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
沈潇在心里艰难地吞了口唾沫。
“你这份见面礼,我怕主公他老人家收到的时候,手会抖啊……”
他费力地将已经彻底瘫软的刘辟,从自己的大腿上扒拉下来,刚想开口说几句场面话,安抚一下刘辟。
诸葛亮,却已经先他一步动了。
少年的目光径直转向了刚刚爬起来,还一脸茫然的刘辟。
“刘渠帅。”
刘辟浑身一个激灵,脸上那悲怆的表情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恭敬和讨好。
“哎!诸葛先生!您有何吩咐,尽管说!上刀山,下火海,万死不辞!”
“吩咐不敢当。”
诸葛亮声音清朗如玉。
“亮只是想问渠帅,投效玄德公,可有诚意?”
“有!当然有!”刘辟把胸膛拍得砰砰作响“我刘辟对玄德公,对沈先生,对您!那是忠心耿耿,日月可鉴!”
“很好。”
诸葛亮点点头。
“既然有诚意,那便要拿出诚意来。”
“如今,便有一个天大的功劳,摆在渠帅面前。”
“不知渠帅,敢不敢取?”
刘辟一听“功劳”二字,眼睛瞬间就亮了。
他现在最怕的就是自己黄巾出身,投过去遭人白眼,若能先立下大功,那地位不就稳如泰山了?
“敢!敢敢敢!先生请讲!别说一个,就是十个百个,我也敢取!”
诸葛亮缓缓伸出了一根手指,修长而白皙,与他十二岁的年龄并不相符。
“其一,献民。”
“汝南,不能留了。此地四面受敌,乃必死之局。渠帅需即刻动员,将麾下三万兵马,连同城中愿意跟随的十万百姓,尽数迁往长安,并入主公治下。”
嘶——!
刘辟倒吸一口凉气,感觉后槽牙都在发酸。
迁徙十余万人?
这……这动静也太大了!
“先生……此事……此事非同小可,仓促之间,恐怕……”
“没有恐怕。”
诸葛亮直接打断了他,语气淡漠却决绝。
“此事,必须由你亲自坐镇,方能弹压军心,安抚百姓。”
同时诸葛亮心想:“没有你亲自坐镇,怎样才能在我叔父和兄弟那里体现出,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的境遇。至于安全护送百姓,还得须沈先生派人辅助。”
刘辟听得一愣一愣的。
明明是让他放弃经营多年的老巢,怎么从这少年嘴里说出来,反倒像是给了他一个天大的恩赐和机会?
不等他想明白其中的关键,诸葛亮的声音再次响起。
而这一次,话语中的内容,让旁边的沈潇都感到一阵心惊肉跳。
“其二。”
“我叔父诸葛玄,兄长诸葛瑾,幼弟诸葛均,及家人亦在城中。”
“此番迁移,还请渠帅派一队最信得过的亲兵,‘护送’他们全家,一同前往长安。”
他特意在“护送”两个字上,加重了读音,每个字都像是一记重锤,敲在刘辟和沈潇的心上。
刘辟不是傻子,他瞬间就听懂了。
这哪里是护送!
这分明就是绑票!是挟为人质!
沈潇的眼皮不受控制地狂跳起来。
好家伙!
我真是好家伙!
这小子对自己家人,都这么狠?!
他原以为,诸葛亮是被自己那番理想蓝图所感召,却万万没想到,这少年一旦下定决心,做得比自己想象的,要决绝一万倍!
然而,更让沈潇感到头皮发麻,甚至脊背生寒的,还在后面。
“迁徙路上,渠帅要替亮办一件事。”
诸葛亮凝视着刘辟,嘴角勾起一抹与年龄极不相称的深沉笑意。
“你要大张旗鼓,让所有人都知道,我琅琊诸葛氏,深感玄德公乃旷世仁主,故而举族来投!”
“不仅要说。”
“还要做。”
“路上,要时不时地,让我叔父、兄长和幼弟,在万千百姓面前露面,要让所有人亲眼看到,我诸葛家的人,确实在队伍里!”
“要让他们相信,我诸葛氏,是心甘情愿,奔赴长安!”
轰!!!
沈潇的脑子里,像是被一道天雷劈中,嗡的一声,一片空白。
他……彻底明白了。
这根本不是阴谋。
这是阳谋!
是摆在光天化日之下,斩断一切退路的阳谋!
一旦这个消息传遍天下,一旦诸葛玄、诸葛瑾等人的身影,在万众瞩目之下出现在前往长安的迁徙队伍里,“诸葛氏投效刘备”这件事,就成了铁板钉钉,再无更改的既成事实!
到那时,就算他们心里有一万个不情愿,去投靠其他诸侯,也会被当奸细抓起来吧。
这一手,直接将整个诸葛家族,和刘备的战车,用世上最坚固的焊条,给活活焊死在了一起!
沈潇死死盯着眼前这个面容清秀,身形单薄的少年。
狠!
太狠了!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站队和效忠。
这是在献祭!
是拿自己全家老小的名誉和未来,当成祭品,献上的一份血淋淋的投名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