灾,但局部阴雨连绵,确实对粮食储存、银两押运造成影响,且银两熔铸、运输途中……"

蠢货!

何慎在心中暗骂,这等苍白无力的辩解,连三岁孩童都糊弄不过去,这陆俨真是越活越回去了,连个像样的借口都编不圆全。

"陆大人,"沈砚不等他说完,便淡淡打断,从袖中取出一本薄册。

"这是济南府下属三个县,去年同期征收'折色'银时,实际向百姓收取的数额记录,与上报数额颇有出入。此外,负责押运的'官商'——福瑞昌商行,其东家似乎是何首辅妻弟的连襟?而福瑞昌去年在济南府新购的宅院、田产,价值似乎远超其正常经营所得。以陆大人与何首辅的师生关系,不知陆大人对此作何解释?"

何慎的指尖在袖中微微收紧。这沈砚分明是在指桑骂槐!

表面上是在参陆俨,可谁不知道福瑞昌背后真正的主子是谁?

还牵扯出他妻子那边的线索,这般步步紧逼,是要把他往绝路上赶?

沈砚并未提高声调,但那份从容不迫,以及手中那不知从何而来的、记录详实的证据,让陆俨瞬间汗如雨下,支支吾吾,难以自圆其说。

没用的东西!何慎在心中怒斥。

连这点小事都处理不干净,留下这么多把柄让人拿住,早知如此,当初就不该把这蠢货放在这么重要的位置上。

龙椅上,承景帝的目光缓缓扫过陆俨,又落在一直闭目养神、仿佛事不关己的何慎身上,最终开口,声音听不出情绪:"此事,着都察院会同户部,仔细核查。陆爱卿,近日便先在府中休息,配合调查吧。"

轻飘飘一句话,便暂时夺了陆俨的职权。

何慎依旧垂眸不语,心中却已是惊涛骇浪,这分明是在杀鸡儆猴!今日能动陆俨,明日就能动其他人,沈砚这是要一个一个斩断他的臂膀,让他成为孤家寡人!

他知道,沈砚手里拿着的,恐怕不仅仅是济南府的证据。

《浮世录》中关于"折色"之弊的详尽剖析,早已将他们的操作手法公之于众,沈砚现在做的,不过是按图索骥,拿着放大镜一个个地对号入座而已!

这般钝刀子割肉,才是最折磨人的。

此时的陆俨已然从之前的暗处,被提溜到了明面上,是该放弃了。

而另一边的,翰林院议事堂。

如今这里的气氛,与数月前已大不相同。

年后,沈砚凭借《浮世录》带来的巨大声望和皇帝的肯定,身边自然而然地聚集起一批真正有学问、有风骨、或是原本持中立态度的翰林官。

而翰林院里与沈砚并肩的另一位掌院学士,何慎的门生——赵文渊,则明显感觉到了压力。

那时,他们在核定下一阶段史书编纂的纲要。

赵文渊一党的一位侍读学士提出,应着重渲染近年来“河清海晏,盛世气象”,对一些“细枝末节”的灾异、弊政可略写或从简。

这话要是放在从前,或许也就这么办了,粉饰太平,是历朝历代都会有的情况,但这名侍读学士是赵文渊一党,沈砚斥驳他简直易如反掌。

喜欢开局逃荒,空间全家一起用请大家收藏:(064806.com)开局逃荒,空间全家一起用www.064806.com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