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过后便是元日,天还未亮,卫国公府便已灯火通明。卫琮身着绣着麒麟纹样的国公朝服,面容肃穆;卫珩则穿一身玄色织金蟒袍,身姿挺拔如松,父子二人踏着薄霜,登上前往宫城的马车。宫门外早已车马如龙,文武百官按品级排列等候,朝服的朱红、石青、暗紫交织成一片肃穆的色块。
卫珩立于父亲身侧,目光沉静,在人群中格外显眼,他年轻的面庞上没有丝毫浮躁,与相熟的成国公世子、林老帝师之孙等颔首致意时,神色从容不迫,指尖却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玉佩,目光在不经意间扫过那些神色各异的官员。他留意着每一个与二皇子旧部有过牵连、或是神色闪烁的人,试图从中捕捉与凌不惑勾结的蛛丝马迹。可惜,众人脸上多是拜年的客套与疲惫,并未露出破绽。
朝贺仪式庄重繁琐,持续至午后,皇帝接受百官跪拜、听奏新年贺词、赏赐年节物品,一切都按部就班,井然有序。回府的马车上,卫琮靠在软垫上,面露疲色,揉着额角问道:“今日宫中,可还太平?”
“表面一切如常。” 卫珩答道,指尖轻轻敲击着膝盖,“宫闱之内守卫森严,且有禁军层层布防,凌不惑即便手眼通天,此刻也绝不敢在此兴风作浪。他若贸然动手,无异于自投罗网。” 他的声音平稳,却带着一丝冷意,“他的战场,在宫墙之外,在那些见不得光的角落,在我们意想不到的时刻。”
卫琮点点头,不再多问,闭目养神。他深知儿子如今的能耐,朝堂与暗线的事,有卫珩操心,他十分放心。
与此同时,卫国公府内已是一派繁忙喜庆。各房丫鬟婆子们穿着簇新的绸缎衣裳,来来往往,捧着托盘给主子们磕头拜年,口中喊着 “恭喜主子新年大吉”“福寿安康” 的吉祥话,庭院里满是欢声笑语。绵绵作为当家主母,主持着府中的新年事宜。
她穿着一身正红色绣缠枝莲纹样的锦袍,头戴赤金点翠步摇,妆容端庄温婉,手中拿着厚厚的赏钱册,一一核对前来拜年的下人名单,按等级分发赏钱。“福伯劳苦功高,赏白银三十两、绸缎两匹;青黛办事稳妥,赏白银二十两、玉簪一支……” 她声音清亮,条理清晰,没有丝毫拖泥带水。处理完下人拜年,她又吩咐管家安排午间的家宴,叮嘱厨房多备些适合老夫人和孩童的清淡菜式,事务繁杂却井井有条。
卫瑄作为长房幼子,早已穿戴整齐候在一旁。他穿着一身月白色锦袍,领口绣着精致的兰草纹样,衬得少年身姿愈发挺拔。见大嫂忙完,他立刻上前,规规矩矩地对着老夫人、大嫂及刚回府的父亲、大哥躬身行礼,声音清朗:“祖母,父亲,大哥大嫂,新年大吉!祝祖母福寿绵长,父亲身体康健,大哥大嫂万事顺遂!” 他虽年少,却举止得体,眉宇间的沉稳比往日更甚。
老夫人见他乖巧,笑得眉眼弯弯,连忙招手让他上前:“我的瑄儿真乖,快过来。” 说着,从手腕上褪下一支成色极好的玛瑙手镯,塞进他手里,“这是祖母给你的新年礼,戴着图个吉祥。”
卫瑄谢过祖母,又接过父亲递来的红包,转身看向绵绵时,还不忘递上一个小巧的锦盒:“大嫂,这是我在族学附近的书斋挑的砚台,虽不算名贵,但质地细腻,想着你平日里帮大哥处理事务,或许能用得上。”
绵绵心中一暖,接过锦盒打开,见里面是一方浅青色的端砚,砚面光滑,还带着淡淡的墨香,显然是精心挑选的。“多谢瑄弟费心,大嫂很喜欢。” 她笑着将砚台收好,让青黛取来红包以及一支嵌着珍珠的笔杆作为回礼,“这个是我与你大哥一起选的,愿你学业精进,更上一层楼。” 卫瑄郑重接过,躬身道谢。
不多时,二房卫琨带着李氏和儿女们前来拜年。卫琨穿着一身宝蓝色锦袍,脸上堆着谄媚的笑容,对着老夫人和卫琮深深躬身:“母亲,大哥,新年大吉!祝母亲福寿绵长,大哥万事顺遂!” 他的态度比除夕夜更加恭顺,言语间满是对国公府前景的看好,频频夸赞卫珩在朝堂上的声望:“阿珩如今可是陛下倚重的栋梁,咱们国公府往后定然愈发兴盛!” 说着,还拉过儿子卫琅,叮嘱道:“琅儿,你在族学可要用心,多向你大哥请教,将来也做个顶天立地的人物。”
卫琅规规矩矩地应着 “是”,眼神却偶尔飘向正在从容安排事务的绵绵,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探究,他从前只当这位大嫂是软弱的孤女,如今见她主持府务时沉稳干练、应对得体,心中不由得生出几分敬佩与好奇。
卫瑄上前与卫琨夫妇、卫琅、卫芷晴、卫芷兰一一见礼,言语温和。卫芷晴和卫芷兰则安静地跟在李氏身后,一直见礼及送上吉祥话,李氏也忙着给老夫人和绵绵递上精心准备的新年礼物,顺带也给卫瑄塞了个红包,一派讨好的模样。
喜欢公子他总在碰瓷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公子他总在碰瓷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