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七堡垒,静室之内。
许木盘膝而坐,身前悬浮着新兑换而来的“星辰核”与“虚空源晶”。星辰核约莫鸽卵大小,通体呈现出深邃的暗蓝色,内部仿佛封存着一片微缩的星空,点点星辉流转不息,散发出精纯而浩渺的星辰本源气息。虚空源晶则更加奇特,形态不规则,通体透明,仔细看去,其内部仿佛有无数细微的空间在不断生灭,握在手中,能清晰地感受到周围空间的细微波动。
这两样宝物,皆是他为提升混沌幡威能而准备。
心念一动,混沌幡自丹田内飞出,悬浮于身前。七尺幡旗无风自动,其上混沌景象流转,衍化万物,但与之前在古战场星骸带中见识过的、那依托整片破碎古陆和星辰残骸构筑的庞大阵法相比,许木感觉自己的混沌幡,在“势”与“域”的层面上,还欠缺了某种关键的统筹与凝聚之力。
“阵法……”许木喃喃自语。他回想起那黑色金字塔外笼罩的暗红色光罩,以及其引动整个区域煞气与血祭能量的庞大阵势;回想起古战场中那些残留的、依旧能引动雷霆法则的破碎阵基;更回想起青岚宗藏经阁第七层中,那门名为《周天星辰大阵》的惊天残卷。
混沌幡本身,可视为一个移动的、微型的混沌核心。若能以阵法之道,将其威能统筹、放大,甚至与外界天地之力产生共鸣,其威力必将发生质的飞跃。
他并未立刻开始炼化材料提升混沌幡,而是先取出了那枚记载了《周天星辰大阵》残卷的玉简,以及从军功殿兑换来的几部关于高阶阵法原理、能量节点构筑、天地之势借用的典籍。
神识沉入玉简,浩瀚而残缺的信息涌入脑海。《周天星辰大阵》,据传乃是上古大能观摩周天星斗运转、宇宙生灭规律所创,若能布成,可引动诸天星力,演化洪荒星空,自成一方世界,困杀仙魔,威力无穷。可惜,许木手中的残卷,仅包含了部分基础星位推演、星辰之力接引与转化的法门,以及几种简易的星阵变化,关于大阵核心的构筑、主星定位、乃至阵灵孕育等关键部分,尽皆缺失。
即便如此,这残卷中蕴含的阵法理念,也远超许木之前接触过的任何阵法知识。它不再局限于简单的灵力引导与符文组合,而是上升到了一种引动天地法则、模拟宇宙规律的宏大层面。
“引星力,定星位,演周天……”许木如痴如醉地沉浸其中,结合自身对星辰之道的感悟(星辰道种雏形)和对混沌衍化的理解,相互印证。
他发现,这《周天星辰大阵》的某些理念,竟与他的混沌之道隐隐相合。混沌衍化万物,星辰亦是其中重要一环。若能以混沌为核心,统御周天星力,演化诸天星辰,那将是何等光景?
一个模糊的构想,开始在他脑海中逐渐成型——或许,他可以将混沌幡,作为未来某个以混沌为核心的惊天阵法的“阵眼”来培养和打造!
接下来的日子,许木暂时放下了修为的提升,全身心投入到了对阵法的研究与推演之中。
他首先从基础开始,系统性地学习高阶阵法的原理。以他化神后期巅峰的神识和混沌元婴的强悍悟性,学习速度极快。各种复杂的符文结构、能量回路、节点衔接、势的引导与转化……这些知识被他迅速吸收、理解、融会贯通。
同时,他不断参悟《周天星辰大阵》残卷,推演其中记载的星位变化。他在静室内,以自身灵力模拟星辰之力,勾勒出一个个简易的星图,尝试引动微弱的星力,感受其流转与共鸣。偶尔,他也会在夜晚,登上堡垒了望塔,观摩真实星空,与玉简中的星图相互印证。
在这个过程中,他对星辰之力的感知和操控,也变得越发精细。丹田内的星辰道种雏形,似乎也因此受益,微微壮大了一丝。
他将阵法知识与自身混沌领域结合,开始尝试进行一些简单的实践。
起初,他只是在静室内,以混沌领域为基,模拟布置一些简单的聚灵阵、防御阵。他发现,以混沌之气构筑阵法符文和能量回路,有着寻常灵力难以企及的优势——包容性与稳定性极强!混沌之气可以完美模拟各种属性的灵力,使得阵法适应性更广;同时,其本身的中正平和特性,也使得阵法结构更加稳固,不易被单一属性的力量克制或破坏。
随着熟练度的提升,他开始尝试将《周天星辰大阵》的一些理念融入混沌领域。
这一日,他于静室内,全力展开混沌领域。灰黑色的光芒笼罩方圆五十丈。与以往不同,这一次,他心念微动,领域之内,那灰蒙蒙的混沌之气开始按照某种玄奥的轨迹流转、凝聚。
渐渐地,在领域的上空,一点点微弱却纯粹的星光亮起!这些星光并非真实星辰,而是他以自身星辰道种为引,混沌之气模拟星辰之力,构筑出的虚幻星位!
虽然只有寥寥十余点星光,且光芒黯淡,分布也远不及真正周天星辰之万一,但当这些星光亮起的刹那,整个混沌领域的气息骤然一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