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的风云并未直接影响隐秘山庄的节奏。
陈稳很清楚,应对契丹的试探,明面上有陈弘和朝臣,暗中有石墩与北疆旧部,已足够周旋。
他的重心,仍需放在对“剧本世界”的干预上。
“南风记”已然落子,情报网络开始悄然编织。
但仅有情报据点还不够。
陈稳意识到,需要对伪宋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尤其是其技术水平和物资生产状况。
知己知彼,方能找到更有效、更隐蔽的干预方式。
数日后,工坊内。
赵老蔫兴奋地向陈稳展示着最新的研究成果。
几块经过特殊切割和能量引导的幽能晶石,被镶嵌在一个更为精巧的金属基座上,构成了新一代“定向稳定仪”的核心。
“君上,幸不辱命!”
赵老蔫指着那散发着柔和、稳定光芒的晶石阵列。
“根据您带回的、关于彼界‘势运’特性的模糊描述,下官调整了共鸣频率,使其能量波动更接近彼界那种‘呆板’的基调。”
“经过多次测试,穿越通道时,那股针对我等的排斥力,约莫减弱了一成半!”
他脸上带着技术突破后的自豪。
“虽然依旧存在,通行时仍需耗费比常人多数倍的心力与时间,但已不似最初那般如同逆水行舟,寸步难行。”
“而且,通道的稳定性也有所提升,维持时间延长了约五十息。”
陈稳仔细感受着那新型稳定仪散发出的能量波动,确实比之前显得更为“平和”,少了几分尖锐的对抗感。
“做得很好。”
他赞许道。
这一成半的减弱和五十息的延长,看似不多,但在关键时刻,或许就能决定行动的成败与人员的安危。
“都是君上指点方向,下官只是依令而行。”
赵老蔫谦虚道,但眼中的喜色掩藏不住。
“有此进展,我等往来彼界,便多了几分把握。”
陈稳沉吟道。
“我欲再往伪宋一行。”
他看向侍立一旁的石墩与赵老蔫。
“此次,赵司丞随我同去。”
赵老蔫一愣,随即脸上露出跃跃欲试的神情。
他早就想亲自去那边看看,实地考察伪宋的技术水平,验证自己的一些想法。
“属下遵命!”
石墩则有些担忧。
“君上,北疆局势未明,伪宋那边铁鸦军刚损失一暗哨,恐戒备更严,此时前往,是否……”
陈稳抬手打断他。
“正因为铁鸦军可能加强了戒备,我们才更需要主动出击,不能因其可能的反应而自缚手脚。”
“北疆之事,有你坐镇联络,我放心。”
他顿了顿,阐明此行目的。
“此次前往,首要目标并非接触关键人物,而是考察伪宋当前的技术水平、物产状况、民间工艺。”
“赵司丞精于此道,由他随行,方能做出准确判断。”
“同时,我们也需为‘南风记’带去一些东西。”
他看向赵老蔫。
“工部近日可有研发出一些,符合彼界当前时代背景,但又能小幅提升效率、不易引人怀疑的‘小玩意儿’?”
赵老蔫立刻明白了陈稳的意思——技术渗透。
“有!”
他连忙答道。
“有几样改良的农具图纸,结构简单,但能省些力气;”
“还有一种改进的织机梭子,能略微提升织布效率;”
“另外,下官还琢磨出一种土法鞣制皮革的方子,比寻常法子成品更柔韧耐用,成本却相差无几。”
“这些东西,都未曾动用超越彼界认知的技术,只是在其原有基础上做了些优化,即便流传出去,也只会被当做匠人经验积累的巧思,绝不会联想到他处。”
陈稳点头。
“甚好,将这些图纸和方法准备好。”
“我们此去,便择机将这些‘种子’播撒下去。”
他目光扫过石墩与赵老蔫。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知其民力物力,察其技艺短长,方能以最小代价,行最大干扰。”
“于无声处听惊雷,方是上策。”
石墩闻言,知道陈稳心意已决,且思虑周全,便不再劝阻。
“末将明白,君上此行,定要小心。”
“放心。”
准备工作迅速就绪。
陈稳与赵老蔫再次换上符合伪宋风格的衣物,带着准备好的图纸和少量用于验证的样品,以及必要的防身物品和记录工具。
一切依旧从简。
站在那波光粼粼的光幕通道前,陈稳能感觉到,那股排斥力确实减弱了些许,但依旧如同无形的墙壁横亘在前。
他深吸一口气,对身旁既紧张又兴奋的赵老蔫点了点头。
“走。”
两人先后踏入光幕。
粘稠的阻力与精神的冲击再次袭来。
赵老蔫虽是首次经历,但他心志坚韧,又有陈稳在前引导,加之排斥力减弱,虽然脸色发白,却硬是咬着牙,一步不落地紧跟其后。
穿越的过程依旧漫长而艰难,但比起前两次,确实顺畅了一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