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悬疑 > 古风故事集 > 第126章 璇玑图缘

古风故事集 第126章 璇玑图缘

作者:水流花 分类:悬疑 更新时间:2025-11-12 06:21:40

诗云:

天孙织就璇玑纹,散入人间几度春。

莫道机缘无定数,从来巧拙总由心。

话说成化十二年,杭州府仁和县有个绣娘姓苏名慧娘,祖籍金陵。其母生前乃江南第一神针,传下幅《璇玑回文图》,纵横各二十九字,可正读反读、斜读环读,竟得诗三千七百余首。慧娘年方二八,眉眼如画,十指生春,只在清河坊开得小小绣庄度日。

这年端阳,钱塘江上赛龙舟,慧娘收摊晚归。忽见泼皮拦路,要收什么“织锦税”。正争执间,恰逢新科进士陆文翰省亲路过。这陆公子乃南京礼部尚书侄儿,喝退泼皮,又见慧娘篮中绣帕惊艳,特订苏绣屏风为祖母祝寿。

慧娘连夜赶工,用尽五色丝线。这日绣到《璇玑图》中“仁智怀德圣虞唐”一句,忽觉指尖刺痛,血珠竟在素绢上化出凤凰纹!惊疑间闻得叩门声,原是陆家送来谢仪:纹银百两并旧书数卷。中有本《织机经》,页间夹着张发黄官凭——竟是成化八年扬州织造局督办文书。

当夜慧娘挑灯翻书,见文书钤着“淮南王府”朱印。忽听梁上异响,跃下黑衣人道:“姑娘莫惊,某乃锦衣卫暗桩沈青。此文书关系漕运亏空大案,求借一观!”慧娘战战兢兢递书,那人记下关要,留下铁牌道:“他日有难,可至北新桥酒肆寻沈掌柜。”

旬日后祸事突至:扬州押来官差,锁拿慧娘上堂。原来淮南王府告发苏家私造龙纹绣品,图谋不轨!公堂上展开证物,竟是慧娘前日所绣屏风——那血染凤凰被改作五爪金龙,双眼嵌着禁用的东珠。

慧娘喊冤不止,知府却呈上“铁证”:苏家绣庄地窖竟藏龙袍三件!正当画押时,忽闻堂外鸣冤鼓震天。陆文翰携老仆闯堂,呈上真屏风:“此乃学生祖母亲见之物,龙纹实为凤穿牡丹。”又指假屏风道:“这金线乃今年新贡,苏姑娘去年怎得先用?”

案情逆转时,突有驿马飞报:扬州大牢死囚临终忏悔,招认诬陷苏家。众人惊疑间,慧娘瞥见旁听席闪过沈青身影,心知必有玄机。果然退堂后,陆文翰低语:“家叔查得此案牵扯盐引之争,姑娘且暂避风头。”

慧娘遂闭门谢客,夜夜研读《织机经》。这日翻至末页,见夹层有血书半幅:“成化八年冬,见王府吞漕粮百万石,录册藏于...”余字被污。慧娘取璇玑图覆其上,映灯透视,竟现出“扬州大明寺藏经阁”八字!

正欲告知陆公子,忽闻破门之声。但见火把如龙,淮南王府长史喝道:“奉旨查抄逆产!”竟将绣庄焚毁,慧娘被强押入京。途经镇江,船翻人坠,迷糊间被商船所救。船主名唤朱守仁,实乃微服南巡的成化帝!

原来天子因漕运亏空甚巨,暗访江南。慧娘泣诉冤情,又呈血书碎片。帝讶然:“朕幼时曾见相似血书,乃前扬州知府绝笔。”遂携慧娘同行,扮作父女查案。

至扬州大明寺,遇老僧阻挠藏经阁。慧娘灵机一动,将璇玑图绣样拼成密锁图形,竟打开暗室。内除账册外,更有骇人之物:龙袍十二袭并北元国书!此时伏兵四出,住持狞笑:“尔等自投罗网!”

