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如同沉溺于深海之底,缓慢地、挣扎着向上浮升。
首先感知到的,是温暖。
一种浸润四肢百骸、深入骨髓灵魂的温暖。不同于阳光的曝晒,这是一种更内敛、更精纯、仿佛生命本源般的能量,温柔地包裹着她,修复着千疮百孔的身躯,滋养着近乎枯竭的经脉。
痛楚并未完全消失,但已从撕心裂肺的锐痛,化为了沉重却可控的钝痛,如同潮水退去后留下的深刻痕迹。
紧接着,是感知的回归。
识海中,那枚沉寂许久的青玉风茧,如同久旱逢甘霖的种子,竟重新焕发出微弱却稳定的清光,虽然远未恢复,却不再是死寂。
缓缓旋转着,贪婪地吸收着周围那无处不在的、温和而磅礴的能量,星髓能量。
身体对能量的渴望近乎本能,每一个细胞都在自主地呼吸、吞吐。
弥仞甚至能“内视”到,那些涌入体内的幽蓝能量细流,正自动循着《灵枢鬼门针》图谱中某些基础的蕴养脉络缓缓运行,梳理着郁结,弥合着裂痕。
这种被能量主动滋养的感觉,奇妙而舒适。
她缓缓地、极其艰难地睁开了眼睛。
没有刺目的光,只有一片柔和的、弥漫的幽蓝色光晕。
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材质奇特的小型密室。自己正躺在一个散发着温润能量的平台上,周身被浓郁的蓝色能量雾气笼罩。
记忆如同破碎的冰片,迅速在脑海中碰撞、重组。
盘龙涧的生死一线……鬼哭涧底的绝望奔袭……那从天而降的决绝……还有……萧见白染血的身影和不嗔惊恐的眼神……最后,是那尊巨像冰冷的赤红目光和毁灭的气息。
他们还活着。
那现在这里是?
她试图移动手指,一阵虚弱感传来,但远比想象中要好。左肩和右腿依旧传来沉重的痛楚,颈侧也隐隐作痛,但都已不再致命。
她甚至能感觉到,伤口深处传来细微的麻痒,那是血肉正在快速生长的迹象。
是谁救了她?老萧和不嗔呢?
她微微偏过头,目光扫视静修室。门口,两个熟悉的身影正靠墙坐着,似乎陷入了浅眠。
萧见白依旧保持着警惕的坐姿,哪怕睡着眉头也紧锁着,脸上带着浓浓的疲惫,但气息平稳了许多。
不嗔则歪着头,嘴角还挂着一丝口水,呼吸均匀,显然累极了。
他们还活着,而且看样子伤势也恢复了不少。
弥仞心中微微一松。她尝试调动一丝微弱的精神力,感应自身。
这一感应,让她心中骤然一惊。
她的体内,除了原本的晶核之力、那缕佛光脉络和风茧之力外,竟然多出了一股庞大而温和的、幽蓝色的能量。
这股能量虽然大部分只是沉淀在经脉和丹田中,被动地滋养着她,却与她自身的风元之力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共鸣,甚至有一小部分,正在被风茧缓慢地、自发地吸收、转化。
更让她惊讶的是,她与怀中那卷《灵枢鬼门针》古籍的联系,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和深刻。
仿佛古籍不再是外物,而成为了她延伸出去的另一个感官,另一个器官。
无数关于此地,巡天阁丙辰号观测前哨,的基础信息,如同早已烙印般呈现在她的意识里。
临时权限、观察期、兼容性、星髓能量、物资室、静修室还有那冰冷的最终警告,权限收回与记忆清除。
原来如此。
她明白了自身的处境。并非获救,而是进入了一个更大、更未知的囚笼。生存,变成了需要努力争取的资格。
一股冰冷的压力悄然弥漫心头,却并未让她感到恐惧,反而激起了深埋于骨子里的倔强与冷静。
她缓缓抬起那只相对完好的左手,轻轻抚摸着胸口。那卷古籍安静地躺在那里,温顺而亲密。
她能感觉到,古籍的深处,似乎有什么东西被唤醒了,与她产生着更深层次的共鸣。
是因为那所谓的“验证”吗?还是因为此地特殊的能量环境?
她尝试着,用意念轻轻触碰古籍。
——嗡。
古籍回应般地散发出一圈柔和的青光,比之前更加灵动。
一道信息流自然而然地传递过来,并非文字,而是一种直观的“感知”,她此刻的身体状态数据化呈现。
生命体征:稳定恢复中。
本源亏空:71.3%。
兼容性:11.7%。
能量亲和:风系法则、虚空法则、星髓能量。
主要损伤:……
兼容性……11.7%……需要提升到30%以上。
如何提升?信息库中没有答案。
弥仞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她从不将希望寄托于虚无缥缈的运气。既然要求是“兼容性”,那必然与自身力量和此地能量的融合程度有关。
她再次闭上眼睛,将全部心神沉入体内,沉入那缓缓旋转的青玉风茧。
她开始主动引导。
不再是被动吸收,而是尝试以《灵枢鬼门针》中蕴养篇的法门,结合自身对风元之力的掌控,小心翼翼地引导着一丝丝星髓能量,汇入风茧之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