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的阴影终于消散于宇宙的尘埃之中,宇宙生死循环在王剑的引导下开始了缓慢却坚定的自愈。然而,战争的创伤犹如刻入骨髓的烙印,远非一场生命甘霖所能瞬间抚平。
俯瞰大陆,满目疮痍依旧触目惊心。曾经雄伟的宗门山门坍塌为乱石堆,繁华的仙城沦为冒着余烬的瓦砾场,灵田化为焦土,曾经庇护凡人的王朝疆域十室九空。万仙盟,这个在浩劫中勉强维系了反抗火种的组织,更是损失惨重。化神大能陨落过半,元婴金丹修士伤亡不计其数,传承断绝的宗门比比皆是,积累万年的资源宝库在战争中消耗殆尽。旧的格局已被彻底打碎,如同摔在地上的精美瓷器,碎片散落一地。
重建,不仅仅是修复山河,更要在一片废墟之上,建立起一个足以支撑文明延续、应对未来未知的新秩序。这需要智慧,需要魄力,更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核心。
王剑悬浮于重建中的天帝城之上空,俯瞰着下方如同巨大蜂巢般忙碌的景象。他心如明镜,深知自己虽为界主,拥有此界至高权柄,却并非事必躬亲的治理者。他的力量,更适合作为定海神针,镇守乾坤,仲裁大道。
“轩辕正,老头子,风师姐,雷师姐……”王剑的神念如同温和的天音,在几位核心人物识海中响起,“‘寂’虽灭,百废待兴。重建秩序,梳理山河,安抚众生,此乃当务之急。这具体事务,便交由尔等牵头,组建新的万仙盟长老会,全权负责。”
天帝城中心,临时搭建的庞大议事殿内。
轩辕正身着修补过的皇袍,虽难掩疲惫,但眉宇间依旧是人皇的沉稳与威严。老头子换上了一身相对整洁的灰袍,浑浊的老眼扫过殿内众人,精光内敛。风师姐气质清冷,却带着一股坚韧;雷师姐则如同未出鞘的利剑,眉宇间雷霆之气隐现。殿内还汇聚了龙族新任族长、佛国仅存的金身罗汉、蛮族大祭司等残存势力的领袖,以及几位在浩劫中崭露头角、修为心性俱佳的新晋强者。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劫后余生的凝重与重建家园的决心。
听到王剑的神念传谕,众人齐齐躬身领命:“谨遵界主法旨!”
任务艰巨无比。
首先面临的是权力的真空与整合。旧有的宗门、世家、皇朝体系在浩劫中几乎瓦解,幸存的势力如同孤岛,互不统属,甚至因战时资源争夺、避难地冲突等原因,埋下了不少矛盾和隔阂。
“一盘散沙,如何面对未来?”雷师姐声音如同金铁交鸣,直言不讳,“必须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核心!如臂使指!”
一场场激烈而务实的争论在议事殿内上演。
有人怀念旧日宗门自治的超然,有人主张效仿凡俗王朝的集权,龙族强调血脉传承的尊贵,佛国则希望推行慈悲普世的理念。
轩辕正以帝王权术周旋,老头子以万年阅历剖析利弊,风师姐以清冷视角洞察人心,雷师姐以雷霆手段压制桀骜……最终,在王剑那虽不插手却如同天道般存在的威压下,一个共识艰难达成:必须摒弃过往松散、各自为政的格局,在万仙盟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统一的权力核心——混沌仙庭!
新的架构在王剑的默许与众人智慧碰撞中逐渐清晰:
至高天帝: 王剑居于无上之位,为仙庭象征、大道仲裁者、最终守护神。
四方仙域: 根据地理位置与残留势力格局,大陆划分为东、西、南、北四大仙域。
东方仙域(青龙域): 由轩辕正统领,整合原皇朝疆域及东方宗门残余力量,主秩序与传承。
西方仙域(白虎域): 由风师姐坐镇,统辖西部广袤地域及幸存的剑修、阵法师等,主守护与开拓。
南方仙域(朱雀域): 龙族族长担任域主,掌管南部海域、火山群岛及部分蛮荒之地,主资源与征伐(对外)。
北方仙域(玄武域): 由佛国金身罗汉与蛮族大祭司共掌(在王剑调和下达成微妙平衡),管辖苦寒北地及冰川荒原,主调和与防御。
中枢机构(设于天帝城):
传功殿: 负责功法传承、弟子培养、修行学院设立。此殿成立之初便引发震动。
律法司: 制定并执行适用于所有修士(乃至影响凡俗)的《仙庭律》,设立巡查天官。
资源总署: 统筹全大陆资源勘探、分配、调度,尤其是修复灵脉、清理污染区域。
征战部(后更名“巡天部”): 组建精锐力量,对内镇压残余凶兽、清理邪秽,对外……王剑亲自定名:“星域巡天使”。
王剑坐镇天帝城核心禁地,虽不直接管理琐事,但他的意志贯穿始终。
他亲自撰写的《混沌道典》总纲,被镌刻于新建的“传道天碑”之上,立于传功殿广场中央。这部道典立意之高远,阐述之精妙,涵盖了从炼气筑基直到触及生死、混沌大道的精要,虽然最高深的境界非大机缘者不可窥探,但其基础篇和中阶篇,对所有修士敞开了大门!此举如同在死水中投入巨石,掀起了滔天巨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