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正式归心。
沈潇和郭嘉皆是大喜过望。
三人在密室之中,又针对董卓死后长安必将大乱的局面,制定了数个计划。
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刘备势力能从中获得最大的利益。
首先,贾诩将回归西凉军。
他要利用自己多年来在西凉军中建立的“老好人”“和事佬”的身份,继续潜伏。
并不断加强“西凉军中有事就找贾文和”的这个印象。
等到时机成熟,他便可以引导西凉军的行动,为刘备所用。
计划敲定,贾诩便告辞离去,着手准备。
人一走,沈潇骚动的心就按捺不住了。
他搓着手,对郭嘉嘿嘿一笑。
“奉孝啊,我觉得,我得进城里去看看。”
“考察考察长安民情,至于奉孝你就在这里统筹全局可好?”
郭嘉看他那副表情,就知道他肚子里没憋什么好屁。
“先生,是想去考察民情,还是想去考察才女?”
沈潇被说中心事,也不脸红。
“我靠,都是为了主公的大业嘛!”
“了解一下长安的风土人情,顺便见一见传说中的大才女蔡琰,这不冲突吧!”
郭嘉一脸无奈。
他太了解沈潇的秉性,知道自己也劝不住。
“先生要去,嘉,阻拦不了。”
“但必须带上仲康和舞蝶姑娘。”
“万万不可让他们离开先生半步。”
郭嘉再三叮嘱。
沈潇满口答应,一行人换上便服,低调的进入长安城,在一家不起眼的客栈安顿了下来。
沈潇先派人去打探李儒府邸的情况。
得到的回报是,李儒尚未归府。
沈潇顿时觉得百无聊赖。
“走,舞蝶,仲康,陪我上街逛逛。”
黄舞蝶英姿飒爽地跟上,许褚像一座铁塔,护卫在侧。
长安的街道,远比想象中要“热闹”。
这种热闹,不是繁华,而是一种末世的喧嚣。
随处可见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百姓。
他们眼神麻木,蜷缩在墙角,像是在等待死亡。
偶尔有西凉兵骑马呼啸而过,撞倒了路人也毫不停留,只留下一串嚣张的狂笑。
权贵家的车马更是横冲直撞,家仆们挥舞着鞭子,驱赶着挡路的“贱民”。
沈潇看得直皱眉,心里那点闲逛的兴致,也淡了几分。
就在这时,前方一处楼阁,吸引了他的注意。
那楼阁名为“文阁”,雕梁画栋,气派非凡。
门前车水马龙,停满了华丽的马车,与周遭的破败格格不入。
楼阁内外人声鼎沸,皆是些衣着光鲜的学子打扮的人。
沈潇好奇心被勾了起来。
他拉住一个路人打听。
这才知道,原来是当朝太师董卓的孙女,董白,在此举办文会。
据说是因为董卓前几天说她“不学无术”。
董小姐一气之下,便联合了闺中密友,也就是大儒蔡邕之女蔡琰。
要用蔡琰的才学,狠狠打一打长安城里这些自命不凡的公子哥的脸。
以此来证明,不是她不学无术,而是她交的朋友,一个就能压倒你们全部。
真是个奇特的脑回路。
沈潇心里吐槽。
正想着,楼下忽然一阵骚动。
几个一看就是士家大族的纨绔子弟,因为作不出上楼的“通行诗”,被护卫拦在门外。
几人恼羞成怒,竟想仗着家世硬闯。
“我乃王家的人!你们敢拦我?”
“瞎了你们的狗眼!”
护卫们也是一脸为难。
沈潇见状,心中一动。
我靠,这不是送上门的机会吗?
他分开人群,走到那几个还在叫嚣的纨绔面前。
他清了清嗓子,学着古人的样子,摇头晃脑。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一首杜甫的《望岳》念罢,全场死寂。
无论是那几个纨绔,还是守门的文士,全都目瞪口呆地看着他。
这诗……气势太磅礴了!
守门文士最先反应过来,脸上瞬间满是对有学问的人的敬畏。
他一路小跑过来,对着沈潇深深一揖。
“先生大才!快请!楼上请!”
沈潇得意地昂着头,带着黄舞蝶和许褚,在众人敬佩的目光中,走上二楼。
二楼的雅间里,早已坐着几位“主考官”。
为首的少女身着一袭华贵的紫色外衫,俏皮的双平髻下是一张小巧精致的锥子脸,五官宛如玉琢。
最引人注目的是她那双异于常人的粉色瞳孔,灵动流转之间,透着几分聪慧与娇蛮,此女正是当朝太师董卓的孙女,董白。
她身旁,坐着一位气质截然不同的女子。
那女子安静地坐在那里,身着一袭月白长衫,身段窈窕,端庄雅致。
她眉如远山含黛,眸似秋水点漆,秀丽的脸庞上不见一丝烟火气,唯有那眉宇间沉淀的书卷气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