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章查阅大量史料,写了近四小时,求个好评不过份吧!)
晋王、德王为什么害怕,还不是因为他俩,比福王也没好多少。
不用想福王被圈禁了,那他的土地、金银,自然全进了崇祯口袋,只是尚未派人去清理。
崇祯前世可是很清楚的记得,福王在崇祯十四年,被李自成攻破洛阳后分尸。
李自成从其王府地窖内,起获白银三百万两,黄金十二万余两,古董字画共计四十余车。(见《绥寇纪略》)
如今崇祯十二年,根据其岁入五十万两推算,现在总资产金银合计。
总计不会低于三百万两,土地不会低于,五万顷(500万亩)。
福王被拖下去后,崇祯脸色阴沉眯着眼,将视线转向了晋王、德王。
崇祯清冷的声音传来:“晋王叔,去岁山西大旱,朝廷下拨赈灾粮,三十万石。”
“刚进太原府,为何三十万石,就变成了十五万石?”
声音如同小冰河的凌晨,冻得晋王蟒袍下摆,都在微微发颤。
听到崇祯声音传来,晋王双膝跪地,伏首于地道:“陛下,臣愿自请降年俸五成。”
“以助朝廷,度过眼前之困境,请陛下垂怜。”
崇祯冷笑一声:“哼!晋王叔,你不觉得晚了吗?早干什么去了?”
“李若琏,将朕的晋王叔罪状,也一并念出来吧!”
李若琏还未开始念,伏首于地的晋王,整个身体如同筛糠般,剧烈的颤抖了起来。
他深知自己干的事,比福王好不了多少,甚至有可能更恶劣!
李若琏躬身展开奏折道:“晋藩于太原封地内,多次勾连封地内商人。”
“将盐、铁、火器等,朝廷严禁之物资,贩卖于蒙古察哈尔部。”
“有记录次数多达七次,每次不少于三十车……”崇祯哪怕早就知道,也被气得浑身发抖。
出言打断道:“朕的好王叔啊!你是生怕朕死得不够快呀!”
“连铁器、火器都敢往关外贩卖?你侵占田地逼死佃户,跟这一比就是小巫见大巫!”
“剩下的也不必再报了,想必你自己干了什么,心里比谁都清楚。说吧!你打算怎么办?”
晋王索性开始摆烂,像发了疯般站起身,朝前冲去似想要冲上去,幸得锦衣卫将之挡住。
虽被挡住,晋王犹自癫狂道:“朱由检,你胆敢坏祖宗家法,本王就自绝于丹墀(chí)之下!”
“就用本王的血,来泣告众王,你朱由检是个什么君主!”
崇祯一声嗤笑道:“呵!放开他!朕今日倒想看看,他有没有胆子自绝于此。”
“你要敢不自绝,朕就亲自叫人,帮你自绝。”崇祯话说完,这可把晋王给难住了。
不自绝于此吧!显得他很呆。自绝吧!又舍不得好生活。
这货在太原修建的王府,可谓是极尽豪华,仿造九阶丹墀(仅皇帝可用)。
崇祯再次冷笑一声:“朕,不将你的罪状列举出来,是给你留着脸呢。”
“你以为朕没有证据?给朕滚去凤阳祖陵,终身不得踏出一步。”
晋王听皇帝对其宣判完,瞬间如泄气的皮球蔫了下去,任由锦衣卫架着带了下去。
德王有了前面两王打样,他一点挣扎的心思都没了,他自己干了些何事。
他自己可太清楚了,不会比福王、晋王好多少。
私铸钱币(德昌通宝),向鞑子兜售火器、侵占田地,独占盐引等,够他死上万次了。
德王出班跪地伏首道:“陛下,臣愿一同前往凤阳守陵,请陛下放过臣之家小。”
崇祯知道德王是什么鬼样的,但看在德王如此识趣的份上,崇祯同意了他的要求。
点头道:“王府上下财货充入内帑,三王宗亲,镇国将军及以上者,一同前往凤阳守陵。”
众臣如同看了三场大戏,崇祯将卢象升、曹变蛟、洪承畴、孙传庭,全留在京师不说。
包括军队也被留下了,除了祖大寿回了辽东前钱,文官集团现在很害怕。
你看,明朝的文臣就是这么贱,只要没有兵权的皇帝,他们是想暗杀就暗杀。
一旦皇帝有了兵权,他们屁都不敢放一个。这就是崇祯为何执意要,御驾亲征的意图了。
当然!处理宗室也轮不到他们置喙,这次崇祯并未,过份逼迫文臣武将。
仅是象征性的降了,他们一部分俸禄。今日的正旦朝会可谓是,三王跌倒崇祯吃饱!
三王各自的田产加起来,有近二十万顷(明制2000万亩),每亩就算产出只收一石。
也有两千万石粮食,这还不算各类金、银、古董,加起来只怕不会,少于千万两收入。
崇祯现在信心满满,有这么多银子,他啥事干不成?
崇祯起身道:“礼部传旨,将福王、晋王、德王私造军械,截留赋税、私铸钱币。”
“谋害百姓、私通鞑子等罪状,逐一列举传旨各藩,申斥各藩需谨言慎行!”
薛国观出班道:“陛下,臣遵旨!”
崇祯点头道:“好了,正旦朝会散朝,宗亲、勋贵随朕去太庙祭祖,另外全朝休沐三日。”
崇祯带着勋贵、宗亲,来到承天门东侧太庙。
王承恩点燃首柱沉水香,崇祯接过举于额头处,叩首后将之插入香炉。
将三王罪状丢入火盆,待燃烧殆尽后,再次接过王承恩点燃的龙涎香,将香插入香炉后。
崇祯再次叩首道:“不肖子孙朱由检,泣血太祖高皇帝、成祖文皇帝。”
“今有宗藩朱常洵、朱求桂、朱由枢三人。”
“占祖宗之训‘亲亲之谊、不可相残’,行豺虎苛虐之实。”
“此三獠,侵占民田二十万顷,私贩火器、盐铁于塞外。”
“蠹政害民逾千人,私扩仆军近万人,不肖子孙朱由检,将三獠圈禁于凤阳祖陵。”
“伏惟列圣佑我大明,肃清宗桃光耀大明。”
将三王之罪状逐一禀告祖宗,再次叩首后,崇祯起身。
再次接过王承恩,点燃的三支檀香,将之插入香炉后,再次叩首才算礼成。
在完成一切后,崇祯领着宗亲、勋贵,于皇极殿参加宴席。
因为崇祯朝很穷,就停了文武大臣赐宴,仅保留了宗亲、勋贵的小型宴会。
喜欢崇祯:世界秩序大明来定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崇祯:世界秩序大明来定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