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0
挂断与张磊的电话,邓鑫元没有停歇。他从抽屉里翻出校医院近三年的年度预算报告、后勤保障处的物资采购清单,还有之前分管科研时接触过的“部门预算优先级划分标准”,一并摊在办公桌上。台灯的光晕下,他指尖划过密密麻麻的数字和条款,很快揪出了核心问题——校医院的“硬件维护”与“药品储备”预算占比常年维持在15%,远低于科研设备采购的40%;更关键的是,后勤采购流程里,“医疗物资”的审批优先级排在“教学设备”“科研耗材”之后,这才导致药品供应延迟、设施更新滞后。
“问题根源不在执行,在制度设计。”邓鑫元在笔记本上重重写下这句话,随即拿起手机,犹豫了两秒,还是拨通了党委书记刘明泉的电话。他知道,预算调整和流程优化涉及学校整体资源分配,必须先向主要领导汇报思路,才能推进后续工作。
“刘书记,您好,我是鑫元。”电话接通后,邓鑫元语气恭敬却条理清晰,“今天上午我去校医院调研,发现了不少问题——硬件设施陈旧、药品供应断档,医护人员也因为人手不足长期超负荷工作。我初步梳理了下,核心是预算分配和采购流程的问题,想跟您请示下,能不能调整校医院的预算占比,再开通医疗物资的专项采购通道?”
电话那头,刘明泉的声音沉稳:“你具体说说你的想法。”
“我打算把校医院的硬件维护预算从15%提高到25%,优先更换开裂的候诊椅、老旧的除颤仪;药品储备方面,设立‘三个月安全库存’标准,由后勤保障处专人对接,低于标准就启动采购。另外,想在后勤采购流程里加一个‘医疗物资绿色通道’,审批时间从一周压缩到三天,避免再出现断供情况。”邓鑫元把思考好的方案和盘托出,“不过这些都涉及预算调整,需要常委会讨论,所以先跟您汇报,听听您的意见。”
刘明泉沉默了几秒,随即给出答复:“你的思路没问题。校医院是师生健康的‘第一道防线’,之前确实对这块重视不够。预算调整的事,你先跟财务处对接,拿出具体方案,下周三的常委会上,咱们把这个议题加进去,专门讨论。”
得到刘明泉的支持,邓鑫元心里踏实了不少。挂了电话,他立刻联系财务处处长陈敏,约定次日上午十点见面细谈。
次日一早,邓鑫元提前半小时到了办公室。他把校医院调研时拍的照片——开裂的座椅、卷边的海报、标着“预警”的药品库存台账——整理成PPT,又根据往年预算数据,算了一笔“民生账”:校医院硬件更新需投入80万,药品储备增加需50万,两项合计130万,仅占学校年度总预算的0.5%,却能直接保障全校三万师生的就医需求。
周三下午两点,常委会会议室里座无虚席。长条会议桌中央,摊开着校医院预算调整方案和医疗物资采购流程优化细则,旁边还放着邓鑫元调研时拍的照片打印件——开裂的候诊椅、卷边的海报、标着红色“预警”的药品台账,直观地呈现在各位常委面前。
邓鑫元坐在刘明泉身旁,手里握着提前准备好的汇报提纲,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位常委,深吸一口气后开口:“各位领导,今天我想汇报的,是校医院当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上周我去校医院调研时发现,候诊椅使用超十年,部分已开裂;急诊科除颤仪是2008年的旧设备,续航不足;常用药品库存仅够支撑三天,师生就医体验大打折扣。”
他一边说,一边打开PPT,屏幕上的照片让会议室里的气氛瞬间凝重起来。“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预算分配和采购流程。目前校医院硬件维护与药品储备预算占比仅15%,远低于科研设备的40%;且医疗物资采购需走普通流程,审批至少一周,导致药品断供频发。”
话音刚落,分管教学的副校长王丽华率先提问:“鑫元,预算调整涉及学校整体资源分配,提高校医院预算占比,会不会影响教学设备的更新?毕竟今年还有三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要建设。”
邓鑫元早有准备,立刻切换到数据页:“王校长,我算了一笔账。校医院预算从15%提高到25%,需追加130万,仅占学校年度总预算的0.5%。而这130万,能更换所有老旧候诊椅、更新除颤仪,还能建立三个月的药品安全库存,保障三万师生的健康。至于教学设备采购,今年的专项预算已预留充足,不会受影响。”
财务处处长陈敏接着补充:“我们财务处也核算过,130万的追加预算在学校可承受范围内,且能显着降低师生对医疗服务的投诉率。去年因药品断供、设施陈旧的投诉占比达30%,解决这些问题后,能提升学校的民生服务口碑。”
“我还有个疑问。”纪委书记赵刚放下笔,语气严肃,“医疗物资绿色通道将审批时间压缩到三天,会不会出现监管漏洞?比如虚报需求、高价采购的情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