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一路奔波,好不容易逃到了郎房,这里离青山关足足还有四百多里。
如今几日时间过去,阿巴泰还没有追上来,看来是突围了但未追上大部队。
到时定会在青山关汇合,马车里的多尔衮如是想着。
如今他还是病秧秧的样子,在孙医官的调理之下,正在逐渐好转。
多尔衮掀开马车帘子,询问随车在外的杜度道:“此处是何地,本王总感觉心神不宁!”
杜度在马上拱手道:“睿亲王殿下,此处乃是郎房村,斥候安排了五里范围。”
“还需要再安排更多斥候吗?另外,我们粮食不多了,能否去劫掠点物资?”
多尔衮摆摆手道:“不必啦!免得节外生枝,咱们现在还剩下多少人?”
“咱们还有万余人,另外,蒙古科尔沁部还有千余人”杜度回道。
多尔衮点了点头道:“此战已然大败,一切罪责,皆由本王一力承担。”
“叫兄弟省着点吃干粮,尽快赶去青山关,只有跟青山关的兄弟汇合,才有希望回家!”
曹变蛟的任务是截击多尔衮,他坚信皇帝陛下的话,放过了前军。
等中军多尔衮的马车,接近大岭后山时,曹变蛟大手一挥道:“兄弟们上马!”
“随本将冲杀,不必管其它,直取中军多尔衮之马车!”
隐秘在山林之中的关宁铁骑,和曹变蛟带来的秦地骑兵,同时上马。
曹变蛟每战皆身先士卒,其在阵前抽出配刀,带头向下冲去。
众将士在曹变蛟的带领下,向山坡下如海啸般奔涌而去。
刚开始由于离得远,鞑子斥候并未察觉到异样。
当骑兵从并不陡峭的山坡上,开始往下冲锋之时,地面上产生了细微的震动。
还未走远的鞑子斥候,敏锐的捕捉到了这股震动,随即一人下马趴在地上听动静。
正在听动静的鞑子,还在仔细听着,就见自己队友丢下自己跑了。
鞑子斥候正觉奇怪呢,抬头就见大量骑兵,借助山坡之势,如雪崩般向自己冲来。
待鞑子斥候终于看清,冲出来的人是明军骑兵之时,刚起来转身欲跑之际。
就被曹变蛟一刀削掉了脑袋,无头尸体还由于惯性,向前跑了两步才朝前扑倒。
那些先逃跑的鞑子斥候,玩命似的抽打着座下马匹,想尽快将消息带回去给睿亲王。
如果真让这,万余明军骑兵冲起来,就凭他们这些,没有步兵保护。
且尚未冲锋起来的骑兵,估计一个冲锋,他们就要被冲成一盘散沙。
骑兵间的对战最怕的是,对手骑兵跑起来了,自己这边还停着没动。
那就只有一个结果,便是被冲散阵型,被冲乱的骑兵,只有被蚕食的命!
但他们现在催动战马,显然已经晚了!跑在最后的一个鞑子斥候。
在明军骑兵冲过之后,除了战马跟着一起跑之外,战马之上再未看到鞑子斥候的身影。
鞑子的斥候仅剩一骑仓皇而逃!但两者相距不足千米的距离。
骑在马上的杜度,突然感觉到了地面的震动,但他们正处于一个土坡后。
并未看到明军骑兵,所以他只是眉头深锁,似乎还在思考,是何原因造成的地面震动。
随后他便看到一个,嘴角挂血的斥候,在马屁股上玩命的抽打,朝他这边奔来。
待斥候跑近,便像失去了所有力气般,从马背上滚落掉了下来。
杜度打马跑过去查看,才看清他背上还插着两支箭杆。
随着马匹的颠簸,箭伤造成的出血量,已经很大了。
斥候摔下马来张了张嘴,似乎有什么想要说的,杜度跳下马来,将耳朵贴在他的嘴边。
斥候用尽全身力气挣扎着说:“贝勒爷,明…明…骑兵……!”话未说完便咽了气。
虽然斥候没有说完整,但杜度还是听懂了,此话的意思。
杜度大声喊叫道:“披甲,快披甲,明狗来了!”
虽然,斥候拼尽全力往回赶,但他身后的明军,仅相隔千余米。
千多米的距离,轻骑兵借山破之势的冲锋速度,几十秒就到了眼前。
鞑子这边才刚披好甲,还未来得及列阵冲锋,明军骑兵就已经冲到了眼前。
随后!单方面的屠杀开始了!曹变蛟用枪挑飞几人后。
抬眼瞧见一个,着白底红边将军样式盔甲之人,便催动战马朝其冲去。
杜度亲卫想要上前阻拦,曹变蛟抬枪便刺,鞑子亲卫立时掉下马来。
斩杀一个鞑子骑兵后,曹变蛟甚至眼神,都未曾离开杜度。
对于曹变蛟这种猛到没边的将领,只有斩将夺旗。方能激起他的兴趣!
杜度见明军将领朝他冲来,朝亲卫丢下一句:“护送睿亲王走,留下一千人”
“随本贝勒挡住明狗,阻碍他们的冲锋势头。”说罢便朝明军将领冲去。
曹变蛟也不废话,一枪直取其面门,若不是对自身枪法极度自信。
战场上其实很少,拿枪去戳对手面门,要知道身体的攻击范围,可比脑袋要大得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