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父生日家宴之后,宋雨霏和周翊轩之间的关系进入了一种微妙而平稳的新阶段。他们并未刻意频繁联系,但偶尔的信息往来却自然了许多,少了之前的试探与拉锯,多了几分心照不宣的默契。周翊轩依旧体贴,却更加注重分寸,仿佛在耐心等待她完全卸下心防。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Elena显然并未放弃,周翊轩在会议间隙对她的那次毫不留情的敲打,以及宋雨霏受邀参加周家家宴的消息(不知通过何种渠道泄露了出去),如同两根尖刺,深深扎进了她骄傲而善妒的心。
这天,部里牵头组织一场与多家外企的高级别政策通气会。会议规格很高,周翊轩作为重要合作方代表自然在列,Elena也代表其公司出席。宋雨霏负责部分会务协调工作。
会议开始前,气氛尚算正常。Elena见到宋雨霏时,甚至还能挤出一个看似得体的微笑,只是那笑意未达眼底,反而透着一股冰冷的算计。宋雨霏心知肚明,暗自提高了警惕。
会议进行到一半,在自由提问环节,Elena突然举手,得到发言权后,她并未直接提问政策问题,而是话锋一转,面带“忧虑”地看向主持会议的领导:
“尊敬的王司长,各位领导。非常感谢贵部组织的这次重要会议。我们外企一直非常看重在中国市场的长期发展,也极度依赖稳定、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她顿了顿,目光似不经意地扫过宋雨霏,又迅速收回,“不过,最近我们业界内部听到一些……令人不安的传闻。据说,个别政府工作人员,在与企业交往中,可能存在界限不清的问题,甚至利用职务之便,获取某些……非公开的商业信息或特殊关照。这虽然可能只是极个别现象,但若属实,无疑会严重影响外资企业对公平竞争环境的信心。不知部里是否关注到此类情况?有何举措来维护我们所有市场参与者的共同利益?”
她的话音刚落,会场内出现了一阵轻微的骚动。虽然Elena说得委婉,用了“传闻”、“极个别”等词,但指向性已然明确——近期与外资企业互动频繁、且与商界翘楚周翊轩关系匪浅的宋雨霏,无疑成了最容易被对号入座的目标。这是一种极其阴险的抹黑,利用的是难以证伪的“传闻”,打击的却是宋雨霏最看重的职业操守和名誉。
宋雨霏的脸色瞬间白了,她能感觉到周遭投来的各种目光——探究的、怀疑的、同情的。她紧紧攥住了手中的笔,指节泛白,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她万万没想到,Elena竟会在这种公开场合,用如此卑劣的手段发难。
坐在前排的周翊轩,脸色骤然阴沉下来,眼神锐利如刀,直射向Elena,周身散发出骇人的低气压。他几乎要立刻起身驳斥,但理智告诉他,他若此时出面,只会将事情闹得更大,坐实某些猜测,对宋雨霏更加不利。
就在这气氛凝固、宋雨霏倍感屈辱与无助的时刻,一个温和却清晰的声音响起了,是坐在宋雨霏不远处的顾时瑾。
顾时瑾不慌不忙地举起手,在得到示意后,他面向Elena和与会代表,脸上带着惯有的、令人如沐春风的微笑,但眼神却透着外交官特有的坚定与智慧:
“Elena女士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重要,也感谢您对营造公平营商环境的热切关注。”他先是肯定了议题的重要性,随即话锋一转,语气平和却充满力量,“不过,我想强调的是,M国政府,特别是我们外交部,在推动对外开放、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维护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方面,立场是一贯的、坚定的,并且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纪律体系作为保障。”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Elena身上,依旧带着笑,却无形中施加了压力:“您提到的‘传闻’,在没有具体事实依据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谨慎对待,避免被不实信息误导,甚至影响我们之间宝贵的互信。外交部的工作人员,都经过严格选拔和培训,恪守职业操守是我们最基本的底线。我个人愿意以我的职业声誉担保,我所接触和共事的每一位同事,都是专业、廉洁、值得信赖的。”
他并没有直接点名维护宋雨霏,而是从更高层面——M国政府的原则、外交部的纪律、以及整体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进行了驳斥,既化解了Elena针对个人的发难,又彰显了大国外交官的格局与底气。这番发言,有理有据,不卑不亢,瞬间扭转了会场的气氛。
王司长也立刻严肃地接口道:“顾参赞说得非常好。M国政府对此类问题始终保持零容忍态度,我们有畅通的举报和监督渠道。欢迎任何企业或个人在掌握确凿证据的情况下,依法依规反映问题。但对于未经证实的传闻,我们不予置评,也希望大家能够客观、理性地看待。”
Elena的脸色变得难看至极,她没想到顾时瑾会站出来,更没想到他的反击如此高明,让她精心准备的发难如同打在了棉花上,反而显得自己小肚鸡肠、搬弄是非。她张了张嘴,还想说什么,但在周翊轩冰冷的目光和王司长严肃的表情下,最终悻悻地闭上了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