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悬疑 > 古风故事集 > 第100章 警世通言:墨砚缘

古风故事集 第100章 警世通言:墨砚缘

作者:水流花 分类:悬疑 更新时间:2025-11-12 06:21:40

诗云:

素帛无端染孽尘,寒潭有泪渡痴魂。

莫将机巧欺鸾镜,且看青天有剑痕。

话说成化年间,浙江绍兴府山阴县有个书生姓陆名文瀚,表字伯章。祖上三代为官,曾祖父官至布政使司左参议,至其父陆公时家道中落,仅余城西老宅并百卷藏书。这文瀚生得目若朗星,七岁能诗,十三岁通晓八股,十八岁进学成了廪生,城里俱称“陆才子”。

却有一桩难事:早年与湖州冯家指腹为婚。那冯家小姐名唤婉卿,本是举人之女,谁知十二岁时遇火伤了面容,左颊留了铜钱大疤瘌。陆母常叹:“我儿锦绣前程,岂配无盐女?”文瀚虽不言,心里也自踌躇。

这年三月逢县试,文瀚往杭州赴考。钱塘江畔结识盐商子赵汝明,二人同宿望湖客栈。夜间对酌时,赵生忽拍案道:“贤弟这般才学,何不结门好亲?家舅现任南京通判,有女年方二八...”说着从匣中取幅小像:但见画中女子眼含秋水,鬓插珊瑚步摇。

文瀚看得痴了,赵生笑道:“此女嫁妆少说三千两。”当下取酒浇地立誓:“弟若得中,兄必保媒!”当夜文瀚卧听江涛,枕下压着那幅美人图,竟把婉卿忘到九霄云外。

放榜那日,文瀚高中第三。正欢喜时,忽见老家仆踉跄跑来:“老夫人中风了!”赶回家中,见母亲斜躺榻上含糊道:“儿须早日完婚...冯家...”文瀚跪地应承,背过身却咬破嘴唇。

原来自陆母病倒,冯婉卿竟搬来陆家侍疾。这女子虽容貌有损,手段却极是伶俐:每日卯初即起,亲尝汤药,夜则宿在榻前脚踏上。更奇的是她通医理,银针救回陆母半条命。满城皆道:“陆家得此贤妇,真祖宗积德。”

文瀚却愈发烦躁。这日收到赵汝明来信:“通判欲招贤弟为婿,速来金陵。”当下心生一计,对婉卿叹道:“母亲病体恐难经受婚仪,不如小姐暂归待吉。”婉卿垂首道:“妾自当遵命。”临行却递来锦囊:“郎君赴试时可启看。”

九月乡试,文瀚径投金陵。赵家盛情款待,通判夫人隔屏相看,果然满意。宴饮间文瀚忽想起锦囊,拆看却是三粒琥珀色药丸并字条:“闻金陵多瘴疠,此丹可防疾。”文瀚冷笑:“丑女倒也知趣。”随手掷入秦淮河。

岂料次日竟真染时疫,高热中梦见婉卿擎灯而来,喂他服下丹丸。惊醒时见赵家婢女送药,恍惚间觉药味与梦中相似。病愈后通判却变了脸:“闻贤侄已有婚约?”原来陆母病愈,冯家派人来催婚期。

文瀚急找赵汝明商议。赵生附耳道:“冯家但凭婚书,若婚书‘不慎遗失’...”当下引见个刑房书吏,竟真造了张假婚书调包。十月初八,文瀚欢天地娶了通判女梅娘。新夫人陪嫁果然三千两,更带座楠木雕云母屏风。

却说婉卿闻讯,只将当年合婚帖供在佛前。冯父怒欲告官,婉卿却拦道:“陆郎既另择良配,妾当祝他鹏程万里。”自此戴起面纱深居简出,唯以抄经度日。

奇的是文瀚再无缘功名。此后三科皆名落孙山,通判岳父也丁忧去职。更怪梅娘性极奢靡,三年将嫁妆挥霍一空。这日债主抬走云母屏风时,文瀚忽见屏风背面隐有字迹,细看竟是当年婉卿所赠锦囊中药方,旁注:“姑苏薛神医辟瘟丹,一丸值十金”。

正怔忡间,老仆送来冯家包裹。内中整齐包着文瀚往年诗稿,页边密麻注着评语。最底下压张素笺:“闻君困顿,特奉薛神医秘方二则,可变换度日。”文瀚顿足长叹,梅娘却夺过药方嗤笑:“丑妇惺惺作态!”

谁知半月后梅娘竟也染疫。文瀚依方配药,服三日便见好转。梅娘遂起心思,篡改药方减换贵稀药材,制成“陆氏防疫散”售卖。时值江南大疫,果然牟得暴利。文瀚暗觉不妥,梅娘叉腰道:“可是惦念你那丑妇?莫忘她如今是姑苏薛神医义女!”

原来婉卿因精医理,被无子嗣的薛神医收为义女,今已执掌药堂。文瀚羞惭难当,梅娘却夜夜吹枕边风:“薛家无子,产业终归义女。夫君何不...”说着取出一包药粉:“此物能令人暂若中风,待妾身去‘照料’义父...”

文瀚惊退三步,当夜独宿书房。朦胧见婉卿戴面纱而来,泣道:“君纵负我,何忍害我义父?”惊醒时月明如昼,窗外竟真立着个戴面纱女子!文瀚骇极晕厥,自此染上心疾。

梅娘却自行往姑苏,假称文瀚悔愧成疾。婉卿果然来探,见文瀚枯瘦模样,竟留下亲自诊治。梅娘趁机混入薛家,暗中在神医茶饭下巴豆粉。

这日婉卿煎药时,忽见药罐浮起异样泡沫。原是梅娘买通药童下毒,却不知婉卿自幼辨药如神。当下不动声色,夜半潜往药房,见梅娘正与药童密语:“那老物已腹泻三日,再下砒霜便似疫亡...”

婉卿连夜报官。公堂上药童招认,梅娘反咬婉卿勾结文瀚谋产。府尹正疑惑,屏风后转出个清癯老者——竟是薛神医假扮病体查案!当堂验出梅娘袖中砒霜,更从陆家搜出当年假婚书。

惊堂木响时,文瀚突然闯入:“一切罪责在我!”竟将调换婚书、伪药牟利等事和盘托出。说罢望向婉卿:“只求小姐说句:可曾恨我?”婉卿轻揭面纱,左颊疤痕竟淡如云影:“妾尝制玉容膏本为君母,却治愈无数烧烫伤者。仁心自可愈疾,亦能消怨。”

府尹判曰:“巧诈终败露,仁善必彰明。伪药之利尽没官,薛氏女义施药堂。”文瀚充军途中投水自尽,遗物里竟有婉卿当年所赠药方,边角批着小字:“愿君身健,愿君心安”。

后有人见姑苏药堂女子行医,面纱拂起时颊畔全无瑕疵。每月十五必往寒山寺进香,佛前供的总是两盏茶:一盏碧螺春,一盏雨前龙井。

这正是:

画屏易改骨难更,素手能医面亦医心。

若向红尘问因果,寒山钟声渡迷津。

喜欢古风故事集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古风故事集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