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微露,驱散了戈壁夜间的寒意,将细沙染上一层温暖的金色。绿洲逐渐苏醒,鸟鸣声再次响起,只是比往日少了几分喧嚣,多了几分小心翼翼,仿佛仍在忌惮昨夜那短暂却令人灵魂战栗的威压。
李玄真盘膝坐在原地,双目微阖,并未急于起身。突破的狂喜已然沉淀,转化为一种沉静如水的专注。他深知,刚刚突破后的这段时间至关重要,是稳固境界、熟悉全新力量、避免根基虚浮的黄金时期。
他的心神彻底沉入体内,如同一位技艺精湛的工匠,开始细致入微地检视和打磨这具焕然一新的“法宝”。
丹田气海,是变化最为剧烈之处。那颗暗琉璃色的金丹不再像之前那样高速旋转,而是以一种沉稳、恒定、充满力量感的节奏缓缓自转。它的大小似乎比突破前还要略微缩小了一圈,但李玄真能清晰地感知到,其内蕴含的灵力总量和质量,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蜕变。
之前的灵力,如同奔腾的江河,汹涌澎湃;而此刻金丹内的灵力,则更像是被无数次锤炼、压缩后的水银,沉重、凝练、蕴含着爆炸性的力量。每一丝灵力都仿佛拥有了自己的重量和灵性,运转之间圆融如意,如臂指使。心念微动间,磅礴的灵力便能瞬间涌向身体任何一处,毫无滞碍。
他尝试着调动一丝金丹巅峰的混元灵力,使其沿着一条较为偏僻细小的经脉运行。以往,灵力流经这种细微经脉时,总会有些许的损耗和迟滞,需要小心控制。但此刻,这一丝凝练如钢针的灵力畅通无阻,精准而高效,甚至对那细微经脉都起到了一丝温养拓宽的作用。这种对灵力入微级别的掌控力,是金丹后期时绝难做到的。
神识的扩张更是带来了全新的体验。他无需刻意集中精神,整个绿洲以及周边数里范围内的景象便如同立体画卷般自然呈现在他的“心”中。他能“看”到王铁柱正在轻手轻脚地准备早餐,生怕打扰到他;能“看”到大黑在沉睡中无意识地舔舐着包扎伤口的纱布;能“看”到二哈竖着耳朵,警惕地注视着远处沙丘上一只探头探脑的沙狐;甚至能“看”到空气中稀薄的灵气那几乎静止的流动轨迹,以及更深层地下,那厚重迟缓、如同大地血脉般流淌的微弱地气。
这种感知并非简单的视觉,而是一种全方位的、融合了能量感应、气息辨别、甚至模糊预知的复合型洞察。他感觉自己与周围环境的联系变得前所未有的紧密,仿佛自身成为了这片小天地的一个节点。
他心念再动,神识开始向内收敛,审视自身。血肉、骨骼、脏腑、经脉…在金丹巅峰灵力的滋养和冲刷下,都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琉璃宝光,变得更加坚韧,充满活力。以往修炼或战斗中留下的一些极其细微、甚至自身都未曾察觉的暗伤和杂质,此刻在强大的神识扫描下无所遁形,并被新生灵力缓缓修复、剔除。
他的身体,正在从内而外地进行着一场彻底的升华和蜕变,向着更完美的形态迈进。这是一种生命层次的提升带来的必然好处。
接下来,他开始测试具体的能力。
首先是力量。他并未动用灵力,只是单纯握紧拳头,感受着肉身力量的增幅。五指收紧,空气在掌心被捏出一声音爆般的轻微气鸣!纯粹的血肉之力,已然达到了一个骇人听闻的地步。他有信心,此刻单凭肉身,就能轻易打爆金丹后期修士的护体灵光。
然后是速度。他身影微微一晃,原地仿佛留下了一道极其淡薄的残影,真身却已出现在数丈之外,悄无声息,甚至没有带起一丝风声。并非施展了什么高深身法,仅仅是肉身速度的体现。
最重要的自然是灵力的运用。他并指如剑,指尖一缕暗红色的丹火悄然浮现。这丹火不再像之前那样炽烈外放,反而内敛深沉,火焰边缘的空气却扭曲得更加厉害,散发出一种足以熔金化铁的恐怖高温,却又被完美地约束在方寸之间,没有丝毫浪费。他能感觉到,这蜕变后的丹火,其威力远超从前,对付阴邪秽物或者炼器炼丹,效果将不可同日而语。
他又尝试施展了几个常用的低阶法术,如御物术、护身灵盾等。在金丹巅峰修为的驱动下,这些基础法术展现出了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一块沉重的岩石被他用御物术轻易操控得如同羽毛般灵巧飞舞,轨迹变幻莫测;一面看似薄弱的灵盾,其防御强度却堪比金丹后期修士的全力防御。
这种举重若轻、化繁为简的感觉,让他对自身力量的认知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当然,他也发现了新的“烦恼”。由于灵力质量太高,总量太大,日常的维持和细微操控反而需要更加精细的心神控制。就像一个孩童突然获得了千斤神力,想要不碰坏身边的瓷器,就需要格外小心。他需要时间让身体和神魂彻底适应这种全新的力量层级。
同时,他也隐隐感觉到,金丹巅峰似乎并非完美无缺。在这圆融无暇的金丹深处,他仿佛触摸到了一层更加隐晦、更加坚固的壁垒。那是通往下一个大境界——元婴期的天堑鸿沟。他能模糊感知到其存在,却完全无法撼动分毫,甚至连其具体形态都无法窥清。这让他清醒地认识到,金丹巅峰只是一个阶段的圆满,道途依旧漫长而艰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