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府“神速”破案,将刺杀定性为“契丹指使的江湖匪类所为”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京城。
太医院的同僚们,尤其是王太医,带着无比真诚(至少看起来是)的慰问和恭维,轮番上门,话里话外都是“陆大人简在帝心,洪福齐天,宵小之辈徒劳无功”。陆明脸上挂着标准的社交微笑,嘴里说着“同喜同福,仰仗陛下天威”,心里却在疯狂吐槽:同喜个毛线!差点被捅成筛子的是我好不好!还洪福齐天,要不是哥们儿我机智,提前准备了石灰粉和那个唬人的电击棒(其实就是在黑漆木棍里塞了摩擦生电的简陋装置,效果堪比弱化版电击枪,主要靠闪光和噼啪声吓人),现在你们就该来吃席了!
他陆明可不是那种被人打了左脸还把右脸伸出去的圣人。这次刺杀,虽然官方结论是契丹背锅,但他用脚指头想都知道,赵匡胤的嫌疑最大。那“幽燕会”的标记?太刻意了,简直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真正的专业选手,会留下这么明显的组织标识?八成是赵大佬随手找的、不怎么靠谱的外包团队。
“娘的,玩政治的心都脏!明的不行来阴的!”陆明在自己的新院子里,一边小心翼翼地用新蒸馏出的高浓度酒精擦拭着那把作为证物送回来的短匕(美其名曰“消毒留念”,实则研究),一边愤愤不平,“老子只想安安静静种田搞科技,带领大周人民奔小康,顺便泡……啊不,是拯救一下这个时代的失足美女,怎么就这么难?!”
这次遇刺,给他敲响了警钟。这不是法制健全的现代社会,这是五代十国!是乱世!哪怕在京城,哪怕有皇帝罩着,自身的安全也不能完全指望别人。柴荣能给他加派护卫,但谁能保证护卫里没有别人的眼线?或者不会被更高明的手段调开?
他必须拥有完全听命于自己、并且足够给力的安保力量!
想到这里,陆明放下匕首,眼神变得坚定。他换上一身干净的官袍,对着铜镜整理了一下仪容,深吸一口气,准备进宫面圣。
“唉,又要去跟大老板讨价还价了。”陆明叹了口气,自言自语,“这次要人,得想个好点的说辞,不能显得我怕死,得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比如,保护国家级战略科学家的人身安全,就是保护大周的核心竞争力?嗯,这个调子起得高!”
他揣上那把匕首(打算作为增强说服力的道具),出门登上马车,朝着皇城而去。
……
皇宫,御书房。
柴荣正在批阅奏章,听闻陆明求见,立刻宣了进来。他放下朱笔,看着走进来的陆明,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
“爱卿伤势如何?可还安好?”柴荣的声音比平日更温和了些。他是真后怕,陆明要是真出了事,他那些强国梦、统一志,至少得推迟十年!
“劳陛下挂心,微臣无恙。”陆明行礼后,露出一副心有余悸但又强自镇定的表情,“只是……回想当晚情形,实在是凶险万分,若非陛下洪福庇佑,加上那贼人似乎……嗯,手法略显生疏,微臣恐怕就不能再为陛下效犬马之劳了。”
他这话说得很有技巧,既拍了皇帝马屁,又暗示了刺客可能并非顶尖专业人士,给那个“契丹指使”的结论留了余地,免得显得自己在质疑开封府的办案能力。
柴荣何等精明,自然听出了弦外之音,他冷哼一声:“哼,宵小之辈,无所不用其极!爱卿放心,朕已加派人手,护卫你府邸安全。”
“陛下天恩,微臣感激涕零!”陆明立刻躬身,表情十足感动,然后话锋一转,脸上适时的露出一丝忧虑,“只是……陛下,经此一事,微臣深感惶恐。并非惧怕自身安危,而是担忧……担忧会因此耽误了陛下交托的重任啊!”
“哦?此言何意?”柴荣微微挑眉。
陆明开始他的表演(或者说,陈述事实与需求):“陛下明鉴。水泥之利,关乎边防稳固;望远镜之能,关乎战场先机;格物之学,更是强国之本。微臣近日正在钻研一种可能用于战场通讯的新奇物件,还有那显微镜若能再进一步,或可洞察病源,造福万民……诸事繁杂,皆需微臣潜心投入,心无旁骛。”
他顿了顿,观察了一下柴荣的神色,继续道:“然,如今微臣出入行事,总不免瞻前顾后,生怕暗处再有冷箭。若长久如此,心神耗损,只怕……只怕会影响研发进度,辜负了陛下的厚望。” 他适时地露出了一个“我为国家操碎了心但现在有点不敢出门”的纠结表情。
柴荣沉默了。他理解陆明的顾虑。一个整天提心吊胆的人,确实很难集中精力搞创造发明。陆明的价值,不在于他有多能打,而在于他那颗能点石成金的脑袋。保护这颗脑袋,确实至关重要。
“爱卿之意是?”柴荣其实已经猜到了。
陆明深吸一口气,终于图穷匕见:“微臣斗胆,恳请陛下恩准,允许微臣自行招募一些可靠的护卫!人数不需多,十人左右即可!要求只有三点:忠心、可靠、身手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