危急时忽闻佛号震天,沈青率锦衣卫破墙而入。原来他早盯上寺中倭寇,今日收网。混战中慧娘被掳,囚入地下秘窟。黑暗里摸得四壁刻纹,竟与璇玑图一般无二!依韵脚推敲,触动机关,现出前朝地道。

疾行半日,闻水声潺潺。爬出竟是瘦西湖畔,恰逢陆文翰率学子祭孔。众人惊见慧娘手持账册冒出,后追兵已至。正慌乱间,湖面画舫忽传清吟:“莫惊莫慌,且看来处。”但见成化帝黄罗伞盖,御林军擒尽逆党。

金殿对质时,淮南王反咬天子私访违制。慧娘忽指龙袍针脚:“此乃苏家独门‘缀羽绣’,必是家母被害前所制!”王爷冷笑:“苏氏十年前投河,何来新绣?”慧娘悲笑:“母亲右手六指,这些却是五指绣工!”

此时沈青押上一人:竟是当年伪作投河的苏母!原来她发现王府通敌,假死藏身金陵栖霞寺。十年暗查,终得铁证。淮南王瘫软伏罪,供出勾结倭寇、私铸兵甲诸般逆事。

圣旨下:苏家冤屈昭雪,赐“天工绣坊”匾额。慧娘却跪辞封赏:“民女只求重修父母坟茔,另请严查漕运蠹虫。”帝动容,任为织造局女官,专查贡品贪墨。

陆文翰外放扬州通判,临行赠玉佩:“待姑娘事了,愿结秦晋。”慧娘颊染飞红,忽见璇玑图自袖中飘出,正覆玉佩之上——图文交错间现出“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八字,竟是前朝贡玉铭文!

二人惊疑时,沈青匆匆来报:查抄王府得密函,提及苏父早年献《天河织女图》入宫。慧娘忆起母亲曾说:“汝父因织画获罪,然其中藏有天大机密。”

中秋宫宴,成化帝赏玩贡织。慧娘奉命呈绣,忽见《天河图》异样:星宿位置竟与璇玑图暗合!借酒泼画,显出血书:“成化三年七月初七,见司礼监私换贡品录...”下署“织造局苏承恩绝笔”。

东厂当即围了司礼监,搜出假玉玺并废太子袍服。掌印太监狗急跳墙,竟挟持慧娘欲逃。混乱间璇玑图被撕裂,飘入烛台。忽见火光中现出织女幻影,抛出金梭击倒奸宦!众皆骇然,帝焚香拜谢:“此乃孝诚感天。”

三年后,陆文翰升任南京户部侍郎,慧娘掌江南织造。大婚之日,忽有番使进贡天竺云锦。慧娘验看时惊觉:纹样竟与璇玑图同源!番僧合十道:“此图本产自西域,唐时流入中原。今遇传人,当归真经。”

依指引掘开苏家老宅槐树,得铁函藏《织杼真经》三卷。末页题跋:“永乐十八年,三宝太监郑和录于天方国。”原来苏家祖上随船队西行,带回璇玑秘法。

慧娘依经革新织机,成化帝赐名“璇玑织造”。时人赞云:

五色丝翻四海波,天孙妙手世无多。

谁知尺素璇玑里,藏尽人间善与恶。

后慧娘夫妇捐建织工学堂,活人无数。晚年夜宿织坊,常见七彩流光绕梁。孙儿问其故,慧娘笑指苍穹:“此乃织女娘娘检校璇玑功课哩!”

至今杭州有俗谚:“学得慧娘针,绣出龙凤魂。”清河坊遗址犹存璇玑井,每逢七夕井水泛金纹。老辈人言:那是苏女官与夫君在天上重织璇玑图,要将世间离合悲欢,都绣作团圆锦绣。

喜欢古风故事集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古风故事集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