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崇祯发了通脾气,并下旨申饬(chì),那些上折子拍马之人。
如今,递上来的折子,少了很多溜须拍马的折子,这给崇祯减掉了不少工作量。
早朝后的内阁会议,在东暖阁如期举行,五人行礼后。
刘宇亮躬身道:“陛下,黄河沿线官仓存粮告急,恐无法为疏河队伍,提供每日两餐白粥,请陛下圣裁!”
崇祯习惯性敲着桌子,稍顿后缓缓道:“传旨各盐商,即日恢复开中法,想要获得盐引。”
“需将江南之地的粮食,运往灵宝仓、常平仓、归德仓、德州仓。”
“在此四仓找盐运使,方可领取盐引,若有人胆敢徇私,着锦衣卫带入诏狱严审。”
所谓的开中法,就是将粮食运到,朝廷指定的粮仓,核对粮食数量后,再兑换适当盐引。
刘宇亮拱手道:“陛下,那是否还是按照,五石粮食兑换一引盐?”(约200斤)
崇祯否定道:“如此的话商人成本过高,他们会对此毫无兴趣,就照洪武时期来,一石粮食换一引盐来。”
刘宇亮回道:“陛下容禀,如今各地盐场积压盐引,到两年后仍无法兑换完成。”
崇祯眉头紧锁思虑后,平淡道:“给朕派人下去查,此次由户部、刑部牵头。”
“配合各地巡抚衙门严查,先将私造盐引排除,再严查市场上私盐的源头。”
“勘验完成后,若还有大量核定,确为户部下发的盐引,下令各大盐厂加紧生产。”
“如今京师及周边,盐价依然居高不下,将其中的猫腻一并查清”
“若有盐商,行囤积居奇之事,则由刑部抓人、审问。”
刘宇亮担忧道:“陛下,臣担心会有冤家假案出现,到时人心惶惶该如何处理?”
崇祯冷笑道:“该惶惶的不是朕,改革盐政必然会触动,部分人的利益,阵痛再所难免。”
“朕将曹变蛟、卢象升大军留在京师,就是为了防止,有些人狗急跳墙!”
程国祥起身躬身道:“陛下,经太医诊断,臣确患了风痹之症,右手麻木不能书,臣乞骸归故里!”
崇祯摇摇头道:“朕,知程阁老之难,爱卿尚需坚持段时间,容朕再想想!”
后世猜测程国祥大概率,死于急性动脉栓塞,以当今医术来说,简直就是不治之症。
但有一样东西能舒张血管,减少其急性死亡概率,它就是硝酸甘油。
但琉璃坊尚未制出耐高温,同时还耐腐蚀的玻璃,开始就卡在了硫酸这一步。
现在的玻璃,高温多烧会都开裂,更不要说耐腐蚀了。
此时,李若琏尚未等通报,便行色匆匆走进了东暖阁,非紧急情况是不会如此的。
李若琏在崇祯耳朵边,轻声低语了几句话,崇祯越听越是心惊。
崇祯挥手道:“众位爱卿先行退下,朕有急事需要处理。”
五人起身躬身后齐声道:“臣等告退!”
崇祯整个人都麻了,大灾小灾都凑一起来了,老天爷要不要如此狠心。
李若琏传的急报,京师之中出现十多例,小孩高热乏力之症。
这与以往出现的‘痘症’,病情相似度极高,多发于幼童之间。
先期为高热,而后面红疹向四肢扩散,致死率在三到四成左右。
崇祯下旨道:“将发病的小孩子隔离,若不得已需靠近施药,需用双层棉布遮挡口鼻。”
“让吴有性带医学院的人,一同前去学习医理,朕现场给他们教学。”崇祯去了趟坤宁宫。
找到周皇后道:“皇后,最近宫中之人不得外出,若有命妇给你请安,也不要让其进来。”
“还有,派人去通知皇嫂,要她尽快回宫,生意先暂时歇业!”
周皇后看着风风火火的崇祯,询问道:“皇上,不知发生了何事,让您如此紧张?”
崇祯紧张道:“京师流行起了痘症,朕担心宫内会被传染,朕跟又可先生去解决这痘症。”
周皇后听到是天花,急得哭道:“皇上,您与臣妾一起留在宫中,等御医处理就行了。”
崇祯摇头否定:“他们不了解发病原理,朕只是去远远指导,不会去近前的。”
周皇后哭得梨花带雨道:“皇上需万分谨慎,烺儿年纪尚小,臣妾恳请皇上万万注意。”
崇祯笑着揉了揉,周皇后的脸道:“嗨!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这病对于幼童感染率高。”
“对成年人来说,不太容易被感染的。”其实这话,就是宽她的心而已。
痘症还有另一种名字叫天花,这玩意致死率达三成,后世直到1980年才根除天花。
这还真不是瞎掰,现在感染了天花除了降温、补水,就只能拿命硬扛。
牛痘接种法仅限于,未被感染人群才有作用。而且现在就算想做,都没有牛可供做药。
这会尚未引进奶牛,本土黄牛哪怕感染牛痘,症状极其轻微,甚至都不产生感染液。
水牛感染倒是能产生感染液,但由于其天然抗性,极难感染不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