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府的庆宴直至深夜才散,宾客散尽后,贾璘却无半分睡意。
他独自站在书房窗前,望着庭院中皎洁的月光,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玉佩——
虽已揪出李修远与王元宝,可贾蓉能轻易偷到贾母的钥匙,
府中是否还藏着其他被收买的内鬼,仍是未知数。
“璘爷还没休息?”门外传来王熙凤的声音,
她端着一盏刚温好的参茶,轻轻推门而入,“夜里风凉,喝杯茶暖暖身子。”
贾璘转过身,接过茶盏,温热的触感顺着指尖蔓延开来。
“凤儿怎么也没睡?”他看着她眼底未散的倦意,语气中带着几分关切。
“心里装着事,哪能睡得安稳。”
王熙凤走到他身侧,目光落在窗外,“贾蓉能偷到老太太的钥匙,绝非偶然。
府里那些管事、仆妇,保不齐还有被李修远他们收买的人,
若不查清楚,日后怕是还会出乱子。”
她的话正说到贾璘心坎里。
他放下茶盏,眼中闪过一丝厉色:
“你说得对,明日起,我们便暗中排查府中人事。
尤其是掌管库房、出入府门的关键位置,一个都不能放过。”
正说着,门外忽然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紧接着,丫鬟的声音响起:
“王爷,二奶奶,林姑娘派人来说,她在府中花园发现了一个形迹可疑的仆妇,似乎在偷偷传递信件。”
贾璘与王熙凤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警惕。
“走,去看看!”贾璘率先迈步,王熙凤紧随其后,两人快步朝着花园方向走去。
花园深处的柳树下,林黛玉正站在那里,身旁的丫鬟正按着一个身穿灰布衣裳的仆妇。
那仆妇神色慌张,双手紧紧攥着一个布包,见贾璘与王熙凤走来,身子顿时抖得更厉害了。
“璘爷,”林黛玉迎上前,声音清冷,“方才我路过此处,见她鬼鬼祟祟地躲在树后,
似乎在与墙外的人传递东西,便让人将她拦下了。”
贾璘走到仆妇面前,目光如炬:“你是哪个院的人?手中拿的是什么?如实招来!”
仆妇嘴唇哆嗦着,却迟迟不肯开口。
王熙凤上前一步,语气严厉:“如今李修远、王元宝已被打入天牢,你若还敢隐瞒,便是与他们同罪!
到时候,不仅你自身难保,你的家人也会受到牵连!”
这话彻底击溃了仆妇的心理防线。
她“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哭着说道:“王爷饶命!二奶奶饶命!
我是东跨院的张妈,是……是王元宝给了我五十两银子,让我盯着府中动静,有消息就偷偷传递给他。
今日他让我把库房的最新看管时辰告诉他,我……我一时糊涂,就答应了!”
贾璘示意丫鬟打开布包,里面果然有一张写着库房看管时辰的纸条。
他冷声道:“除了你,还有谁被他们收买了?”
张妈连忙摇头:“没有了!真的没有了!
我只知道王元宝还联系过门口的守卫老刘,其他的我就不清楚了!”
贾璘不再多问,让人将张妈押下去看管,随后命侍卫即刻去捉拿守卫老刘。
做完这一切,他才看向林黛玉,温声道:
“今日多亏了你,否则又要让他们钻了空子。”
林黛玉微微颔首,目光落在他身上,带着几分担忧:
“府中之事繁杂,璘爷也要多注意休息,切莫累坏了身子。”
她的声音轻柔,如同月光般温润,让贾璘心中泛起一阵暖意。
次日,经过一番彻查,府中被收买的三名内鬼全部被揪出,皆是府中不起眼的仆役。
贾璘下令将他们逐出贾府,并报备官府,永不准许他们再踏入京城半步。
至此,贾府的内部隐患才算彻底清除。
危机解除后,贾璘终于有了片刻清闲。
这日午后,他带着侍卫前往城郊的别院散心,却没想到在别院的亭子里遇到了妙玉。
妙玉身着一袭素白僧衣,正坐在石桌旁煮茶。
袅袅茶香弥漫在空气中,与周围的竹林相映,显得格外清幽。
见贾璘走来,她停下手中的动作,微微颔首:“王爷今日怎会有空来此?”
“府中之事暂了,过来歇歇。”
贾璘在她对面坐下,目光落在她手中的茶盏上,
“妙玉师父的茶艺,本王可是早有耳闻,今日倒是有口福了。”
妙玉嘴角勾起一抹浅淡的笑意,她提起茶壶,将温热的茶水缓缓倒入茶盏中。
茶汤清澈,香气四溢。
“王爷过誉了,不过是闲来无事,煮杯茶罢了。”她将茶盏推到贾璘面前,“请用茶。”
贾璘端起茶盏,浅啜一口,醇厚的茶香在口中散开,带着一丝清甜。“好茶。”他赞道,
“比起府中的茶,多了几分清冽之气。”
两人相对而坐,一时无话,却并不觉得尴尬。
微风拂过竹林,发出沙沙的声响,阳光透过竹叶的缝隙洒下,在石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