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木行走在万象峰的山径上,脚下的石阶布满青苔,多有破损,显然久未修缮。山路两旁,杂草丛生,间或能看到一些早已枯死的灵木残骸,诉说着此地曾经的生机与如今的衰败。
他并未急于挑选住处,而是先大致熟悉这座属于自己的……或者说,暂时落脚的山峰。
神识缓缓铺开,化神初期的神识强度,足以覆盖整座万象峰。反馈回来的信息与他肉眼所见并无二致——荒凉、破败,灵气混杂而稀薄。在山腰和山脚某些区域,能感应到几个微弱的气息,大多在筑基期、金丹期徘徊,应该就是云矶师尊口中那不足十人的常驻弟子了。这些气息都龟缩在自己的洞府或房间里,对于他这道陌生而强大的神识扫过,只是微微波动了一下,便恢复了沉寂,并未有人出来查看或打招呼。
“还真是……人丁寥落。”许木心中暗忖。不过这样也好,少了许多人际往来,多了清静。
他首先来到了山腰东侧的藏经阁。这是一座三层高的木石结构阁楼,同样显得古旧,门楣上的牌匾字迹都有些模糊。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一股陈旧的书籍和尘埃气味扑面而来。
阁楼内部空间不小,一排排书架整齐排列,上面堆满了玉简、兽皮卷、甚至还有不少竹简和纸质书籍。只是许多书架都蒙着厚厚的灰尘,显然很久无人打理,也少有人来此翻阅。
许木神识扫过第一层,发现这里收录的功法、典籍确实包罗万象,从最基础的五行法术、炼丹入门、炼器概要,到一些偏门的阵法初解、符箓绘制、御兽心得,甚至还有凡俗间的武学秘籍、地理志异、杂学怪谈,应有尽有。但品阶普遍不高,大多适用于炼气、筑基期,金丹期的都算珍贵了。
他直接上了第二层。这里的典籍数量少了许多,书架也干净一些,收录的大多是金丹期到元婴期的功法秘术,以及更深一些的杂学知识。对他而言,依旧价值不大。
最后,他踏上第三层。第三层只有寥寥几个书架,上面摆放的玉简不过百余枚。这里的禁制明显强了一些,需要他出示身份令牌才能进入。神识扫过,这些玉简记载的,多是化神期及以上的一些修炼心得、游记见闻,以及部分残缺的神通秘法。品阶依旧不高,且大多残缺不全,或是些大路货色。
许木仔细地搜寻着与“混沌”相关的记载。他花费了足足两个时辰,将三层所有玉简的名称和简介都粗略浏览了一遍,最终只找到了三枚相关的玉简。
第一枚是一篇名为《太古轶闻录》的残卷,其中提到:“天地未开,混沌如鸡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后世有惊才绝艳者,欲逆反先天,重演混沌,皆不知所终,或云遭天妒而殒。”
第二枚是一位自称“百晓生”的散修游记,提到他曾在一处上古遗迹中,见过关于“混沌体”的只言片语,描述为“万法不侵,万道归源”,但紧接着又批注“此乃妄语,世间岂有不受法则约束之物?多半是讹传。”
第三枚则是一篇探讨灵力本质的札记,作者推测,五行灵力乃至所有属性灵力,或许都源自一种更本源的“始源之力”,并暂且将其命名为“混沌之气”,但通篇都是猜想,并无任何实证法门。
许木将这三枚玉简的内容牢记于心,心中不免有些失望。果然,正如云矶真人所言,关于混沌的记载极少,且都被视为传说或无用之道。青岚宗万象峰的藏经阁,号称包罗万象,却也仅此而已。
“前路需自行摸索。”许木再次深刻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他放下玉简,离开了藏经阁。
随后,他来到了峰后的那片废弃药园。药园面积不小,但栅栏倒塌,土地干涸板结,里面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顽强的杂草,以及少数几株品阶极低、几乎沦为野草的一阶灵药,如“聚气草”、“凝血花”,也都是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
许木蹲下身,抓起一把泥土,神识探入其中。土壤本身并无问题,甚至因为曾是药园,土质尚可,主要是灵气断绝,无人打理,导致地力流失,灵性全无。
他看着这片荒废的药园,心中微微一动。自己初来乍到,需要稳定的资源来源。宗门份例那点灵元石和丹药,对于拥有混沌元婴、消耗巨大的他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若能将这药园重新打理起来,种植一些灵药,无论是自用还是换取贡献点,都是不错的选择。
而且,他隐隐觉得,以混沌之气的特性,或许对滋养灵药有奇效。之前在望仙城外的猎妖小队中,他就曾以自身灵力悄悄滋养过队友的伤药,效果似乎比寻常木系灵力更好。此地灵气混杂,对别人是阻碍,对他而言,或许正是试验混沌之气种种妙用的绝佳场所。
心中有了计较,许木开始挑选住处。他走遍了峰顶那几间石屋和竹楼,最终选择了最边缘、也是看起来最破败的一间石屋。石屋一半嵌入山体,位置偏僻,远离云矶真人的居所和其他弟子可能活动的区域,正好符合他低调隐秘的需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