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南锣鼓巷,这里现在可跟那部让人三观炸裂的魔幻电视剧里面完全不一样了,这儿现在可是旅游景点加网红打卡地,热闹的很呢。
南锣鼓巷位于京城的东城区,交道口地区东侧,南北走向,东起鼓楼东大街,南至平安大街,长度在八百米左右,宽八米。
在明朝时期它属昭回靖恭坊,因为有不少修锣补锅的手艺人居住于此故而得名为锣锅巷,到了狗清则变成了镶黄旗撒过尿的地盘,更名为南锣鼓巷,文革时期一度改名为辉煌街,后来再度恢复原名。
这儿可有说头了,因为南锣鼓巷的历史可是很悠久的了,算是整个京城最古老的的街区之一,到现在还保留着元代胡同院落,是目前为止整个中国规模最大、品级最高且资源位为丰富的传统棋盘式民居区域。
狗清统治期间南锣鼓巷这里就变成了镶黄旗的八旗子弟的驻扎地,所以后面这里也出现了大量的达官贵人甚至是王爷贝勒的府邸也正是这个原因,因为鞑子对汉人一直是抱着防备心理的,就连居住区域也是分开的,当然这也给了后来辛亥革命的革命军们追杀满城的里面的鞑子的最好机会,但凡是这片儿的,只要是细皮嫩肉的都砍了就对了。
南锣鼓巷也因为保护得当的原因,所以这里那些历史悠久的胡同和四合院也都能够存留至今,而且在二零二二年也被京城政府宣布列入了首都功能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的街巷胡同类第一批。
而整个南锣鼓巷里面最神秘的一个地方就是位于巷子中段的一座四合院了,这座四合院是一个三进的,面积相当大,据说最早是元朝时期一个蒙古的达鲁花赤的宅邸(达鲁花赤相当于二品大员,只能由蒙古人担任),到了明朝则多次辗转,先后成为过某个首辅的宅子,后面又曾经是锦衣卫镇抚使的家,到了明朝末年就成了某位都察院都御史的府邸。
闯贼入城以后它还短暂的成为过闯贼将领郝摇旗的宅子,后面建奴入城以后它就被分给了镶黄旗某个王爷做府邸,直到清末辛亥革命以后又落入了某个北洋军阀的手里,新中国建立以后它先是被分配给了百姓居住,但是大概在七五年前后,里面原有的住户就都搬走了,宅子也空了下来,偶有人来居住但是也不是常住。
至于原因也是简单的,北方局的老妖婆爱新觉罗·闵秀冒领了击杀恶蛟的功劳,用这个功劳和国家把这座四合院给要回来了,因为她正是当年那个鞑子镶黄旗王爷的后代,她不允许自己家的祖宅被一群她眼里最低贱的狗奴才占着。
本来她的要求国家是不可能答应的,但是因为当时所有人都以为是她击杀了恶蛟,有大功在身,所以才同意了她的要求,直到她惹了艾茵,当年的谎言也被戳穿了,总局长林北方和西部局局长佘建国为了平息艾茵的怒气才把这座价值至少五个小目标的四合院送给了她。
佘建国可不知道艾茵的真实身份,但是他打的主意是艾茵只要来住了,那就是来到了北方局的地盘上面,不愁没机会拉关系,而总局长林北方可是知道艾茵“神女”的身份的,所以她的任何要求他都会满足,只要不是那种特别离谱的,而艾茵也确实从来没有提过什么要求,不愧是神女啊,层次就是高。
高个屁,艾茵那就是懒的。
而现在这座四合院外面就站了一群游客,在一个当地导游的介绍下指着这座已经有近千年历史的四合院。
“各位,这就是这座南锣鼓巷最神秘的四合院的历史,我们到现在都不知道它的主人究竟是谁,而且它也常年空置着,确实有点可惜。”
一个游客问道:“那为什么政府不把它做成类似于博物馆之类的地方呢?”
“因为虽然它常年无人居住,但是确实是有主人的,只是这个主人比较的神秘,很少出现,我们这些在这里长大的孩子都不知道究竟是谁。”
游客们看着四合院的铜钉红漆大门上面那把金灿灿的大铜锁,一个个好奇的一批,都想进去看看,只是他们进不去,而此时他们后面传来了一个女性的声音。
“麻烦让一让好吗?”
几个游客一回头就看见了一个个子很高的大美女,带着一群小女孩站在他们后面,因为游客们堵在了门口她才说话的。
一个游客好心的说道:“这儿不开放,是私人住宅,进不去的。”
对方则点点头表示知道。
“我知道啊,这儿确实不开放,可我是回家啊。”
此话一出,这里的游客和本地人都愣住了,回家?回这个四合院?
导演惊讶的指着四合院问道:“这是你的家?我在这里住了二十几年了,就没见过到几回这儿有人的。”
一个女游客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心理,也许是嫉妒吧,因为艾茵长的实在太漂亮了,不像她有着一张国泰民安的四方国字脸。
她用尖酸刻薄的语气说道:“这年头不要脸的人可真多,这种四合院能是普通人能住得起的吗?也不知道哪儿来的勇气碰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