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火房,丙字十七号。
厚重的石门在身后缓缓闭合,将外界的一切声响与光线隔绝。石室内,熟悉的热浪与地火低沉的轰鸣再次将许木包裹。但这一次,他的心绪却如同古井深潭,波澜不惊。
他没有立刻开始,而是静静地站在石室中央,目光扫过那熟悉的暗红色丹炉,那黑黢黢的火喉,以及角落里那个他无数次疲惫倚靠的石墩。这里,记录了他九次失败的惨痛,也见证了他每一次爬起后的坚韧。
最后一份药材。
这五个字如同千钧重担,也如同破釜沉舟的号角。没有退路,不容闪失。
他走到石墩前,盘膝坐下,却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运转功法调整状态。而是闭上了眼睛,在脑海中,将辟谷丹炼制的整个过程,从头到尾,极其缓慢、极其细致地预演了一遍。
从控火起步的力度,到暖炉时炉体温度变化的感知,到投掷黄精时神识锁定的焦点,到茯苓粉融入时火力微调的节点,到玉髓米吸收元气饱满度的判断,到甘霖草投入那一瞬间药性由燥转润的契机把握,再到最后凝丹时,地火可能出现的各种波动及相应的应对策略……
每一个细节,都融合了他九次失败总结出的血泪经验。这不是机械的重复丹方,而是一场精心策划、考虑了无数变量的战役推演。
足足预演了三遍,确认每一个环节都已了然于胸,应对方案都清晰无误,他才缓缓睁开双眼。
眸中,一片清明,再无半分杂念。
起身,走到石台前。他的动作不疾不徐,带着一种奇异的韵律感。伸出右手,手掌平稳地按在控火法阵之上。
神识沉入,灵力微吐。
嗡——!
地火被引动,那股熟悉的狂暴能量再次咆哮而来。但这一次,许木的神识如同最灵巧的游鱼,顺着其能量的洪流悄然潜入,不再试图硬碰硬地阻拦,而是以一种引导、安抚的姿态,轻轻拨动着控火法阵的符文。
狂暴的地火在这精妙的引导下,竟似被捋顺了毛发的猛兽,虽然依旧灼热逼人,但那横冲直撞的戾气却减弱了不少。火焰从火喉中平稳涌出,在丹炉底部形成一层稳定而均匀的赤红火毯。
控火,一步到位!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顺利、稳定!
许木心中古井无波,没有丝毫欣喜,只是精准地维持着灵力的输出。暖炉开始,暗红色的丹炉在火焰的舔舐下渐渐升温,表面的符文依次亮起微光,炉体受热均匀,没有丝毫瑕疵。
时机已到。
许木眼神一凝,炉盖开启,热浪扑面,他却恍若未觉。装有处理好的黄精的玉盒出现在左手,右手并指如刀,以一股柔劲将其中的黄精块茎精准地送入炉内中心位置。
“嗤——”
黄精与滚烫的炉壁接触,发出轻微的声响。许木的神识早已将其完全笼罩,感受着其内部药力在热量激发下的每一丝变化。他操控着地火,维持在一种恰到好处的文火状态,既不猛烈以免焦糊,也不微弱以免药力激发不足。
在他的“感知”中,那块黄精如同一个沉睡的生命,正在被温暖唤醒,其内蕴的精华(药力)如同金色的溪流,开始缓慢而坚定地流淌、活跃起来。颜色由土黄渐渐转向诱人的微金黄,松软度达到最佳,纯正的药香弥漫开来,没有一丝一毫的焦躁之气。
第一步,完美!
许木动作不停,左手再次出现装有茯苓粉的玉碟。他手腕轻抖,雪白的粉末如同受到无形力量的牵引,均匀地撒入炉中,覆盖在已然融化了部分的黄精之上。
两种药力开始接触、碰撞、试图融合。许木的神识高度集中,如同最精密的天平,衡量着两者交融的平衡点。地火的火力随着他心念微动,时而增强半分成以促进融合,时而又减弱一分以防止药力躁动。那茯苓粉如同遇到了最契合的伙伴,缓缓融入黄精药液之中,不分彼此。
紧接着,是浸泡得粒粒饱满、宛如玉珠的玉髓米。投入炉中,这些蕴含精纯元气的米粒在药液中沉浮,如同干涸的海绵,贪婪地吸收着周围精纯的药力,自身也变得越发晶莹剔透,内部仿佛有氤氲的灵光流转。它们不仅是佐药,更成为了药力凝聚的核心载体。
炉内的药液颜色已然变成了醇厚的淡金色,气息也变得浓郁而平和。最关键的一味调和之药——甘霖草嫩叶,出现在许木指间。他指尖萦绕着极其微弱的木灵力,轻轻揉搓了一下草叶,将其最精华的清灵之气激发出来,随即投入炉中。
就在甘霖草接触药液的刹那,许木操控地火,让温度有一个极其细微、短暂的下降。这一点,是他从某次失败中领悟到的关键!甘霖草的清灵之气属性偏寒,若在高温下直接投入,容易与燥热的药液产生剧烈冲突。而这瞬间的降温,如同给滚烫的油锅滴入一滴冷水前的缓冲,让清灵之气得以温和地渗透、弥漫开来,完美地中和了药液中最后一丝燥意,使其变得圆融、温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