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请育儿嫂李姐后,周家的生活节奏逐渐找到了新的平衡点。然而,生活的河流从不真正平静,新的涟漪在看似平缓的水面下悄然生成。
有了李姐的专业协助,宋雨霏肩上的重担骤然减轻。她终于有了完整的时间去做自己的事:重拾插花,约杨楚怡看画展,甚至开始学习一直感兴趣的茶道。然而,忙碌了大半生,骤然清闲下来,她反而感到一丝无所适从的空落感。
尤其是白天,周翊轩去公司,珩珩在学校,李姐带着怀周在婴儿房或花园活动,偌大的别墅常常安静得能听到钟摆的声音。她会不自觉地走到婴儿房门口,看着李姐熟练地给孩子做抚触、读绘本,心中既欣慰又夹杂着一丝难以言喻的、被“替代”的轻微酸涩。她知道这种想法不对,理智上完全认可李姐的专业,但情感上,那个曾经完全依赖她、需要她的小小身影,似乎正逐渐离她“远去”。
周翊轩敏锐地察觉到了妻子的这种情绪。他不再只是口头安慰,而是开始调整自己的日程,尽量推掉不必要的应酬,争取每天回家吃晚饭,饭后坚持陪宋雨霏在小区散步,听她絮叨一天的琐事,或是单纯地并肩而行。他明白,这个阶段,妻子需要的不仅是空间的解放,更是情感的紧密连接和价值的重新定位。
初三下学期的压力与日俱增。物理竞赛进入了关键阶段,而中考也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珩珩依旧表现得沉稳,但细心的宋雨霏发现,儿子书房灯熄灭的时间越来越晚,饭量也有所减少,偶尔会对着窗外发呆,眉宇间凝结着一层淡淡的疲惫。
一次深夜,宋雨霏给他送宵夜,发现他竟然趴在堆满试卷的书桌上睡着了,眼镜都忘了摘。她心疼地为他披上毯子,看着他熟睡中仍微蹙的眉头,没有叫醒他,只是安静地收拾好散落的草稿纸。
第二天,周翊轩找珩珩进行了一次简短的谈话,没有施加压力,只是告诉他:“尽力而为,结果不重要,身体和心态是第一位的。”同时,周翊轩私下联系了顾云辞,咨询青少年在高压下的营养支持和心理调节建议。顾云辞立刻提供了一份详细的膳食搭配和放松训练指南,由宋雨霏悄悄落实在每日的饮食和生活中。
这种无声的、建立在理解和行动上的支持,比任何激昂的鼓励都更能给予珩珩力量。他没有说什么,但学习效率似乎更高了,偶尔在饭桌上,也会主动提起一两个学习中的趣事。
小林怀周在专业细致的照料下茁壮成长,白白胖胖,爱笑,成了周家最大的快乐源泉。她开始尝试翻身,咿呀学语的声音也越来越丰富。周玥和林烨几乎每天都会视频,看着屏幕里女儿一天一个样,既欣慰又难免心酸于无法亲身陪伴。
“妈,辛苦您和李姐了。”周玥每次通话都忍不住重复这句话。
“傻孩子,跟我们客气什么。”宋雨霏抱着怀周,让她对着屏幕里的爸爸妈妈咿咿呀呀,“你看,怀周多乖,你们放心工作,家里一切都好。”
这种跨越空间的牵挂与守护,成为了连接两地亲人最温暖的纽带。
兄弟几个的家庭也各有篇章。
陆止渊和林雪瑶的儿子展现了出色的商业头脑,开始在父亲的公司实习,让陆止渊颇感后继有人。
江煜依旧是把女儿宠上天,但也开始严肃考虑孩子的教育规划,常向苏清河请教“科学鸡娃”的方法。
沈寂和宁晚的儿子在一次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斩获头奖,沈寂表面平静,私下却把获奖证书扫描件设为了平板壁纸。
韩肆和秦墨的儿子则在全国少儿武术比赛中拿了名次,韩肆难得的在群里发了一张儿子领奖的照片,虽然没配文字,但骄傲之情溢出屏幕。
顾云辞家的双胞胎,一个迷上了生物解剖(虚拟软件),一个开始尝试编写简单的游戏,让顾云辞和叶星澜在“引导”与“限制”之间寻找平衡。
季凌风家的“小黑客”成功“破解”了父亲设置的一道初级密码,季凌风表面严肃批评,转头就给儿子升级了更复杂的挑战程序。
大家依旧忙碌,大规模的线下聚会难凑齐,但群里的“云”相聚更加频繁。分享孩子的进步,吐槽工作的烦恼,交流养生心得……这个由兄弟情谊构筑的港湾,历经岁月,依然是彼此最重要的支撑之一。
春末的傍晚,周家花园里,宋雨霏推着婴儿车,周翊轩陪在身边。车里,小林怀周含着安抚奶嘴,好奇地看着天边绚烂的晚霞。珩珩结束了一天的学习,也下楼来透气,安静地跟在父母身后。
“等珩珩中考结束,怀周再大一点,我们一家人出去旅行吧?”宋雨霏忽然提议。
周翊轩点头:“好,你定地方。”
珩珩也轻轻“嗯”了一声。
宋雨霏看着身边的丈夫和儿子,又看看婴儿车里的小外孙女,心中那份空落感似乎被这实实在在的温暖填满了。
生活就是这样,不断面临新的阶段,适应新的角色,在得失之间寻找平衡,在忙碌与闲暇中体会幸福。只要家这个港湾还在,只要所爱之人都在身边,无论远航至何方,心都有归处。周家的故事,就在这平淡而真实的日常中,继续缓缓流淌,奔向充满希望的未来。
喜欢风起京华,携手一生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风起京华,携手一生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