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和殿那场堪称“微虫论”VS“疠气说”的巅峰对决,最终以陆明同志的“逻辑诡辩”和“事实砸脸”大获全胜而告终。刘太医等人铩羽而归,一个个如同霜打的茄子,至少在明面上,暂时是没脸也没胆量再在理论层面跟陆明叫板了。
柴荣心情大好。他不在乎什么虫啊气的,他在乎的是结果,是能办事、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陆明无疑就是这种人。更妙的是,这小子脑子活络,不迂腐,能在规则内把事情办得漂亮,很合他的胃口。
于是,柴荣对陆明愈发倚重和……随意起来。以前召见陆明,多是关乎医药正事,现在偶尔闲暇,也会把他叫到跟前,聊几句闲篇,问问宫外趣闻,或者……探讨一下他那套与众不同的“养生之道”。
这日午后,柴荣批阅了大半天的奏章,感觉脖颈僵硬,眼睛酸涩,忍不住抬手揉了揉太阳穴,长长地吁了口气。他抬眼看见陆明正垂手侍立在不远处,便随口问道:“陆明啊,朕近日总觉得精神不济,批一会儿奏章便觉疲惫,可是气血有所亏虚?”
陆明闻言,仔细打量了一下柴荣。只见这位正值壮年的皇帝,眉宇间确实带着挥之不去的倦色,眼白血丝比前几日更明显了些,脸色也略显苍白,缺乏运动之人的红润光泽。这典型是长期伏案工作、缺乏锻炼、精神压力大导致的亚健康状态啊!
要是换了大医院那帮老太医,估计立马就是一套“陛下操劳国事,耗伤心血,当以八珍汤、归脾汤温补”之类的标准答案。
但陆明是谁?他是信奉“生命在于运动”的现代灵魂!
他眼珠一转,觉得这是个推广全民健身……呃,是推广“帝王健身计划”的大好机会!
他上前一步,躬身回道:“陛下圣明,确实与气血运行不畅有关。然,依微臣浅见,陛下此症,根源并非气血亏虚,而是……‘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之理也。”
“哦?”柴荣来了兴趣,“此话怎讲?”
“陛下请想,”陆明开始了他擅长的“形象比喻”**,“人体气血,如同江河之水,需奔腾不息,方能滋养四方,带走污浊。陛下终日伏案,身体久坐不动,犹如江河滞塞,水流缓慢,泥沙便会沉积,久而久之,河道不畅,两岸生灵(脏腑器官)自然得不到充足濡养,故而感到疲惫、僵硬、精神不济。此非气血不足,乃是气血‘懒惰’了!”
“气血……懒惰?”柴荣被这个新奇的说法逗乐了,他还是第一次听人用“懒惰”来形容气血。
“正是!”陆明一本正经地点头,“故而,治理此症,首要并非大补(补多了反而可能加重淤堵),而是‘疏导’!要让懒惰的气血重新活跃起来,奔腾起来!”
“如何疏导?”柴荣被勾起了好奇心。
陆明清了清嗓子,抛出了他准备已久的“运动处方”:“微臣斗胆,为陛下献上两策。”
“其一,名为‘五禽戏’。”陆明一边说,一边稍微比划了一下,“此乃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神态动作的导引之术。虎之威猛、鹿之安舒、熊之沉稳、猿之灵巧、鸟之轻捷,动作舒缓,却能活动全身关节,拉伸筋骨,促进气血流通。每日早晚,练习一遍,不过一刻钟功夫,便可令周身舒畅,耳目清明。”
他怕柴荣觉得太low,赶紧补充道:“此术看似简单,实则蕴含先贤智慧,暗合阴阳五行,导气引体,最是适合陛下这等平日活动不足之人。”
柴荣看着陆明在那里笨拙地模仿老虎扑食(其实更像猫伸懒腰)、猿猴摘果,觉得既新奇又有点……好笑。这玩意儿,真能有用?
“其二,则更为简单。”陆明停下比划,继续说道,“便是‘快走’。陛下可于每日午后或傍晚,择一空气流通、地面平整之处,无需跑,只需较平日步行稍快些许,昂首挺胸,双臂自然摆动,持续行走约……一刻钟左右即可。此法能强健心肺,活络四肢,最是简便易行。”
快走一刻钟?柴荣皱了皱眉。他平日里在宫中行动,不是坐辇就是缓慢踱步,何曾需要“快走”?这听起来……有点有失帝王威仪啊。
“陆明啊,”柴荣语气带着几分怀疑,“你这‘五禽戏’……朕看像是孩童游戏。这‘快走’……朕乃一国之君,在宫内疾行,成何体统?况且,只是如此动一动,走一走,真能强身健体?朕读书所知,养生当以静养为主,静坐调息,方是正道。”
果然有阻力!陆明心里早有准备。
他立刻祭出“科学”忽悠**(包装版):“陛下!静养固然重要,然动与静,犹如阴阳,需相辅相成,方能平衡!久静不动,阳气不生,阴气过盛,则气血凝滞,百病丛生!此正合《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之理!天地尚且运行不休,人身一小天地,岂能一味求静?”
他又把《易经》搬出来了,反正这时代读书人都认这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