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的指针悄然拨动,又是一个盛夏来临。这个夏天,交织着浪漫的初遇、紧张的压力与对未来的憧憬,在周、苏两家乃至整个大家族中,奏响了一曲青春的复合交响乐。
已成为国内知名大学最年轻文科教授之一的苏念晴,在学术领域光芒四射。然而,在她以为自己将与青灯古卷、三尺讲台相伴终生时,一个意外的人,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闯入了她规划严谨的人生。
在一次跨学科的国际学术论坛上,苏念晴作为语言学领域的代表发言,其清晰的逻辑、流利的双语切换和独特的文化视角,赢得了满堂彩。论坛结束后,一位身材高大、气质沉稳,同在受邀之列的青年物理学家——傅时深,主动上前与她交流。他并非恭维她的容貌或名气,而是就她发言中一个关于“语言符号与宇宙物理常数潜在隐喻关联”的大胆假设,提出了极其专业且深入的探讨。
傅时深思维之锐利、知识之渊博,让苏念晴颇感意外,也激起了她强烈的学术争鸣**。两人从会场聊到咖啡厅,从语言学聊到量子力学,发现彼此在截然不同的学科领域,竟对世界的本质有着某种奇妙的共鸣。他欣赏她的感性与灵动背后的理性骨架,她则被他那理性深渊中偶尔闪烁的哲学思辨火花所吸引。
这并非一见钟情的浪漫戏码,而是两个顶尖灵魂在思想碰撞中的相互识别与吸引。当苏念晴在家族视频通话中,罕见地、带着一丝自己都未察觉的明亮神采提起这位“很有意思的傅教授”时,杨楚怡和苏清河对视一眼,心中了然。他们的大女儿,那颗习惯于引领和照耀他人的星星,似乎找到了能与她并行、彼此映照的轨道。
与此同时,决定周景珩(珩珩)和苏念杨命运的高考,如期而至。
送考的氛围,与几年前周玥高考时已然不同,更加内敛,却同样郑重。
周翊轩和宋雨霏亲自送珩珩到考点。看着儿子已然比自己还高、神色平静无波,周翊轩只是用力按了按他的肩膀:“平常心。”
宋雨霏细细帮他整理好准考证和文具,柔声道:“珩珩,无论结果如何,你都是妈妈的骄傲。”她看着儿子酷似丈夫的眉眼,心中感慨万千,那个曾经需要她庇护的小男孩,已然长成了能扛起自己未来的青年。
珩珩点点头,目光扫过父母,最后与不远处正被父母围着的苏念杨短暂交汇。他看到她眼中虽有紧张,却更多是跃跃欲试的锋芒,他几不可察地对她微微颔首,随即转身,步伐沉稳地走入考场。他的目标明确而唯一——最好的医学院。
另一边,杨楚怡依旧穿着寓意美好的旗袍,苏清河提着画具,叮嘱着女儿:“念杨,稳住心神,你的画笔就是你的武器。”
苏念杨深吸一口气,用力拥抱了父母,笑容灿烂:“放心吧!我要去画我的未来了!”她转身,步伐轻快却坚定,奔向她的战场。
考场内,珩珩下笔如神,逻辑缜密,计算精准,仿佛不是在考试,而是在构建一个精密的生命模型。而念杨则在文化课上奋力拼搏,在专业课考场上挥洒自如,色彩与线条在她笔下流淌出蓬勃的生机与无限的想象。
家族的守望,无声却无处不在。
周玥在林烨的陪伴下,在康复中心通过视频关注着弟弟的考试。她说话依旧缓慢,但眼神充满鼓励:“珩珩,加油。”
小林怀周已经能说完整的句子,在宋雨霏的教导下,对着手机屏幕脆生生地喊:“舅舅最棒!念杨姐姐最美!”
已成为大学教授的苏念晴,在忙碌的学术间隙,不忘在家族群里发来长长的、充满文采与智慧的鼓励,堪称“高考动员范文”。
顾云辞和季凌风依旧提供着后勤与信息保障。
整个“天枢”联盟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两个即将展翅高飞的孩子身上。
当考试的结束铃声响起,珩珩和念杨走出考场,脸上是相似的如释重负,以及眼底深处对未来的笃定。
成绩公布,毫无悬念。
周景珩以极其优异的成绩,毫无争议地被国内顶尖医学院的临床八年制录取。
苏念杨文化课再次超常发挥,专业课成绩惊艳,顺利拿到了心仪美术学院的“入场券”。
庆祝的晚宴上,两家人再次齐聚。
周翊轩看着儿子,眼中是毫不掩饰的骄傲。宋雨霏拉着念杨的手,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苏清河与周翊轩举杯,一切尽在不言中。杨楚怡看着女儿和珩珩站在一起,一个冷静沉稳,一个灵动鲜活,宛若天生互补,心中满是欣慰。
就连康复情况良好的周玥,也在林烨的陪同下出席了家宴,虽然行动仍有些不便,但气色好了很多,看着弟弟和念杨,眼中充满了期许。
夜色下,花园里。
珩珩和念杨并肩站着,望着星空。
“大学,就要分开了。”念杨轻声说,这次,语气里少了怅惘,多了对未来的期待。
“嗯。”珩珩应道,声音依旧平稳,“各自努力。”
他顿了顿,第一次,主动地、轻轻地握住了她的手。没有更多的言语,但那份自小积累的默契与悄然滋长的情愫,在交握的掌心中无声流淌。
念杨微微一愣,随即脸上绽开明媚的笑容,用力回握。
盛夏的终章,亦是青春新篇最绚烂的开场。青梅竹马的他们,即将奔赴各自选择的星辰大海。而另一段关于顶尖学者间理性与感性碰撞的浪漫故事,也正悄然拉开序幕。家族的脉络,在新一代的成长与交汇中,愈发显得生机勃勃,绵延长远。
喜欢风起京华,携手一生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风起京华,携手一生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