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屏幕的光晕在昏暗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刺眼,那三个字「雨还没停」和窗外连绵的雨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某种固执的叩问,敲打在宋雨霏的心门上。
她久久地盯着那条信息,指尖冰凉。回复?回复什么?「知道了」?太过冷淡,仿佛在嘲笑他的等待。「早点回去」?又显得过于关切,越过了她辛苦划下的界限。
最终,她什么也没有回。只是将手机屏幕朝下扣在桌面上,仿佛这样就能隔绝那无声的干扰。她强迫自己回到电脑前,打开那份尚未完成的论坛总结报告,试图用繁冗的文字和数据淹没内心的纷乱。
然而,注意力却无法集中。周翊轩沉静却灼人的目光、Elena怨毒的眼神、周部长那通意味深长的电话、还有肩上那仿佛还未散去的、属于他的外套的温度和气息……种种画面和感觉纷至沓来,扰得她心烦意乱。
窗外的雨声不知何时渐渐停歇了。她起身走到窗边,向下望去。那辆黑色的轿车,依旧静静地停在原地,像一个沉默而固执的坐标,钉在她动荡的夜色里。
他还没走。
这个认知让她的心猛地一缩,一种复杂的、夹杂着些许酸涩和莫名悸动的情绪涌了上来。他到底想干什么?用这种近乎笨拙的方式,弥补十年前的犹豫?还是商人本性,将她也视为一件志在必得的“标的物”?
她深吸一口夜晚清冷的空气,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不能再这样下去。她需要明确,需要边界。
拿起手机,她终于回复了一条信息,语气平静而疏离,如同在回复一位普通的工作联系人:「雨已停,周总不必再等。早些回去休息。晚安。」
发送成功。她紧紧握着手机,像是在等待一个审判。
几秒钟后,屏幕亮起。他的回复简单得近乎吝啬:「好。」
只有一个字。再无下文。
楼下的车灯亮起,引擎发出低沉的轰鸣,车子缓缓驶离,最终汇入深夜的车流,消失不见。
他走了。如此干脆利落,反而让做好了应对各种可能性的宋雨霏,感到一丝莫名的……空落落。她站在窗前,看着那空出来的车位,心中一片茫然。
这一夜,注定无眠。
…
接下来的几天,仿佛又回到了之前的模式。论坛圆满落幕,各方好评如潮,宋雨霏因其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受到了部里的内部表扬。工作依旧忙碌,但节奏稍稍放缓。
周翊轩没有再发来那些日常的问候信息,也没有再出现在外交部楼下。仿佛那晚的雨夜交锋、固执等待,都只是她的一场幻觉。
Elena似乎也收敛了许多,至少没有再在公开场合制造任何令人不快的局面。只是偶尔在部里与其他商会代表洽谈公务时,宋雨霏能感觉到那道冰冷的、充满审视的目光,如影随形。
顾时瑾倒是来得更勤了些,总是能找到合适的理由与她讨论问题、分享资料,或是“顺路”带来一杯她喜欢的咖啡。他的关心温和而体贴,从不逾矩,像春日暖阳,让人舒适。宋雨霏感激这份恰到好处的温暖,但也仅止于此。她的心,似乎被那场雨淋得湿透,一时半会儿,很难真正暖和起来,也很难接纳另一份感情。
这天下午,宋雨霏被周晏如部长叫到了办公室。
周晏如正在批阅文件,头也未抬:“坐。”
宋雨霏安静地在对面坐下,脊背挺直,心中暗自揣测部长的意图。是总结论坛?还是有新任务?
几分钟后,周晏如合上文件,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目光这才落在宋雨霏身上。那目光依旧是锐利而清醒的,带着长年累月位居高位形成的威仪。
“论坛的后续报告我看过了,写得不错,条理清晰,反思也深刻。”周晏如开口,先是肯定了工作。
“谢谢部长。”
“嗯,”周晏如沉吟片刻,话锋似乎微微一转,“最近……和翊轩还有联系吗?”
宋雨霏的心猛地一提!来了。她尽量让表情保持平静,语气公事公办:“周总作为重要合作方,在一些必要的公务场合有过接触。私下并无联系。”她回答得滴水不漏,再次强调“公务”与“私下”的界限。
周晏如看着她,那双能洞悉谈判对手微妙情绪的眼睛,似乎能看透宋雨霏平静表面下的那丝警惕。她忽然几不可察地叹了口气,那叹息里带着一丝极淡的、难以察觉的疲惫。
“那孩子,性子像我,倔,认死理。”周晏如的声音放缓了些许,不再完全是部长的口吻,隐约带上了一点属于母亲的、复杂的情绪,“十年前的事,是他不对。优柔寡断,错失良机。”
宋雨霏完全没料到部长会如此直白地提起旧事,甚至替周翊轩认错,一时间不知该如何接口,只能保持沉默,心跳却不由自主地加速。
“这些年,他在国外,看似风光,心里未必真正痛快。”周晏如继续道,目光变得有些悠远,“商场沉浮,逼得人不得不硬起心肠,戴上面具。有时候,连自己最初想要什么,都快忘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