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他面前的,是两位被他寄予厚望的项目负责人:
负责机甲技术方向的陈明远博士,以及负责基因技术方向的林默教授。
两人脸上都带着连日奋战留下的疲惫,但眼神中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将军,”
陈明远博士率先开口,他推了推鼻梁上那副厚厚的眼镜,语气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
手指在光屏上快速滑动,调出复杂的能量流模拟图,
“您带来的那份……嗯,‘远古技术资料’,里面关于能量回路的‘并行冗余架构’和‘灵能粒子束精准聚焦’的理论,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这完全颠覆了我们蔚蓝现有的设计思路!”
他指着几条被高亮标注的能量路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
“您看这里,按照这个架构,我们完全有可能将现有二代机主炮的瞬时能量输出提升百分之三十以上!
而且能量逸散率可以压到一个我们之前不敢想象的低水平。”
他一边说,一边在光屏上指着模型图:
“您看,按照这个思路,我们甚至可以为‘战争猎犬’这类中型机甲,设计出原本只有重型机甲才能搭载的‘轻型化聚能脉冲炮’。这意义太大了!”
宋北身体微微前倾,仔细审视着光屏上那些流淌的数据和模拟能量束,点了点头:
“陈博士,理论上的优越性我很清楚。
我现在更关心的是,把它从图纸变成现实,难度有多大?我们需要克服哪些具体的困难。”
他的声音很是平稳,带着主将特有的务实。
陈明远脸上的兴奋稍稍收敛,换上了技术专家特有的凝重。
他叹了口气,指了指旁边一个隔离工作台上摆放着的几块焦黑扭曲的金属碎片:
“将军,难度……非常大。您看,这是我们之前尝试复刻一个小型能量节点的结果。
最核心的问题,出在材料上。”
他转向宋北,眉头紧锁:
“这种高负荷的能量流转和聚焦,对传导材料的纯度、强度,尤其是灵能亲和度要求苛刻到了极点。
我们基地现有的‘零素结晶钢’和‘超导黑银’库存,无论是数量还是品质,都远远不够。
而且,加工精度要求也超出了我们现有设备的极限。上次您带回来的炎阳晶和火源晶,能量纯度是够了,但要作为稳定的核心传导介质,还需要一套非常复杂的‘元素稳定化’处理工艺。
这套工艺,我们目前……只停留在纸面推演,缺乏关键的实验数据和对应的工业级母机来实现。”
他的语气带着深深的无奈,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将军。”
宋北默默地将这些关键信息记在心里,材料、工艺、设备,这些都是硬骨头。
他目光转向另一边一直沉默不语的林默教授:
“林教授,您这边的情况如何?我带来的那份关于‘基因诱导表达’的框架,有实际进展吗?”
他选择这项技术,看重的就是其打破天赋壁垒、快速成军的潜力,尽管他深知这很可能伴随着沉重代价。
林默教授调出光屏,上面复杂的基因螺旋模型缓缓旋转。
他扶了扶自己的金丝边眼镜,语气沉稳而客观:
“将军,理论模型我们已经初步建立。目前主要规划了两个研究方向,核心目标都是解决我们驾驶员数量和质量不足的困境。”
他指向模型上几个被标记的区域,
“一是‘破壁药剂’,目的是让没有先天脑域天赋的普通士兵,通过药物介入,强行开启门槛,达到驾驶最低标准机甲的精神力要求;
二是‘潜能激发药剂’,面向那些有天赋但潜力近乎耗尽的老兵,旨在显着提升他们的神经反应速度和灵能感知灵敏度,让他们有能力驾驭更高级的机甲。”
宋北听得非常认真,他身体微微坐直,追问道:
“代价呢?林教授,我知道任何形式的强行提升,都不可能没有后果。”
他眼神锐利,必须清楚地了解这背后的风险。
林默的表情变得更加严肃,他指向几个被特别标红、闪烁着警告色彩的基因节点:
“将军明鉴。代价……
正如资料库中警示的那样,是‘基因锁死’,而且这个过程很可能是不可逆的。”
他深吸一口气,继续解释,
“药物的作用原理,本质上是一种‘透支’与‘固化’。使用者在获得能力的同时,其相关基因序列的进化潜力也被很大程度上‘锁定’了。
这意味着,他们未来的个人实力成长空间……将变得非常有限。
这是我们目前技术水平无法逾越的鸿沟,也是这两种药剂方案最致命的缺陷。”
会议室里陷入短暂的沉默。
宋北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发出笃笃的轻响。
他理解这种缺陷,这相当于用士兵们未来的可能性,来换取眼下亟需的战斗力。
对于许多渴望触摸机甲却苦于没有门路的普通士兵,对于那些心怀壮志却受限于天赋的老兵来说,哪怕前路被限定,这也是一条值得考虑的道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