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持续发酵,将哭庙抗税事件,都给力压了下去。
如今,已非缴不缴税的问题了,而是涉及到更高层面的,儒家道统传承问题!
学子哪还有心思哭庙,先搞清楚儒家道统一事,远比收多少税来得重要。
崇祯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分散所有人注意力,再调查孔家是否侵占田亩,违法乱纪之事。
现在就靠李若琏了,希望能查到些有用的,若是拿不出实证,收尾可就困难重重了。
山东,曲阜,孔家祖宅内,时值夜深人静之时。
孔胤植正在大厅,摔桌砸凳发泄怒气,红着脸大骂道:“是哪个王八蛋,肆意造谣的?”
“惠民局想做什么?咱们衍圣公一脉传承,岂容他人肆意污蔑?啊——!气死老夫啦!”
而此,孔家院墙上,一道黑影一闪而过。
黑影七拐八绕,推门进入一处民房,对身前之人抱拳道:“李指挥使,末将记录一些话。”
随即,将孔胤植怒骂之事,禀报给了李若琏听,后者听后内心顿时火起。
若非碍于身份特殊,李若琏现在就想宰了孔胤植,这老狗不摆明在骂陛下吗?
这份文章,一看就是出自陛下之手,你孔胤植说破天去,也只是朝廷的一介公爵。
皇上乃是天子,岂容他人随意辱骂,但考虑到不能因为自己,破坏了陛下的计划。
李若琏压住怒火,问道:“孔家田产的地契,拿到了吗?”
这名锦衣卫校尉,点头低声道:“李指挥使,末将找到了他家地契,抄了下来并未拿走。”
李若琏伸手接过递来的账本,点头道:“嗯!你的做法是对的,地契的确不能作为证据。”
“不然,浑身长满嘴都解释不清,孔府的地契为何,会出现在咱们手上。”
李若琏翻开看了几眼,嚯!好家伙呀!独山屯(微山湖),有湖田两千一百余顷。
曲阜有祭田两千顷,还有投献、占垦、购买,等一系列,零零散散共计千余顷。
难怪,会有哭庙抗税这出戏!虽然,现在尚未查到证据,哭庙系孔家炮制。
但李若琏估计,十有**错不了,若是,真按新农税征收,孔府应缴近三十万两。
当时崇祯下旨,可是天下田亩一体纳粮,可并未将祭田区分开,这对孔府来说就是灾难。
李若琏将帐册收起,掏出十两银锭道:“喏,陛下赏的!好好干!继续盯着孔府!”
“若是能找到更多证据,赏赐可就不仅是银子了,说不定还能调往京师,明白吗?”
校尉激动的浑身颤抖,点头如捣蒜道:“李指挥使,末将明白!这就去盯着孔府。”
看看,李若琏跟崇祯待久了,他不仅学会了画饼,还画得挺诱人的。
校尉出去不多时,又进来一名锦衣卫,躬身抱拳道:“李指挥使,末将查到些东西。”
言罢,这名锦衣卫从怀中,掏出一张泛黄的状纸,状告对象赫然是孔胤植!
李若琏仔细看完,压低声音轻笑起来,收起状纸拍拍其肩膀道:“你现在,是何官位?”
这锦衣卫一愣神,赶紧躬身道:“回指挥使大人,末将现居校尉一职。”
校尉,锦衣卫最低一级人员,无官无品属编外人员,俸禄也少得可怜,月俸仅一石。
李若琏脸含笑意,颔首道:“你找到的这个,很重要!本指挥使现提拔你为小旗。”
“去多找点类似的线索,对啦!写下你的名字,身份牌弄好了再给你,去吧!”
校尉连忙掏出纸笔,写下自己名字放下后,匆匆又跑了出去。
而孔府的孔胤植,对这张朝他扑来的大网,却还一无所知!还在一味的发泄情绪!
整个山东的锦衣卫,都高效的运转起来,那些深藏暗处的线索,被接连一件件找了出来。
全都汇总到李若琏手上,看着手中厚厚的证据,李若琏心想:这还弄不死你……
叮嘱好接着收集证据,李若琏跨上战马,匆匆返京去了,这些证据要尽快送到皇上手中。
连续发了几日火的孔胤植,感觉不能坐以待毙,必需要做点什么了。
左思右想,觉得很有必要进京面圣,这事必须要朝廷给个交待,否则是对孔圣的亵渎!
孔胤植起身,张开双手道:“给本公更衣,拿那套公爵服来,金麒麟袍玉带那套。”
侍女请出皇帝赐服,将之穿在孔胤植身上,后者踱着四方步,往孔府外走去。
到了前厅,孔胤植吩咐下人道:“去给老爷我准备车驾,本公要进宫面圣!”
孔胤植这几日闭门谢客,任何人都不曾接待过,这会门口围着众多学子与士绅。
看到孔胤植出来,纷纷激动上前询问,齐鲁报上所刊之事,究竟是不是真的。
孔胤植在下人掩护下,蹬上车驾后才道:“你们还不退去?切勿惊扰了孔圣先贤!”
“本公这便进京,找朝廷讨要个说法,你们且耐心静候几日,待本公回来再与尔等细说!”
在孔胤植出发之时,李若琏已先一步赶往了京师,李若琏怀中可不止孔家作恶的证据。
还有参与哭庙的学子,背后推动之人躲得深,仅查到些蛛丝马迹。
李若琏想的是,先送一批证据回京先,免得陛下过于被动。
孔胤植走后半日,山东多地传遍了一首童谣,许多贫苦的农家孩子,嘴里重复哼着两句话。
各地百姓,初时尚未听得太清,待这些光屁股孩童,哼着走近后这才听清。
半部论语佐新主,三篇诗赋媚胡沙。自古书生皆薄情,世修降表是孔家。
有百姓听到自家孩子,在哼这种童谣,顿时吓得捂住自家孩嘴,提溜着就往家中跑去。
这可真是要了大命咯!光骂学子就算了,诗里的‘新主’‘孔家’几字,则更让百姓脊背生寒!
这要是让人知道了,告到官府或者孔家,自己这普通农户家,哪里还有活路哟!
大人回家细问自家孩子,这才知晓是有人,给他们一块碎银子,让他们到处传唱的。
孩子们将碎银子,递到自家大人手上后,这才看到这块银子,足有好几钱的份量了。
孩子还奶声奶气的说:“那位官爷可说啦!不唱够一整天的话,他们就把银子要回去……”
喜欢崇祯:世界秩序大明来定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崇祯:世界秩序大明来定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