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潮汐的低谷期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短暂而珍贵的平静,但这份平静本身也充满了不确定性。空气中的压迫感显着减弱,那些肆意奔腾的毁灭性能量流暂时退却,蜷缩回峡谷深处,只留下残留在岩壁和晶簇上的细微电弧,如同蛰伏巨兽的呼吸余烬,预示着下一次狂暴的必然来临。根据凌湮的感知和埃里克斯对数据板信息的交叉验证,这次低谷期预计将持续一百五十息左右,这是他们执行“探针行动”唯一的、也是稍纵即逝的窗口。
小队如同融入阴影的流水,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临时藏身的洞穴。格伦长老一马当先,他的经验使得他总能选择最隐蔽、最不易被察觉的路径,脚步落在琉璃化的地面上,几乎不发出任何声响。石峰紧随其后,他的感官提升到极致,如同最灵敏的雷达,扫描着前方每一寸空间可能存在的危险。凌湮被泽木和埃里克斯护在中间,他闭着双眼,大部分心神都沉浸在时空感知中,像一张无形的网,以自身为中心向外蔓延,捕捉着能量流动中最细微的异常波动和那些代表生命与非自然造物的“痕迹”。纳塔老师垫后,警惕地留意着后方和侧翼的动静。
他们的目标并非“锚点”基地那显眼的主体结构,而是根据数据板上模糊的能量流向指示以及凌湮对那股“精控感”来源方向的判断,迂回绕向基地侧后方一片地势更为复杂、能量读数也更为混乱的区域。库格地图上对此处的标记语焉不详,只用了几个代表“高危”和“结构异常”的符号。
行进的过程异常艰难。虽然脱离了能量潮汐峰值期的直接威胁,但低谷期的环境并非安全无害。地面布满了尖锐的结晶碎片和隐藏的裂缝,一些区域残留着高度活跃的能量场,如同看不见的陷阱,一旦误入,轻则受伤,重则引发能量反噬。空气中依旧弥漫着浓烈的臭氧和锈蚀味道,偶尔吹过的风都带着一股子金属摩擦般的嘶哑感,刮在皮肤上隐隐作痛。
有两次,他们几乎与时序塔的巡逻小队擦肩而过。一次是依靠凌湮提前近半分钟感知到了远处传来的规律性震动和微弱的能量共鸣(显然是巡逻队护甲系统运转的波动),小队及时隐蔽在一处巨大的、倒悬的锈蚀钟乳石后方,屏息凝神,看着一队五名装备精良的士兵从百米外快速通过。另一次则更惊险,一支三人巡逻队似乎是改变了预定路线,径直朝着他们潜行的方向走来,是石峰凭借猎手般的直觉提前发现了对方头盔上扫描镜片反射的微弱光芒,众人迅速趴伏在地,利用地面起伏和阴影躲过了几乎是贴着头顶扫过的探测波束。
“他们的巡逻密度和规律比数据板上显示的日志要频繁和随机。”埃里克斯压低声音,一边调整着那个缴获的通讯器,试图捕捉更多的信号,“看来侦察小队失联,已经引起了他们的警觉,加强了戒备。”
凌湮的感知中,那股“精控感”越来越清晰。它不再仅仅是模糊的方向指引,而是逐渐呈现出某种特定的“纹理”——冰冷、精密、带着一种自上而下的强制力,像无数条无形的丝线,缠绕、牵引着周围庞大的自然能量流,试图让其按照某种预设的模式运转。这种感觉的源头,就在前方不远处的一片被浓密能量雾霭笼罩的洼地之中。
“快到了。”凌湮睁开眼,金银异瞳中闪过一丝凝重,“就在那片雾霭后面。能量的‘线’很密集,而且……有东西在守卫。不是人,是某种……构造体。”他感知到几个散发着稳定但非生命能量源的东西,在雾霭边缘规律性地移动着。
格伦长老打了个手势,小队再次停下,借助几块嶙峋的怪石隐藏身形。他仔细观察着前方。那片能量雾霭呈现出不自然的暗紫色,显然不是自然形成,而是某种装置运作的副产品。雾霭之中,隐约可见一个低矮的、似乎与山体融为一体的建筑轮廓,其风格与周围的古代遗迹类似,但表面覆盖着明显的、闪烁着金属光泽的时序塔科技造物——能量导管、散热鳍片、还有不断旋转扫描的传感阵列。
“是这里没错了。”格伦长老低声道,“一个依托古代遗迹改造的控制节点。埃里克斯,能探测到内部情况吗?或者进行信号监听?”
埃里克斯拿出几个小型的探测装置,小心翼翼地安置在岩石缝隙中。屏幕上数据快速滚动,他的眉头渐渐皱起。“干扰很强。节点外部有很强的信号屏蔽场。内部能量读数……非常复杂,有一个主能量源,功率不小,还有几个次级能量源,估计是防御系统。无线信号都是高度加密的短距传输,无法破译内容。”
“也就是说,不进去,我们很难知道他们在具体干什么。”石峰总结道。
“但强攻进去,立刻就会触发警报。”泽木看着那些明显不好惹的传感阵列和可能存在的自动武器。
凌湮的注意力却集中在了那些在雾霭边缘若隐若现的“构造体”上。那是三台约一人半高的金属造物,外形如同用粗钢管和装甲板拼接而成的蜘蛛,八条机械腿移动时发出轻微但清晰的液压声,躯干中央是一个多用途传感器平台,下方悬挂着疑似能量武器发射口。它们沿着固定的路线巡逻,动作僵硬却精准,覆盖了通往节点的所有主要路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