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章:大比扬威,剑指秘境
三月时光,弹指即逝。
青木丹宗外门大比的日子,终于在万众瞩目中到来。此次大比因关乎珍贵的百草秘境名额,其受关注程度远非季度小比可比。不仅所有外门弟子齐聚,更有众多内门弟子前来观摩,甚至连几位平日里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金丹长老,也端坐于高台之上。
大比场地设在宗门演武场,此刻已是人山人海,声浪鼎沸。参加最终名额争夺的,是经过数轮预选后决出的三十二名外门精英,修为最低也是金丹初期,最高者如王厉,已达金丹后期。而许木,以其“化神初期”的修为混杂其中,显得格外突兀,引来了无数道或好奇、或质疑、或不屑的目光。
高台之上,一位面容清癯、气息渊深的白袍老者缓缓起身,正是外门执法长老,元婴初期的玄云真人。他目光扫过台下三十二名弟子,声音平和却清晰地传遍全场:
“宗门大比,意在切磋砥砺,择优而取。此次关乎百草秘境名额,望尔等各展所能,然需谨记同门之谊,点到为止,不得故意伤残性命。违者,严惩不贷!”
“大比规则,三轮决胜。第一轮,‘药性辨析’;第二轮,‘丹火掌控’;第三轮,‘实战炼丹’。最终依三轮总绩,决出前十!”
规则宣布完毕,气氛瞬间紧绷起来。
第一轮,药性辨析。
广场中央升起三十二座石台,每座石台上摆放着十种被特殊禁制笼罩、仅能凭借神识和肉眼观察的药材。这些药材形态各异,有的与常见灵药极为相似,却药性迥异;有的更是几种药材的混合体,真假难辨。需要在半柱香内,准确写出所有药材的名称、品阶、核心药性及潜在毒性或相克之物。
这对神识强度、知识广度及细致入微的观察力是极大的考验。
众多弟子立刻凝神屏息,神识全力探出,仔细分辨。有人眉头紧锁,有人额头冒汗,更有甚者刚写下几种便犹豫不决,涂抹修改。
许木立于石台前,目光平静扫过。这些在旁人看来复杂无比的药材,在他混沌道瞳(即便受损,本质犹在)的微光下,其内部药力流转、能量结构皆如掌上观纹,清晰无比。他甚至能“看”到那禁制下隐藏的几处故意设置的药性陷阱。
他没有立刻动笔,直到香燃过半,才不疾不徐地拿起玉简,以神念刻印。下笔如行云流水,毫无滞碍,不仅准确无误,更是在几种容易混淆的药材旁,标注出了细微的鉴别特征及其可能引发的药性冲突。
半柱香尽,玉简上交。负责评判的一位金丹长老接过许木的玉简,初时面色如常,但随着查阅,脸上渐渐露出惊容,最终化为一声低叹:“完美……竟无一丝错漏,见解之精准,尤胜标准答案一筹!”
第一轮成绩公布,许木毫无悬念地名列第一!而且其答案之完美,让几位评判长老都暗自点头。台下顿时响起一片哗然,那些原本对许木修为抱有疑虑的弟子,此刻也不得不收起几分轻视。
王厉脸色阴沉,他自认辨识无误,却也在一种混合药材上略有犹豫,屈居第二。刘枫则排在第三,脸色同样不太好看。
第二轮,丹火掌控。
场地中央换成了三十二尊制式丹炉,炉底连通地火。要求弟子以自身灵力引导地火,在规定时间内,将炉内一块极其坚硬、对温度变化异常敏感的“千锻钢”熔炼塑形,塑造成一尊标准的药鼎模样。过程中,不能有一丝温度失控导致钢胚损毁,最终以塑形的完美度与耗时评定成绩。
这一轮,考验的是对火焰精妙的掌控力与持久力。
地火汹涌,温度极高。不少弟子刚一接手,便因控制不当,导致钢胚局部过热变形或直接熔穿,瞬间失败。即便能勉强维持,塑形出的药鼎也是歪歪扭扭,惨不忍睹。
王厉冷哼一声,双手掐诀,一股带着阴寒气息的墨绿色灵力注入地火,那狂暴的地火竟变得驯服起来,缓缓灼烧着钢胚。他此法别出心裁,以毒功的阴寒中和地火的暴烈,控制力确实不凡,塑形出的药鼎已有七分像。
刘枫则施展家传“流火炼丹术”,灵力化作一道道赤红丝线,如同织网般缠绕地火,精细操控,塑形速度颇快,药鼎轮廓清晰,引得不少喝彩。
轮到许木,他依旧是最平淡无奇的方式。只是伸出右手食指,凌空一点。一缕精纯平和的木属性灵力(模拟)注入地火,那原本狂暴的火焰仿佛被赋予了灵性,变得无比温顺,如同最听话的工具,均匀地包裹住钢胚。
没有炫目的技巧,没有属性的克制,只有一种返璞归真、近乎于“道”的绝对掌控。火焰在他指尖,仿佛拥有了生命,每一个细微的跳动都精准地执行着他的意志。
钢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均匀软化、变形,流畅得如同水到渠成。不过短短数十息,一尊线条流畅、比例完美、毫无瑕疵的药鼎便呈现在众人面前,鼎身甚至隐隐泛着一层被极致火温淬炼出的宝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